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合作區協同發展”列入2022年國家《計劃報告》
本報訊(記者 王正喜)記者從(cong) 市發改委獲悉,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審議通過的《關(guan) 於(yu) 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yu)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簡稱《計劃報告》)中,2022年主要任務明確提出“推進淮海合作區協同發展”。這是國家《計劃報告》首次將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安排。
1986年,蘇魯豫皖接壤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戰略討論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著名經濟學家於(yu) 光遠先生倡導成立淮海經濟區;自此,淮海經濟區成為(wei) 中國最早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之一,區域內(nei) 各兄弟城市同心同向、攜手並進,走過了36個(ge) 不平凡的歲月。36年來,淮海經濟區互聯互通,交通一體(ti) 化水平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協同,重點領域合作成效明顯;聯防聯控,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攜手合作,社會(hui) 事業(ye) 融合發展步疾行穩,淮海大地協同發展號角催人奮進,山水一體(ti) 、休戚與(yu) 共的城市大家庭攜手闊步前行。
2018年11月,國務院批複實施《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將淮海經濟區列為(wei) 重點規劃的三區板塊之一,首次在國家層麵正式明確淮海經濟區10個(ge) 市的區劃範圍,並要求“推動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打造省際協同合作示範樣板”,區域合作迎來新的重大機遇。
此次,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列入國家年度《計劃報告》,是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獲得國家層麵更大力度支持的新契機,將進一步凝聚淮海經濟區各市發展共識和工作合力,有力促進《淮海經濟區高質量協同發展規劃》加快編製,從(cong) 而推動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
《計劃報告》明確的主要任務第6項“紮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製。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係統”的“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水平”一項中,提出推進淮海合作區協同發展,與(yu) 湘鄂贛協同高質量發展、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示範區建設、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等跨省際重點區域戰略並列。
市發改委正在與(yu) 國家發展改革委匯報對接,及時掌握《計劃報告》任務分解情況,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積極爭(zheng) 取相關(guan) 重大試點示範,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多種形式開展調研,力爭(zheng) 早日形成《淮海經濟區高質量協同發展規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