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藝術團亮相延慶頒獎廣場
殘疾人藝術團在延慶賽區頒獎廣場表演節目。
昨晚,在北京冬殘奧會(hui) 延慶賽區頒獎廣場的頒獎儀(yi) 式開始前,《鼓韻》《冬奧陽光》《熱情的沙漠》等節目在現場營造出了激動人心的“榮耀時刻”。鮮為(wei) 人知的是,這些精彩的節目,竟然都是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從(cong) 重慶市選調的24名殘疾人演員完成的。他們(men) 用動聽的歌聲、優(you) 美的舞姿,為(wei) 中外冬殘奧運動員喝彩。
這24名來自重慶市的殘疾人演員裏,有16名聽力障礙舞蹈演員,其餘(yu) 8人是視力障礙的聲樂(le) 器樂(le) 演員。他們(men) 中間,年齡最大的44歲,年齡最小的僅(jin) 13歲。在演出現場,聚光燈下,音樂(le) 聲起,演員們(men) 讓手中的“雪花”在舞台上“飛揚”……他們(men) 展示著殘疾人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傳(chuan) 遞著自強不息的生命力量。
根據北京冬殘奧會(hui) 頒獎儀(yi) 式安排,24名來自重慶市的殘疾人演員將在延慶賽區6場次的頒獎儀(yi) 式中,每場表演3個(ge) 節目,共計18個(ge) 不同的節目。“有備無患,我們(men) 準備了23個(ge) 不同的節目。”重慶市殘聯相關(guan) 負責人說,今年1月中旬接到演出通知,要求在40多天內(nei) 完成23個(ge) 節目的排練,“因為(wei) 基本都是新節目,這意味著演員們(men) 幾乎每兩(liang) 天就要排演並熟記1個(ge) 新節目。”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國際預科班音樂(le) 方向大一學生周妤宸(視力障礙)是藝術團裏的一名器樂(le) 演員,“接到冬殘奧會(hui) 頒獎廣場的演出通知時,馬上要過春節了。一想到能為(wei) 殘疾人運動員現場表演,我們(men) 都特別激動,不用動員,都自覺來到體(ti) 育館參加集訓。”她說,自己今年度過了一個(ge) 非常有紀念意義(yi) 的寒假,“除了除夕到大年初四短暫休息,其他時間一直在不停地排練,每天從(cong) 早8時練到晚10時。”每天摸著琵琶,周妤宸的左手指印上了深深的琴弦印。
看不見樂(le) 器,老師就讀樂(le) 譜、敲節奏、教技巧;聽不見聲音,老師就比動作、強練習(xi) ……排練期間,演員、編導、輔導老師們(men) 通力合作,一刻也不敢鬆懈。舞蹈演員葉麗(li) 莎(聽障人士)在集中排練期間,父親(qin) 騎車受傷(shang) 在家臥床,葉麗(li) 莎得知情況後趕快請假趕回家中,當母親(qin) 從(cong) 外地回來“接班”照料父親(qin) 後,葉麗(li) 莎又馬上回歸排練隊伍,“有媽媽在照顧爸爸,我放心。排練任務重,我要是幾天不來,就會(hui) 給團隊拖後腿。”葉麗(li) 莎說。
重慶市殘聯相關(guan) 負責人說,希望通過北京冬殘奧會(hui) 延慶賽區頒獎廣場上的演出,展現殘疾人演員樂(le) 觀自信、昂揚向上、追求夢想的精神麵貌,傳(chuan) 遞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正能量。本報記者 陳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