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法醫有點酷 專門幫人“D血認親”
從(cong) 身居幕後的法醫轉型為(wei) 走在台前的“尋親(qin) ”民警,需要多長時間?柯偉(wei) 力的回答是“兩(liang) 個(ge) 月”。
“謝謝你,柯警官。”“失憶者”李朝陽(化名)緊緊握住台州市公安局路橋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室副主任柯偉(wei) 力的手,泣不成聲地說道。
柯偉(wei) 力在工作中。台州公安供圖
2021年1月12日14時許,在柯偉(wei) 力等公安民警的幫助下,李朝陽再次回到了位於(yu) 湖北省襄陽市的老家,15年未見麵的媽媽和姐姐也早已等候在門口。
“那一刻我意識到,如果說昔日積案的告破是對社會(hui) 和死者的一個(ge) 交代、一次尾聲,那幫尋親(qin) 者找到親(qin) 人,便是生活的一次重啟。”柯偉(wei) 力表示。
時間回到兩(liang) 個(ge) 月之前,剛剛因命案積案攻堅表現出色而榮獲個(ge) 人二等功的柯偉(wei) 力,卻在麵臨(lin) 著其職業(ye) 生涯中一個(ge) 嚴(yan) 峻問題:法醫的轉型。
隨著社會(hui) 總體(ti) 治安形勢的逐步向好,命案、驗傷(shang) 等需要法醫的情形越來越少。作為(wei) 法醫,如何通過轉型以更好地為(wei) 人民服務?李朝陽的出現為(wei) 柯偉(wei) 力提供了解題思路。
2020年12月3日,李朝陽在其打工的企業(ye) 老板泮言方夫婦的陪同下,走進台州市公安局路橋分局蓬街派出所,尋求民警幫助,為(wei) 他尋找家鄉(xiang) 和親(qin) 人。
由於(yu) 時間久遠,李朝陽對自己的真實姓名、年齡等信息已記不清了。正當民警都為(wei) 此發愁時,曾經利用科技手段幫助多名流浪人員尋到家人的柯偉(wei) 力站了出來。
通過采集李朝陽的DNA信息,經過技術比對甄別,柯偉(wei) 力認為(wei) 李朝陽極可能是湖北省襄陽市某個(ge) 村莊人。於(yu) 是,他便立即聯係當地派出所,最終由當地民警經過走訪帶回了好消息。
柯偉(wei) 力在檢驗DNA。台州公安供圖
“今後或許可以借此幫助更多活著的人,找一找他們(men) 人生的真相。”柯偉(wei) 力逐漸在心頭萌生出,想要通過法醫的DNA信息對比技術,幫助更多親(qin) 人團圓的想法。
不久之後,台州路橋公安分局成立了以柯偉(wei) 力為(wei) 主導的“回家”工作室。“以往法醫是不怎麽(me) 出差的,自從(cong) 開始幫人尋親(qin) ,他隔三岔五就要全國各地跑上一趟,比一線民警還要一線。”柯偉(wei) 力的“老搭檔”台州路橋公安分局重案中隊的中隊長朱德喜說道。
每個(ge) 星期,他都會(hui) 從(cong) 全國各地收到數十封郵件,裏麵裝著的是尋親(qin) 人的資料和DNA信息。“尋親(qin) 工作就像滾雪球,一旦開始了就停不下來,隻會(hui) 越滾越大。”柯偉(wei) 力笑著說道。
在2021年浙江省“團圓”行動中,台州路橋公安分局成績一騎絕塵,位列浙江省第一。但從(cong) 技術角度來說,各地公安使用的方法並無太大差別,基於(yu) DNA比對和人像比對等技術已不是先例,柯偉(wei) 力幫人尋親(qin) 有何秘訣?
通過上網翻閱論文,他及時了解DNA檢測的前沿技術。原本,台州DNA比對隻能針對直係親(qin) 屬,他積極與(yu) 上級溝通,促成技術更新。求助者的DNA,現今還可與(yu) 兄弟姐妹交叉比對,大大提升了尋親(qin) 成功概率。
“光有DNA線索是不夠的,結合傳(chuan) 統的偵(zhen) 察技術去分析、摸查同樣重要。”柯偉(wei) 力介紹,在尋親(qin) 過程中,除了采集DNA,他也常常與(yu) 尋親(qin) 者談心。
被拐者兒(er) 時記憶中家鄉(xiang) 的地貌、風俗印象、飲食習(xi) 慣、牲畜種類等細節,都是他非常關(guan) 注的信息。有時間,他還會(hui) 和附近的老百姓聊聊天,既是搜集線索,也是累積經驗。
柯偉(wei) 力在走訪尋親(qin) 線索。台州公安供圖
“他本來就是個(ge) 很有創新精神的人,善於(yu) 從(cong) 專(zhuan) 業(ye) 角度出發總結規律。”同事們(men) 對他評價(jia) 頗高。
現定居英國曼徹斯特的醫學博士劉東(dong) 輝,自幼就知道自己是抱養(yang) 而來,但卻多次嚐試尋親(qin) 均未果。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他寄去了自己的DNA信息,尋求台州路橋警方的幫助。
結合劉東(dong) 輝的年齡等方麵信息,柯偉(wei) 力從(cong) 人口流動情況入手,再經過長達幾十次的DNA比對後,在蘇州吳江區桃源鎮找到了劉東(dong) 輝的哥哥鄒林林。
2022年1月14日,在桃源鎮鄒家門前,當柯偉(wei) 力宣讀完DNA鑒定書(shu) ,劉東(dong) 輝與(yu) 哥哥鄒林林緊緊相擁,泣不成聲。
“團圓行動”開展以來,柯偉(wei) 力發現,“尋親(qin) 者裏”父母年齡最大的98歲,失散時間最長的達77年,也有許多尋親(qin) 人也留下了未能與(yu) 親(qin) 人見上一麵的遺憾。
“來不及了。”這是柯偉(wei) 力在工作中經常說的一句話,他愈發感受到肩頭重擔,“但凡有一絲(si) 線索,我都要替他們(men) 找下去,找到山窮水盡,也要求個(ge) 柳暗花明。”
2022年,柯偉(wei) 力僅(jin) 僅(jin) 用了兩(liang) 個(ge) 月,就又幫20多位尋親(qin) 者找到了家人。手機裏的備忘錄,密密麻麻記錄著求助者的情況,每個(ge) 案例經手的案例,他都能脫口而出其中的來龍去脈和細節。
柯偉(wei) 力在分局DNA實驗區。台州公安供圖
如今,柯偉(wei) 力希望通過自己的辦案經曆,讓更多人尋求公安部門的幫助,“DNA尋親(qin) 如果隻有一方在找,另一方基因沒有入庫,工作量就會(hui) 增大,如果雙向奔赴,團圓就容易一些。”
據統計,“回家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已受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求助1000多人次,共幫助140餘(yu) 位尋親(qin) 人找到了回家之路,涉及全國20個(ge) 省份。
“你們(men) 留在數據庫裏的DNA,就像一顆種子,終有一天會(hui) 開花。”柯偉(wei) 力說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