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科技壯苗 增添豐收底氣

發布時間:2022-03-31 13:26:00來源: 河北日報

3月24日,在邯鄲市永年區小龍馬鄉(xiang) 曹八汪村,植保服務隊員們(men) 操作無人機開展噴防作業(ye) 。河北日報通訊員 胡高雷攝

  春風和煦,暖意漸濃。眼下,冬小麥正陸續返青、起身、拔節。

  去年罕見秋汛造成河北省冬小麥出現晚播麵積大、苗情類型多、弱苗比例高等問題,促弱轉壯、助苗成長,成為(wei) 當前田間地頭的主旋律。

  晚播小麥怎麽(me) 管?連日來,河北省各地農(nong) 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麥田春季管理,編製技術指導方案,舉(ju) 辦係列技術培訓,湧現出一批促進弱苗轉化升級的好做法、好模式、好經驗,全力推動晚播小麥“促弱轉壯,早發穩長”。

  欒城區

  細化落實關(guan) 鍵技術,夯實夏糧豐(feng) 收基礎

  石家莊市欒城區恒豐(feng) 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麥田裏,麥苗從(cong) 地裏冒出來一拃左右,十幾台大型植保無人機和智能化農(nong) 機正在對麥田進行水肥綜合治理作業(ye) 。

  3月24日,記者站在地頭上,遠遠地就能看見合作社理事長陳玉柱忙碌的身影。這段時間,他幾乎天天往地裏跑,觀察小麥長勢及病蟲害發生情況。

  蹲在麥田裏,陳玉柱拔出一棵麥苗輕撚分蘖,“與(yu) 往年相比,小麥分蘖不足,不過,照去年秋天晚播那種情況,長成這樣,很不錯了。”

  “還得加把勁兒(er) 。”陳玉柱扯開嗓門朝著作業(ye) 車喊著,扭頭跟記者說:“當務之急要趁墒追肥,實現三類苗轉二類苗,二類苗轉一類苗。”

  受去年秋汛影響,欒城區冬小麥播種時間比常年整體(ti) 推遲10天以上,晚播麵積大,長勢總體(ti) 偏弱。抓住春季小麥促弱轉壯、構建合理群體(ti) 的關(guan) 鍵時期,欒城區加大政策、技術傾(qing) 斜,細化落實輕壓保墒促返青、劃鋤增溫促生長、增施磷肥促長根、肥水運籌促轉化等關(guan) 鍵技術,全力打好麥苗促弱轉壯這一仗,夯實夏糧豐(feng) 收基礎。

  印發技術掛圖手冊(ce) 、發布係列春管意見、分級開展指導培訓……1月底,欒城區就啟動了小麥促弱轉壯奪夏糧豐(feng) 收培訓月行動,組織小麥專(zhuan) 家、農(nong) 業(ye) 技術人員成立小麥促弱轉壯行動指導組,深入全區各村,走到田間地頭,查苗情、查墒情、查病情,指導農(nong) 民科學開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

  “幫我看看這塊地啥時候能施肥”“一會(hui) 兒(er) 也去我地裏看看,這幾天能不能打藥”……連日來,欒城區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nong) 藝師李彥果幾乎天天“泡”在地裏。通過與(yu) 種糧大戶麵對麵交流,深入調查小麥播期、播量、種植品種、冬前管理措施等,結合現場分析查看苗情長勢情況,就如何科學開展春季麥田管理給出合理建議。

  在欒城區南高鄉(xiang) 的麥田裏,李彥果拔起一棵麥苗仔細端詳,又拔出幾棵仔細對比。“這屬於(yu) 一類苗,今後一段時期,隻要加強科學肥水管理,後期沒有大的災害,好收成不成問題。”農(nong) 戶聽專(zhuan) 家這麽(me) 說,趕緊上前湊了湊。李彥果現場講解弱苗轉壯的情況,指導後期春管注意事項。

  李彥果說,由於(yu) 冬小麥播期長、播期集中且偏晚,年前下地指導時還看到有“一根針”麥田,有的麥子隻冒出來一根苗,冬前雖不樂(le) 觀,但轉化快。欒城區麥苗平均起身期為(wei) 3月15日,據起身期調查,全區一二類苗占比達93.7%,小麥苗情進一步轉化升級。

  寧晉縣

  因地因苗施策,為(wei) 農(nong) 戶提供全鏈條技術指導

  3月25日,寧晉縣四芝蘭(lan) 鎮東(dong) 曹固村的麥田一望無際,猶如綠色的地毯,厚厚地鋪在田野上。

  麥田裏,寧晉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技術站站長吳立勇蹲下身子,用力拔起幾棵麥苗,輕輕去除根部的泥土。仔細觀察後,他針對不同的苗情,給農(nong) 戶開出了“藥方”:對於(yu) 壯苗麥田,春季第一次肥水時間可推遲到拔節期,使大蘖快速生長,小蘖消亡;對於(yu) 普通麥田,在起身期以“促”為(wei) 重點,促進春季分蘖和次生根生長。

  “每株麥苗長幾片葉、分幾個(ge) 蘖,是旺苗還是壯苗、弱苗,都要了解清楚,這樣才能因地製宜、分類管理。”從(cong) 2月份開始,吳立勇的“科技壯苗”小分隊腳步就沒停過,他們(men) 在寧晉縣走村入戶,進行田間指導,對晚播的弱苗進行“把脈問診”。

  寧晉縣是河北省第一產(chan) 糧大縣,去年全縣小麥播種麵積87.86萬(wan) 畝(mu) ,受秋汛影響,冬小麥播期較常年晚15至20天,苗情整體(ti) 偏弱。

  2月22日,河北省冬小麥“科技壯苗”百日會(hui) 戰誓師活動在寧晉舉(ju) 辦後,全縣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因地製宜、因苗製宜定製“科技壯苗”實施方案,組織多名農(nong) 技人員,深入到全縣各村的田間地頭,對小麥苗情長勢和土壤墒情進行調查分析,手把手對農(nong) 民進行指導,促進弱苗轉化升級。

  針對晚播小麥田間管理,寧晉縣成立“科技壯苗”服務團隊,成員主要以縣內(nei) 農(nong) 技人員為(wei) 主,同時吸納了縣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主體(ti) 加入,利用18個(ge) 鄉(xiang) (鎮)科技服務站,每個(ge) 村至少選派一名糧食生產(chan) 科技專(zhuan) 員,采取“1+N”包村聯戶製度,實行掛牌承諾,為(wei) 農(nong) 戶提供“科技壯苗”全鏈條技術指導。

  3月28日,在寧晉縣科優(you) 糧食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麥田裏,合作社負責人柳義(yi) 龍正忙著給小麥澆水、施肥。

  “促弱轉壯很重要的是水肥調控,專(zhuan) 家給咱開出了好‘方子’,種出來的小麥就是不一樣。”柳義(yi) 龍看著茁壯的麥苗,喜上眉梢。原來,農(nong) 技人員早就提醒今年苗情特殊,他提前備足農(nong) 資機具,及時澆水、施肥,通過噴灑葉麵肥,促進根係的發育。在地頭,合作社還建了農(nong) 作物病蟲監測站,隨時監測農(nong) 田苗情、墒情、病情、蟲情,預測預報病蟲發生種類及趨勢。“隻要科學管理,我對小麥豐(feng) 收有信心。”柳義(yi) 龍說。

  寧晉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寧晉縣將密切關(guan) 注可能發生的病蟲害和不利天氣影響,做好應對預案,明確具體(ti) 措施,采取各種形式進行宣傳(chuan) 和培訓,力爭(zheng) 適期播種的小麥多增產(chan) ,晚播小麥不減產(chan) 或少減產(chan) ,確保夏糧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

  故城縣

  運用淺埋滴灌技術,澆地施肥更加科學高效

  冬小麥苗情促弱轉壯,科技是關(guan) 鍵。3月24日,位於(yu) 故城縣的河北梅頌園農(nong) 業(ye) 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碧綠的麥田裏,農(nong) 技專(zhuan) 家“現場教學”,正進行一堂生動的苗情促弱轉壯培訓課。

  “如何增加小麥分蘖”“一類麥苗需要澆水嗎”“晚播主要預防哪些病蟲害”……故城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高級農(nong) 藝師李傑與(yu) 農(nong) 戶們(men) 一起蹲在地裏,針對“學員”提出的問題,她耐心作答。

  “主體(ti) 麥田的穗數可能有一定減少,要克服晚播不利影響,促進苗情轉化,關(guan) 鍵還要防災減災。”李傑手裏拿著麥苗跟大家說,“當前要做好紋枯病、莖基腐病的防治,另外,返青拔節季也是紅蜘蛛的多發季,影響春季麥苗的生長,要做好殺蟲防治。”

  課堂上,河北梅頌園農(nong) 業(ye) 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論洪赤聽得格外認真。去年,公司種植的3000畝(mu) 小麥晚播,苗情不太樂(le) 觀,他一度著急得很。

  “從(cong) 整地、播種到現在的春管,全程都有專(zhuan) 家指導。根據指導,加強水肥管理、病蟲草防控,麥苗長勢一天一個(ge) 樣。”聽完課,論洪赤心裏踏實多了。

  晚播弱苗促弱轉壯,巧施肥水是關(guan) 鍵。當前小麥生產(chan) 需要解決(jue) 的主要問題是提高灌溉和施肥效率。在論洪赤的麥田裏,一條條黑色的滴灌帶清晰可見,淺埋滴灌技術的運用讓澆地施肥更加科學高效。

  “淺埋滴灌技術使用起來省水又省工,隻需要在澆地時把閥門打開,澆完水後一關(guan) 閥門就行了。”論洪赤告訴記者,傳(chuan) 統的澆地方法既費時又費力,村裏也不好雇工人,今年用上淺埋滴灌技術,一個(ge) 人可以看管好幾個(ge) 井,水肥一體(ti) 化還能讓肥料直接灌溉到麥苗根部,減少肥料揮發,促進小麥苗壯根強,增加產(chan) 量。

  故城縣土肥站站長楊洪介紹,故城縣積極推進糧田淺埋滴灌節水農(nong) 業(ye) 托管服務項目,減少土壤表麵蒸發,畝(mu) 均節水在60立方米左右,麥苗所需養(yang) 分可直接到達作物根部,提高肥料利用率。針對淺埋滴灌麥田,他們(men) 製作了施肥管理要點,深入田間地頭為(wei) 種植戶一對一進行指導。

  “淺埋滴灌麥田施肥原則是少施多次,小麥整個(ge) 生育期可追肥2至3次或3至4次,具體(ti) 情況視苗情和墒情而定。”在故城縣青罕鎮的麥田裏,楊洪說,由於(yu) 去年特殊天氣的影響,小麥播種時間和墒情各個(ge) 地塊差異很大,苗情參差不齊。在管理措施上,應以晚播弱苗為(wei) 重點,結合當地土壤狀況,在追施氮肥的前提下,適當增施磷肥,促根增蘖。

  經統計,故城縣冬小麥播種麵積49.3萬(wan) 畝(mu) ,播種期平均推遲15天左右,晚播麵積大,苗情較為(wei) 複雜。通過開展冬小麥促弱轉壯行動,故城縣出動技術人員185人次,開展田間指導近100次,現場指導農(nong) 民2000餘(yu) 人次,小麥苗情大幅度好轉。(記者郝東(dong) 偉(wei) )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