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繼承優良傳統 厚植家國情懷
《 人民日報 》2022年04月04日 第 01 版 版麵截圖
原題:清明之際,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繼承優(you) 良傳(chuan) 統 厚植家國情懷
清明時節,廣大幹部群眾(zhong) 通過不同方式緬懷英烈、重溫曆史,在烈士陵園內(nei) 感受革命傳(chuan) 統,在紀念館裏感悟英烈精神。部分幹部群眾(zhong) 也選擇利用清明假期,體(ti) 驗傳(chuan) 統文化,厚植家國情懷。
緬懷英烈 賡續紅色血脈
臨(lin) 近清明,各地組織形式多樣的英烈紀念活動,傳(chuan) 承優(you) 良傳(chuan) 統,賡續紅色血脈。
在河北省威縣草樓村,雪白的梨花在鄉(xiang) 間田野綻放。威縣烈士陵園紀念堂內(nei) ,老黨(dang) 員於(yu) 學良為(wei) 威縣第一小學的師生代表講述紅色故事。“聽完講述,我重溫了革命先烈的光輝業(ye) 績。正是因為(wei) 無數革命先烈的前赴後繼,才有了我們(men) 今天的美好生活。”威縣第一小學學生翁銘說。
在貴州省遵義(yi) 市紅軍(jun) 山烈士陵園,遵義(yi) 市第二中學的師生依次敬獻花籃,共同追思革命先烈。“我們(men) 組織開展了‘賡續英烈精神 汲取奮進力量’主題活動,希望同學們(men) 繼承光榮傳(chuan) 統,樹立遠大理想,為(wei) 國家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遵義(yi) 市第二中學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韓靜薇說。
山西省愛國擁軍(jun) 促進會(hui) 舉(ju) 行清明祭掃活動,同時組織誌願軍(jun) 老戰士、全國模範退役軍(jun) 人、少先隊員等各界人士在太原解放紀念館參觀學習(xi) 。活動中,全體(ti) 黨(dang) 員和少先隊員分別重溫了入黨(dang) 誓詞和入隊誓詞。“沒有革命先烈的奉獻和犧牲,就沒有如今的美好生活。我們(men) 要珍惜當下,弘揚革命先烈的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把愛國擁軍(jun) 事業(ye) 發揚光大!”山西省愛國擁軍(jun) 促進會(hui) 會(hui) 長陳俊生說。
甘肅省高台縣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西路軍(jun) 烈士紀念碑靜靜矗立,花籃緞帶迎風飄揚。4月1日,高台縣各界群眾(zhong) 代表及少先隊員、共青團員代表等200餘(yu) 人在紀念碑前高唱國歌,隨後集體(ti) 默哀,將鮮花輕放在台基四周,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
在湖北省宜都市烈士陵園,誌願者排隊依次向烈士紀念碑敬獻鮮花。烈士陵園裏7座革命烈士墓,其中有6名烈士已找不到後人,但看護、祭掃從(cong) 來沒有落下過。“這樣的活動我們(men) 每年都會(hui) 舉(ju) 行。”宜都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局長謝遠明介紹,在宜都,每年都會(hui) 有誌願者自發前來給革命烈士祭掃、清理擦拭墓碑等。
與(yu) 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幹部群眾(zhong) 選擇以線上參與(yu) 的形式寄托哀思之情。
“馥英女兒(er) ,你已年過二十……”小小紅色講解員郭梓嫣深情朗誦革命先輩高自立寫(xie) 給女兒(er) 的家書(shu) 。清明前夕,在江西省萍鄉(xiang) 市安源區青山鎮,各學校通過線上重溫紅色家書(shu) 、朗誦紅色經典、觀看情景黨(dang) 課等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厚植愛國情懷。在“瑞金報”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瑞金市專(zhuan) 門開辟“紅色誦讀”欄目,幹部群眾(zhong) 以此為(wei) 平台,發布紅色主題誦讀音頻,寄托對革命先烈的追思。
江蘇省淮安市新四軍(jun) 劉老莊連紀念園在官方微信公眾(zhong) 號和網站開通祭掃通道,引導烈士親(qin) 屬和市民參與(yu) 網絡祭奠,截至4月2日,共有14萬(wan) 餘(yu) 人參與(yu) 。
為(wei) 幫助烈士家屬寄托哀思,天津市薊州區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統一安排鮮花祭掃,由盤山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在烈士墓前擺放鮮花,並將祭掃畫麵拍攝成視頻發送給烈士家屬。
品學觀展 感悟傳(chuan) 統文化
河南省安陽市市民胡蘭(lan) 蘭(lan) 帶著6歲的孩子來到殷墟博物館參觀遊覽、探尋曆史。講解員白婷講述著:“青銅牛是古人為(wei) 紀念祖先而鑄造,大家看它身上的雲(yun) 雷紋……”前來參觀的孩子們(men) 聽得入迷。安陽是曆史文化名城,殷墟作為(wei) 世界文化遺產(chan) 承載著厚重的曆史。清明假期,不少安陽市民來此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在內(nei) 蒙古,廣大青少年通過內(nei) 蒙古博物院微信公眾(zhong) 號,參與(yu) “知清明——線上H5答題”活動,通過線上答題的形式了解清明節相關(guan) 知識,以及博物院裏與(yu) 清明節有關(guan) 的文物。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不少市民來到位於(yu) 裕華區的火車頭步行街鐵路文化博物館,了解火車發展曆程,感受工業(ye) 文化之美,體(ti) 會(hui) 勞動人民的智慧與(yu) 勤勞。通過展陳,人們(men) 能感受到中國鐵路與(yu) 時俱進的發展速度。
在四川省成都博物館,絲(si) 綢之路服飾文化展、“花重錦官城——成都曆史文化陳列”等展覽,吸引了不少觀眾(zhong) 前來參觀。博物館提供定時免費講解及微信公眾(zhong) 號語音導覽。“講解服務周到,可以細細看、慢慢感受,觀展體(ti) 驗很不錯。”成都市民姚惠馨說。
在江西省萍鄉(xiang) 市蘆溪縣,蘆溪農(nong) 民畫傳(chuan) 承人周炳濤正指導孩子們(men) 繪製清明節主題農(nong) 民畫作品。“蘆溪縣有農(nong) 民畫創作的傳(chuan) 統。我們(men) 教孩子們(men) 畫相關(guan) 主題的農(nong) 民畫,可以幫助推動新風尚,同時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英烈精神。”周炳濤說。近年來,蘆溪縣聘請20多名農(nong) 民畫家為(wei) 農(nong) 民畫輔導員,開展農(nong) 民畫傳(chuan) 承人進校園,為(wei) 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增色添彩。
親(qin) 近自然 擁抱綠水青山
各地群眾(zhong) 在落實個(ge) 人防護措施前提下,更多選擇同親(qin) 友在周邊踏青郊遊,感受綠水青山。
4月2日,甘肅省東(dong) 鄉(xiang) 族自治縣唐汪鎮洮河沿岸,萬(wan) 畝(mu) 杏花綻放,吸引不少人前來踏青。遊客馬露露說:“這裏既有杏花美景,又有美食,正好帶娃出來逛一圈。”近年來,當地引導農(nong) 民采取“旅遊+合作社+農(nong) 戶”模式,推動農(nong) 旅融合發展,促進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
在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白龍鄉(xiang) ,杏花連片,田園風光美不勝收。清明假期,當地組織親(qin) 子徒步健身、杏花田園攝影展、素質拓展訓練等活動,打造旅遊文化品牌。
在新疆莎車縣米夏鎮夏瑪勒巴格村,連片的櫻桃花競相開放,莎車縣居民李思萱和朋友正在花海中拍照,“每年春天我都來這裏遊玩。”隨著天氣逐漸轉暖,新疆的杏花、山桃花、李子花等悄悄爬上枝頭,在城市公園、鄉(xiang) 間田野盛放,不少地方依托當地特色品類舉(ju) 辦文旅活動。
(本報記者邵玉姿、蘇濱、付明麗(li) 、趙帥傑、吳君、周歡、白光迪、武少民、王者、張棖、史自強、王明峰、付文、李亞(ya) 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