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一張照片,“山體活地圖”精準“鎖定”被困遊客
3月20日春分,杭州氣溫驟降。“倒春寒”來襲的雨夜,位於(yu) 西湖景區的天竺山氣溫接近0℃,一位遊客登山遇險。號稱“山體(ti) 活地圖”的杭州公安民警利用一張照片精準“鎖定”被困遊客,用時兩(liang) 小時,順利完成緊急救援行動。
男子山頂附近迷路,手機僅(jin) 剩5%電量
當晚18時33分許,西湖景區分局接到110指令稱:有人在天竺山山頂附近迷路,其手機也快沒電,僅(jin) 剩5%的電量,需要緊急救援。“我的腿抽筋了,一點兒(er) 也走不了!”救援民警與(yu) 被困男子取得聯係時,對方已經無法自如行走,情緒一度崩潰。
根據被困男子發來的定位,救援民警隻能辨認出其大致位於(yu) 天竺山區域,但具體(ti) 位置不明。一場救援行動隨即在夜色中迅速展開。靈隱派出所、九溪派出所、巡特警大隊集結20餘(yu) 名警力兵分多路,分別從(cong) 天竺山不同方向的上山口推進尋找。各小組保持“線上”信息暢通,實時發送、跟進搜尋進展。
“上山後,大家眼前一片漆黑,還下著大雨。”靈隱派出所副所長陸楠楠回想起當時的情形說。天竺山道路崎嶇、濕滑,隨著氣溫越來越低,如果不盡快找到被困人員,遇險的幾率就會(hui) 不斷增加。
一張照片,比手機定位還要精準
由於(yu) 天竺山區域麵積廣、山體(ti) 地形複雜,不精準的定位給搜救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民警上山救援的過程中,被困男子傳(chuan) 回了一張帶“山體(ti) 指向標”的照片,上麵標記了其附近的幾個(ge) 位置。
在此前多次搜救中,靈隱派出所練就了好幾位“山體(ti) 活地圖”。收到照片後,陸楠楠當即與(yu) 靈隱派出所的“山體(ti) 活地圖”民警季江明取得聯係。根據被困男子發送的定位、周邊環境的照片及描述,季江明精準判斷出了對方所在的位置。為(wei) 爭(zheng) 取營救時間,民警迅速製訂了搜救方案——放棄走更加平坦但是需要花費至少1小時的大路,選擇崎嶇不平但能更快速到達的“野路”。借助手電筒的微光,救援民警邊找邊大聲呼喊被困人員的名字。
寒冷漆黑的夜、崎嶇泥濘的山路,民警們(men) 手腳並用、多次滑倒,身上被茂密的荊棘劃出了一道道傷(shang) 痕,衣服和鞋子早已被雨水浸濕,甚至摔了好幾個(ge) 跟頭。搜尋的難度不斷升級,但大家都未停下腳步。
“終於(yu) 等到你們(men) 了!”
“走‘野路’雖然更加危險,但是比走正常的山路節省了半個(ge) 多小時。”晚上20時38分許,經曆一番跋涉的民警們(men) 在天竺山半山腰找到了被困男子。該男子因情緒緊張,出現了體(ti) 力透支和腿部抽筋現象。民警一邊對他進行安撫,一邊蹲在地上為(wei) 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並引導他用力地蹬腿和做跳躍動作。終於(yu) ,大家攙扶著該男子,安全護送其下山。
看著滿身雨水的民警們(men) ,被困男子劉先生心生慚愧又滿懷感激,對民警們(men) 連聲道謝。
杭州市西湖景區公安提醒大家:戶外登山活動,請務必提前做好行程規劃,在天黑之前離開山林,避免走“野路”,並時刻保持電話暢通,以免遇到危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