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台啟動建設
原標題:成都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台啟動建設
作為(wei) 西部首個(ge) 國家級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成都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再迎發展新機遇。昨日,記者從(cong) 成都市大數據集團獲悉,總投資1.2億(yi) 元的成都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以下簡稱“公共服務平台”)已於(yu) 近期啟動建設。
據了解,在為(wei) 期兩(liang) 年的建設時間裏,公共服務平台將建設成都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基礎平台、成都人工智能訓練測試數據資源庫、成都人工智能特色場景、人工智能+中小企業(ye) 對接子平台、圍繞人工智能揭榜任務的測評環境、麵向不同類型的人才實訓環境等。
9家單位組成聯合體(ti) 開展建設
2021年5月13日,工信部針對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啟動了人工智能平台建設項目公開遴選,從(cong) 全國競爭(zheng) 隊伍中選出前三名予以支持。經過2個(ge) 月激烈評比,最終成都以全國第二的優(you) 異評分從(cong)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個(ge) 城市隊伍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
據悉,該平台由成都市大數據集團牽頭與(yu) 成都超算中心、成都縱橫等8家單位組成聯合體(ti) 開展建設,旨在發揮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技術創新和人才優(you) 勢,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體(ti) 製機製,為(wei) 成都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建圈強鏈提供支撐。平台基於(yu) 成都市大數據集團和成都超算中心現有的算力基礎、騰訊AI中樞,借助成都縱橫、華西口腔、長虹和成都農(nong) 商銀行在各自行業(ye) 領域領軍(jun) 地位和數據算法積累,將在行業(ye) 典型應用場景開展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應用和試驗驗證,形成示範案例麵向行業(ye) 進行複製推廣。
“成都正以需求催化場景,以場景提升能力,以能力壯大企業(ye) ,以產(chan) 業(ye) 發展啟發改革方向,以改革舉(ju) 措增強發展動力,高標準打造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成都市經信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將建超4TB開放數據資源庫
成都市大數據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此次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中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就是建立不少於(yu) 4TB的開放數據資源庫。涵蓋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智能家居、無人機公路遙感等領域,並探索通過隱私計算、數據交易等機製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利用。
在數據資源庫建設方麵,成都市政府授權成都市大數據集團統一運營政務數據,為(wei) 平台的開放數據資源庫建設、產(chan) 業(ye) 數據監測、基礎數據庫服務等提供了保障。目前,公共服務平台已匯集了氣象、政務、醫療領域X光片標注、遙感、智能家居等領域的科學數據庫和行業(ye) 應用數據。
人工智能算法的實現需要強大計算能力支撐,特別是深度學習(xi) 算法的大規模使用,對計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wei) 公共服務平台算力服務的重要支撐單位,成都超算中心2020年9月正式建成投運,並已為(wei) 來自重慶、西安、上海、廣州等30餘(yu) 個(ge) 城市的720家用戶提供計算服務或技術服務。“平台將通過數據、算力、算法,支撐各個(ge) 典型場景的應用。”成都市大數據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拓展應用場景賦能中小企業(ye)
人工智能最大的活力在應用。公共服務平台將麵向醫療、金融等特色應用場景,結合成都中小企業(ye) 特色優(you) 勢,征集建設人工智能特色應用場景和優(you) 秀應用案例,促進人工智能技術推廣。例如,成都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將牽頭構建麵向智慧金融的開放數據資源庫,推進基於(yu) MPP數據庫的數據倉(cang) 庫建設;建立智能風控場景、智能客服等AI賦能金融行業(ye) 應用場景。四川長虹將牽頭搭建可穿戴設備感知數據庫,構建家庭環境近場和遠場場景。
在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中,另一個(ge) 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落地的重要抓手就是開展成都人工智能精準賦能中小企業(ye) 對接活動。對人工智能供給企業(ye) 而言,中小企業(ye) 數量多、覆蓋廣,許多潛在需求正待挖掘,是一片廣闊的應用場景“藍海”,也是解決(jue)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產(chan) 品落地難、高科技難以轉為(wei) 高收益困惑的一劑良藥,發展潛能巨大。聯合體(ti) 將組織開展AI精準賦能中小企業(ye) 對接活動,供需企業(ye) 合計不少於(yu) 200家;建立不少於(yu) 75個(ge) 案例的優(you) 秀案例資源庫,覆蓋先導區創建批複要求的醫療、金融、中小企業(ye) 重點技術領域和應用領域。(成都日報記者 劉泰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