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由表及裏,由心而演

發布時間:2022-03-24 11:25:00來源: 解放日報

  作者:石俊

  不久前的上海大劇院裏,一出描述北京市井變遷的相聲劇《依然美麗(li) 》,沒有離奇的情節,也沒有絢麗(li) 的舞台與(yu) 場麵,就憑著一群老中青三代演員充滿魅力的表演,征服了上海的觀眾(zhong) 。該劇講述了主人公王守儉(jian) 經曆的金魚池和回龍觀兩(liang) 地改造的故事。

  都知道演員塑造人物要準確、立體(ti) 、生動。可知道容易,做到難。《依然美麗(li) 》的舞台上演繹的,不是帝王將相,而是普通的北京老百姓,那些過著平凡日子的小人物,最是難演。全劇開場,當主人公王守儉(jian) 為(wei) 孫子騰出學區房,離開天壇旁邊的金魚池,搬到遠離市中心的回龍觀時,有著許多的不舍,也有著許多的無奈。初到陌生的家園,他與(yu) 周遭的環境格格不入,無意參與(yu) 社區活動。而當他遇見了樂(le) 觀的女醫生和熱心的社區幹部,以及那些憧憬著美好生活的社區居民後,生活中的“一地雞毛”漸漸被眾(zhong) 人收拾了。政府實施的“回天三年行動計劃”,讓回龍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王守儉(jian) 在這裏安居並收獲了自己的幸福。

  相聲表演裏常年擔任捧哏的於(yu) 謙在劇中飾演主人公王守儉(jian) ,他對劇中北京大爺神態和語調的拿捏無疑是到位的。他的出演,也為(wei) 這個(ge) 以“相聲劇”定義(yi) 的作品打下了表演的基調。這是一出幽默的相聲劇,而不是說普通話的滑稽戲。調侃不多、會(hui) 意多,包袱不大、笑點多,情節的巧合不多、引發笑聲的誤會(hui) 不少。比如,王守儉(jian) 誤以為(wei) 穿著誌願者服的邱愛玲是自己暗戀的馮(feng) 醫生而向她表白的那段戲,讓觀眾(zhong) 笑得前仰後合。飾演邱愛玲的是趙麗(li) 蓉關(guan) 門弟子李玉梅,多年來她局限在對老師小品的模仿裏,而邱愛玲這個(ge) 戲份不大的角色,則讓她挖掘出了劇中人物的痛感和喜感,甚是鮮活。這個(ge) 為(wei) 孩子操心了一輩子的寡母,住進了人地生疏、北京五環外的回龍觀新房,看似滿足實則蕩漾的心一旦萌動是如此令人捧腹,偏偏劇中人自己還渾然不知。劇中其他演員的表演也是如此,他們(men) 富於(yu) 喜劇性的形體(ti) 動作來自充分的設計,既略帶滑稽,又將分寸感把握得較為(wei) 得當,表演沒有流於(yu) 表麵,不浮誇、不違和。

  我們(men) 已經看了太多離我們(men) 生活現狀甚遠的作品,真實的生活和人際交往哪有那麽(me) 多非此即彼、你死我活、衝(chong) 突與(yu) 對立?其實,我們(men) 更樂(le) 意看到,外表尋常而演技精湛的演員在特定喜劇基調下真實自然的表演。當然,這並不是表演流派意義(yi) 上的自然主義(yi) 表演。

  今天,多數的中國藝術院校教授的表演理念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現實主義(yi) 表演體(ti) 係為(wei) 主,每年獲得表演本科畢業(ye) 文憑的學生也很多,不過,他們(men) 中的不少人卻是“台下斯坦尼,台上一攤泥”。而日漸萎縮的曲藝學校和戲曲學校裏,大多還是由院團出身的大小角兒(er) 進行著科班教學。《依然美麗(li) 》中的演員們(men) ,純相聲演員背景出身的並不多,但超過一半是戲曲或曲藝界的老戲骨,當他們(men) 學會(hui) 了在舞台上真聽、真看、真感受後,對人物的拿捏表現既準確又豐(feng) 富。

  這出戲的導演是識相和聰明的。他沒有讓舞台複雜與(yu) 繚亂(luan) ,不堆砌、不藻飾,讓出了創作空間給了這批表演技巧和經驗都豐(feng) 富的演員。他們(men) 讓整個(ge) 舞台充盈而不溢出,觀眾(zhong) 的觀劇心情則始終是愉悅的。舞台的燈光是明亮的,沒有染色或切割,因為(wei) 這些演員的表演已經提供了足夠的敘事與(yu) 抒情。演員們(men) 體(ti) 現出的藝術能量與(yu) 感染力,讓觀眾(zhong) 看到,適當的樣式創新,會(hui) 讓傳(chuan) 統的表演技藝在當下獲得超出預想的展現。這是戲曲和戲劇融合的魅力。

  由表及裏,由心而演,去僵化、去不雅化、不媚俗,返璞歸真,與(yu) 觀眾(zhong) 共情,這樣的表演怎麽(me) 會(hui) 不受歡迎?

  (作者係上海戲劇學院導演係副教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