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沭陽:跳出縣城思維 做名副其實的區域發展高地

發布時間:2022-03-08 12:29:00來源: 新華日報

  原標題:沭陽:做名副其實的區域發展高地

  “現在處處鳥語花香,環境優(you) 美。我去宿遷市區看孫子,也有專(zhuan) 線公交直達,15分鍾一班。”說起現在的生活,住在宿遷市沭陽縣巴黎新城的顧漢平非常滿意。

  去年,沭陽入選蘇北縣級唯一Ⅱ型大城市,省委、省政府和宿遷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支持沭陽建設區域副中心城市。“我們(men) 牢牢把握這一最大發展機遇,努力將沭陽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區域發展高地,西向連接市區,輻射周邊縣城。”沭陽縣委書(shu) 記彭偉(wei) 說,“沭陽正跳出縣城思維,加速成長為(wei) 徐淮連宿城市群重要支點。”

  連接市區、輻射周邊,離不開快進快出的交通能力。近年來,沭陽縣加快打造交通節點城市,提升暢行能力,把建設蘇北首條縣級快速路、宿連高速連接線等工程列為(wei) 全年的重大民生事項重點推進,將城內(nei) 通行最長時間從(cong) 一個(ge) 半小時壓縮到45分鍾。

  為(wei) 高質量融入宿遷主城,該縣重點推進京滬高速擴容改建、新淮鐵路、新長鐵路電氣化改造等大通道項目,全力打造江蘇交通中軸與(yu) 蘇北東(dong) 西雙向開放大通道交匯點城市,並堅持西向發展,加快建設以宿連高速為(wei) 主的交通軸,以324省道和宿連航道為(wei) 主的產(chan) 業(ye) 軸,以新沂河、淮沭新河、柴米河為(wei) 主的生態軸,積極融入中心城市半小時經濟圈。

  交通不僅(jin) 是人流、物流通道,也是招大引強的有力“法寶”。“吸引我們(men) 落戶沭陽的,除了沭陽本地的營商環境、縣委縣政府的誠意,還有區域副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帶來的重大機遇。”桐昆集團投資發展部總經理鍾玉慶坦言。投資150億(yi) 元的桐昆集團沭陽項目是一個(ge) 全產(chan) 業(ye) 鏈的紡織服裝企業(ye) ,原材料依賴航運,成品也要出口海外,因此對所在地的通航能力極為(wei) 依賴。宿連高速、宿連航道的建設,打通了京杭大運河到連雲(yun) 港出海口的水陸通道,可以讓貨物從(cong) 生產(chan) 線直通碼頭和高速,進而直達連雲(yun) 港出海口,節約企業(ye) 運輸成本。

  圍繞打贏產(chan) 業(ye) 突破“關(guan) 鍵仗”,沭陽縣把實體(ti) 經濟作為(wei) 看家本領,深入開展工業(ye) 突破、項目攻堅、營商環境提升“三個(ge) 年”活動,當好宿遷長三角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建設的排頭兵,為(wei) 副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沭陽縣高質量發展動能澎湃,去年全縣實現工業(ye) 銷售收入1225億(yi) 元、同比增長40.01%;實現入庫稅收43.09億(yi) 元,同比增長32.03%。

  高質量的公共服務能夠吸引人口集聚,進一步激發城市經濟社會(hui) 活力。今年以來,沭陽縣重點建設華東(dong) 花木大世界、全國圖書(shu) 交易中心、蘇北最大郵政郵件處理中心、區域職業(ye) 教育中心,持續增強對外輻射能力。同時,大力建設公共服務中心,在率先高質量實現“縣有四館”的基礎上,還將建成全省一流的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婦幼活動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城市環境非常美,走在街上像走在花園裏。閑暇時和家人散散步、看看展、聽聽淮海戲,生活非常愜意。”在沭陽某企業(ye) 工作的王仕朋是寧波人,在沭陽工作生活6年後,把妻子和孩子都接到沭陽,一家人都成為(wei) “新沭陽人”。

  出門見綠、300米見園,月月有花、季季有景。近年來,沭陽縣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立足“花木之鄉(xiang) ”獨特優(you) 勢,相繼啟動沭陽植物園、沭河30千米無障礙環形步道提升、城北公園改造、15分鍾生活圈“口袋公園”等一批民生園林工程,積極打造蘇北乃至華東(dong) 地區富有魅力、宜居宜遊的花園城市。

  宜居、宜業(ye) 、宜遊的沭陽縣,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者超過27.3萬(wan) 人。“增進民生福祉,是沭陽高質量建設區域副中心城市的核心要義(yi) 。”沭陽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王瑞說,縣裏按照“服務周邊、優(you) 於(yu) 周邊”的原則,以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吸引人口集聚,激發城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動能。

  “孩子在鄉(xiang) 鎮中學也能享受縣城重點中學的教學資源了。”沭陽縣桑墟鎮的仲其廣欣喜地說,“今年,孩子升入‘沭陽如東(dong) 實驗學校桑墟班’,成績明顯進步。”近年來,沭陽鼓勵“名校帶弱校、名校辦分校”,形成如東(dong) 合作辦學高中、初中、小學一體(ti) 化格局,並進一步推動如東(dong) 教育資源向鄉(xiang) 鎮和城區薄弱學校輻射,先後成立“沭陽華衝(chong) 中學如東(dong) 班、自強班”“沭陽如東(dong) 實驗學校桑墟班”。該縣還同時推動城鄉(xiang) 教育資源均衡共享、實施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等一係列教育惠民工程,全麵開啟“蘇北教育強縣”新征程。

  “站在新起點,啟航新征程,我縣將搶抓‘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範區建設機遇,拿出衝(chong) 天幹勁,點燃火熱激情,匯聚改革力量,以奔跑姿態投身區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努力創造無愧於(yu) 時代、無愧於(yu) 使命的光輝業(ye) 績。”彭偉(wei) 說。

  □ 本報記者 孫旭暉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