【兩會聚焦】深化改革開放 激活發展動力
“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對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要同步落實監管責任和措施。”“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科技體(ti) 製改革三年攻堅方案,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好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用,推進科研院所改革,改進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管理方式。”……政府工作報告中關(guan) 於(yu) 深化改革開放的內(nei) 容,引起山西團代表的廣泛關(guan) 注,大家圍繞各自領域暢談體(ti) 會(hui) 、建言獻策。
推進“放管服”改革
全麵創優(you) 營商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副局長劉予強說,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優(you) 化營商環境,省第十二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全麵創優(you) 營商環境,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2021年國家營商環境評價(jia) 中,山西成為(wei) 全國營商環境整體(ti) 提升最快省份之一。
劉予強從(cong) 加強頂層設計、推動重點改革、提高審批效率、開展專(zhuan) 項治理、優(you) 化政務服務等5個(ge) 方麵作了介紹。
——加強頂層設計。出台首個(ge) 省級“十四五”營商環境專(zhuan) 項規劃,製定營商環境建設三年工作計劃、實施市場主體(ti) 倍增工程意見等一係列政策。成立了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ou) 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並向市縣全麵延伸。
——推動重點改革。“承諾製+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在審批服務係統落實,明確了政務服務“全代辦”體(ti) 係和標準;落實“五有套餐”“五大環境”的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推動市場主體(ti) 倍增工程,構建了“1+1+8+1”政策體(ti) 係。
——提高審批效率。進一步規範審批目錄,優(you) 化審批流程;持續簡政放權,是近兩(liang) 年全國取消下放事項最多省份;加大向開發區賦權,實現省級賦權事項58項、市級賦權事項1377項。
——開展專(zhuan) 項治理。聚焦企業(y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十大突出問題,開展為(wei) 期3個(ge) 月的專(zhuan) 項行動,出台政策製度200餘(yu) 項,製定長期措施1727項。
——優(you) 化政務服務。推出“開辦超市”“開辦藥店”等100項以上“一件事”集成服務,實現了“一次告知、一表申報、一窗受理、一次辦成”;實施“千項數據資源共享工程”,發布兩(liang) 批共1032項共享數據,掛接率達100%;推動醫保、社保、公積金等184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跨省通辦”;全省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比例達到了93.86%。
劉予強說,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標全國一流還有較大差距。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認真落實各項要求。
一是要持續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重點推動審批服務由“一枚章”向“一件事”轉變、全省行政許可事項由“標準化”向“規範化”“便利化”轉變、政務服務事項由“通辦”向“好辦”轉變、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由“審批備案”向“告知承諾”轉變、項目建設由“領辦幫辦”向“全代辦”轉變、便民服務事項由“大廳辦”向“自助辦”轉變。二是要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抓緊起草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方案,研究製定“五有套餐”配套辦法,推動完成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與(yu) 一體(ti) 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深度整合。三是要進一步抓好市場主體(ti) 倍增工程,既要以優(you) 化營商環境來促進市場主體(ti) 倍增,也要通過市場主體(ti) 實現倍增來檢驗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改革成效。
設立中國(山西)自貿試驗區
打造內(nei) 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改革開放是轉型發展蹚新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全國人大代表、省市場監管局一級巡視員李誌強近年來不斷為(wei) 設立中國(山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鼓與(yu) 呼。
李誌強說,設立自貿試驗區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舉(ju) 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西考察調研時,要求“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設立中國(山西)自貿試驗區是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關(guan) 切的重大舉(ju) 措。他介紹,省委、省政府圍繞打造內(nei) 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搶抓RCEP(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正式生效重大機遇,精準對接“一帶一路”。去年2月,省政府《關(guan) 於(yu) 設立中國(山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請示》正式報送國務院。希望國家支持設立中國(山西)自貿試驗區,將山西列入下一批自貿區批準名單。
設立中國(山西)自貿試驗區,一方麵,通過在體(ti) 製機製上進行製度創新,推動中西部地區加快對標東(dong) 部沿海地區以及國際先進水平,為(wei)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新模式。另一方麵,聚焦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後監管領域的製度探索,以開放倒逼體(ti) 製機製創新,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構建起符合國際慣例、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相適應的開放型經濟體(ti) 製。
李誌強表示,設立中國(山西)自貿試驗區將為(wei) 資源能源型經濟轉型探索新路徑,探索試驗能源消費與(yu) 供給的新模式,推動構建全球領先的合成生物新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有助於(yu) 解決(jue) 困擾山西轉型發展多年的產(chan) 業(ye) 替代難題。對山西而言,設立中國(山西)自貿試驗區更加有助於(yu) 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深入推進中部地區崛起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為(wei) 全力打造太忻一體(ti) 化經濟區、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北引擎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為(wei) 山西建設內(nei) 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作出貢獻。
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
釋放巨大創新潛能
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改革科研人員考核評價(jia) 激勵辦法……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農(nong) 業(ye) 大學(省農(nong) 科院)副校(院)長王娟玲一直關(guan) 注著農(nong) 業(ye) 科研領域的改革。她認為(wei) ,科技創新和人才培育都有著自身的規律,改革就要遵循這些規律,按照規律製定規則、樹立導向。
王娟玲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通過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把巨大創新潛能有效釋放出來,堅決(jue) 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曆、唯獎項”。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係列科技體(ti) 製改革的法規文件,導向明確、目標清晰。但是,由於(yu) 農(nong) 業(ye) 科研的特殊性,考核評價(jia) 激勵辦法仍存在不少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農(nong) 業(ye) 科研受區域、氣候、環境和生物的多重影響,情況複雜、困難多,因此周期長、持續積累的特點更明顯,往往一個(ge) 突破性研究成果需要經過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探索積澱,尤其需要潛心研究、坐冷板凳。
王娟玲說,考核是指揮棒、風向標,要改革農(nong) 業(ye) 科研人員考核評價(jia) 激勵機製,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建立以能力導向、付出導向、貢獻導向為(wei) 核心的多元考核評價(jia) 機製,建立健全人才分類考核評價(jia) 製度,從(cong) 事基礎研究的人員,重點考核原始性科技創新和提出新的學術觀點、新的研究方法等貢獻;從(cong) 事應用研究的人員,重點考核對解決(jue) “卡脖子”技術問題,解決(ju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生產(chan) 實際問題和創造的社會(hui) 經濟效益等貢獻。“適合做研究的,就讓他專(zhuan) 心在實驗室、在田間;適合搞推廣應用的,就讓他安心去農(nong) 戶和新興(xing) 經營主體(ti) 中對接服務……隻有這樣,才能讓大家心無旁騖、潛心幹事、揚長避短,讓各類人才都能夠各盡其用、各展其才。”
王娟玲說,評價(jia) 激勵導向事關(guan) 根本,一個(ge) 或者幾個(ge) 人大代表總有一定的局限性。她希望,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科技、教育等相關(guan) 國家部門聯合設立一個(ge) 專(zhuan) 項,組織一個(ge) 多領域、多層次人員參加的研究團隊,深入不同類型區域,進行廣泛調研,探索調整現有的考核評價(jia) 指標,同時開展一批試點,通過實踐形成符合國情、符合農(nong) 業(ye) 科研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為(wei)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堅強保障。(記者楊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