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市18個示範村參評
原標題:7個(ge) 市18個(ge) 示範村參評
3月11日,四川省民族宗教委聯合財政廳邀請文旅、農(nong) 牧等領域專(zhuan) 家,對綿陽、宜賓、雅安等散居地區7個(ge) 市參評的18個(ge) 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項目集中評審。
參與(yu) 此次評審的項目主要有以下特點——
圍繞主線抓落實。堅持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wei) 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以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工程為(wei) 載體(ti) ,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有形、有感、有效往實裏抓、往細裏做,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等重點項目由民族地區向散居地區拓展延伸。
緊扣原則嚴(yan) 評審。按照“統一指導、集中評審、競爭(zheng) 立項、擇優(you) 選擇”的原則,綜合考慮疫情防控要求和提高財政預算資金使用效率等因素,借助全省民族宗教工作部門電視電話會(hui) 議係統,隨機抽取順序線上陳述項目,根據評委和主管部門打分結果綜合排序,按得分高低確定入選項目。
突出重點謀發展。按照四川省現代農(nong) 業(ye) “10+3”和現代服務業(ye) “4+6”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規劃布局,此次參評項目要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為(wei) 基礎,以發展現代特色產(chan) 業(ye) 為(wei) 手段,確保超過70%項目資金用於(yu) 現代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投入資金量的70%以上量化到村級集體(ti) 經濟。同時,綜合運用省民族宗教委與(yu) 省農(nong) 業(ye) 銀行、省移動公司戰略合作協議,保障示範村項目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撐,形成“政府項目+數字金融”合力,確保每個(ge) 項目建成後受益群眾(zhong) 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yu) 所屬縣(市、區)平均水平20%以上。(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付真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