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百姓過上更好生活(走雄安,看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4-07 15:5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住上新房子,日子就像芝麻開花”“孩子上這麽(me) 好的學校,全家都高興(xing) ”……

  說起當下,雄安人都能隨口“抖”出一連串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從(cong) 市民需要出發,做到疏密有度、綠色低碳、返璞歸真,提供宜居的環境、優(you) 質的公共服務,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功能疏解轉移。”河北雄安新區規劃一開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如此強調。

  “雄安新區有125萬(wan) 當地百姓,要做好百姓就業(ye) 這篇文章,讓他們(men) 共享發展成果。我們(men) 可不是為(wei) 了一個(ge) 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為(wei) 了老百姓過上更好生活。”2019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雄安新區考察調研時諄諄叮囑。

  未來之城,共建共享。5年來,雄安新區堅持把共享作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京津優(you) 質的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ti) 育等資源,建設優(you) 質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體(ti) 係,打造宜居宜業(ye) 、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新城。

  “參與(yu) 建設,有幹頭;共享成果,有甜頭;麵向未來,有奔頭!”雄安人如是說。

  建設熱火朝天,宜居宜業(ye) 美好願景正逐步變成現實

  說起喜遷新居,容東(dong) 片區紅蓮西苑小區居民包東(dong) 才笑容滿麵,“屋裏有地暖,既幹淨又暖和;小區綠化很好,小孫女的學校走5分鍾就到……”

  他的老家在容城縣大河鎮西孫村,2021年底搬進容東(dong) 片區,“過去冬天燒煤烤火,煙熏火燎的,跟現在沒法比。”

  容東(dong) 片區是雄安新區首個(ge) 集中建成區,2021年11月至今已有數萬(wan) 套新房交付使用。參與(yu) 建設的中建八局容東(dong) 片區C組團安置房項目經理肖大偉(wei) 說:“交付給居民的都是精裝房,學校、公交站、小劇場等公共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雄安新區規劃藍圖所描繪的宜居宜業(ye) 美好願景,正逐步變成現實。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由黨(dang) 中央、國務院批複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在指導思想中強調:“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這是一座宜居宜業(ye) 的未來之城——

  統籌居住和就業(ye) ,促進職住均衡。在軌道車站、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節點周邊,優(you) 先安排住宅用地;在城市核心區和就業(ye) 崗位集聚、公共交通便捷、具有較高商業(ye) 價(jia) 值的地區,布局混合性居住空間,實現合理公交通勤圈內(nei) 的職住均衡。

  塑造高品質城區生態環境,300米進公園、1公裏進林帶、3公裏進森林……

  顯雛形,出形象,如今雄安新區建設正熱火朝天。可容納17萬(wan) 人的容東(dong) 片區建成投用,可容納10萬(wan) 人的容西片區,614棟安置樓已封頂,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預計今年6月底將交付使用。

  隨著雄安新區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雄安新區正加快探索建立多主體(ti) 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ju) 的住房製度和多元化住房供應體(ti) 係,形成供需匹配、結構合理、流轉有序、支出與(yu) 消費能力基本適應的住房供應格局。

  新區建設朝著令人“心向往之”的目標延伸,縣城提升行動也在緊鑼密鼓推進,居民居住環境日益改善。

  “樓體(ti) 加了保溫層,地上用水泥硬化,院裏設立分類垃圾桶,路燈也換了。”容城縣醫院家屬院居民閆友環帶記者參觀。此前,樓體(ti) 年久失修,牆麵脫落。“過去下水道易堵,一堵就往外冒臭水。”在這裏住了20多年,閆友環提起過去就搖頭。

  去年,容城縣改造了4個(ge) 老舊小區,今年還將改造25個(ge) 。2018年以來,容城縣已改造提升12條主次幹道、344條城中村村路和背街小巷。

  雄安新區還大力整治農(nong) 村人居環境,共建宜居宜業(ye) 美麗(li) 鄉(xiang) 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ti) 係實現城鄉(xiang) 全覆蓋,生活垃圾日產(chan) 日清。截至2021年底,雄安新區實現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並在鄉(xiang) 、村建設555個(ge) 公園、遊園。

  補短板提質量,著力提供優(you) 質共享公共服務

  “老家的學校用普通的粉筆、黑板,新學校有智慧黑板,老師用電腦演示。”雄安新區容和悅容小學六年級女生趙傾(qing) 程,老家在安新縣大王村,2021年底全家搬進容東(dong) 片區,她就近上了容和悅容小學,喜悅之情溢於(yu) 言表。“我喜歡寫(xie) 毛筆字,新學校有書(shu) 法教室。”如今,她的毛筆字已頗有模樣。

  該小學有26個(ge) 專(zhuan) 用教室,課外社團活動豐(feng) 富多彩。校長呂華說,2021年招收第一批學生時,一些被征遷群眾(zhong) 還在觀望,“招收第二批學生時,許多家長天天打聽什麽(me) 時候能入學。”

  新區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未來在教育。容和悅容小學的一些學生家長說:“搬進新房,全家高興(xing) ;孩子上這麽(me) 好的學校,全家最高興(xing) !”

  按照步行5分鍾、10分鍾、15分鍾分別建一所幼兒(er) 園、一所小學、一所中學的規劃,容東(dong) 片區將開辦32所學校、幼兒(er) 園,提供3萬(wan) 多個(ge) 學位,目前已有10所中小學、幼兒(er) 園開始招生。

  千年大計,教育先行。2018年,雄安新區實施教育提升計劃,引進京津兩(liang) 地的56所優(you) 質學校與(yu) 雄安新區的59所學校建立幫扶合作關(guan) 係,把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植入當地。為(wei) 更好地服務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目前,北海幼兒(er) 園雄安園區已經具備交付條件,北京第四中學雄安校區和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的建設進入收尾階段。

  不隻是教育,雄安新區著力構建“城市—組團—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ti) 係,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我們(men) 將依托自身優(you) 勢和特色學科,為(wei) 宣武醫院雄安院區項目建設和新區醫療服務體(ti) 係構建作出貢獻。”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負責人介紹,作為(wei) 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之一,宣武醫院雄安院區2021年7月底一期主體(ti) 結構封頂,目前正加緊外立麵和二次結構建設。

  2021年起,以在京部委所屬高校、醫院和央企總部為(wei) 重點,分期分批推動相關(guan) 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區疏解。

  近些年,北京市、天津市衛健部門陸續啟動對雄安新區容城縣、雄縣和安新縣相關(guan) 醫療單位的對口幫扶。北京婦產(chan) 醫院幫扶容城縣婦幼保健院,派出7名專(zhuan) 家常駐,幫助新建了婦科。在北京專(zhuan) 家幫扶下,如今容城縣婦幼保健院骨幹醫生可獨立完成三級以下手術。截至2021年底,北京、天津、河北65家醫院共派出343名專(zhuan) 家,對口幫扶新區醫療衛生機構。

  全麵打造15分鍾基層醫療服務圈,高標準布局建設博物館、圖書(shu) 館、美術館、劇院等,創建智能型公共體(ti) 育服務體(ti) 係,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為(wei) 目標創新社會(hui) 保障服務體(ti) 係……如今在雄安,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正在深入推進。

  擴容量提質量,多措並舉(ju) 促進就業(ye) 創業(ye)

  初春時節,草木返青,容城縣李郎村的邸永華一大早就“上班”了。

  他的工作地點,是村子附近的“千年秀林”。雄安新區設立後,最先在李郎村附近營建“千年秀林”。2018年4月,邸永華就近到中國中鐵造林項目栽樹,每天收入100元左右。近年來,中國中鐵造林項目帶動當地農(nong) 民1.23萬(wan) 多人次務工增收,累計發放工資1800多萬(wan) 元。

  樹栽好了,需要管護,邸永華轉崗成為(wei) 護林員,“現在守著家就能掙工資。”

  2017年11月至今,雄安新區共造林45.4萬(wan) 多畝(mu) ,每年秋季、春季植樹都需要大量用工。像邸永華一樣,近些年雄安新區共有7萬(wan) 多人次參與(yu) 造林。

  不隻是植樹造林,雄安新區的建設,催生出許多新的就近就業(ye) 機會(hui) 。

  建設單位多了,需要新招物業(ye) 服務人員。2020年,34歲的容城縣居民包旭靖應聘到雄安新區城鄉(xiang) 管理服務中心當了保安隊長。他帶的小組有17名保安,都來自雄安新區三縣。

  在容東(dong) 片區的望澱社區,社區工作者逐一登門,了解回遷居民的就業(ye) 技能和願望,建檔立卡,推薦崗位。通過線上征集、線下對接,累計挖掘物業(ye) 等崗位約5600個(ge) 。

  從(cong) 2020年起,雄安新區安排專(zhuan) 項資金2.3億(yi) 元,支持三縣開發護路等崗位,幫助1.1萬(wan) 名難以通過市場就業(ye) 的人員上崗增收。通過常態化搭建線上線下招聘平台,雄安新區陸續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ye) 招聘月、用工對接會(hui) 等招聘活動80場,提供就業(ye) 崗位15萬(wan) 個(ge) 。同時,引導開展建築類、旅遊服務、園林綠化等急需緊缺工種的培訓,累計開展各類職業(ye) 培訓16.8萬(wan) 人次。

  對有創業(ye) 意願的群眾(zhong) ,雄安新區提供創業(ye) 培訓、開業(ye) 指導、融資服務等“一條龍”創業(ye) 服務。

  容城縣居民李迎春以前在廣東(dong) 從(cong) 事服裝生意。雄安新區設立後,她從(cong) 中覓到了商機,從(cong) 廣東(dong) 返回雄安創業(ye) ,搞起了服裝私人定製。

  今年3月中旬,雄安新區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銀企對接會(hui) 暨產(chan) 業(ye) 互聯網平台發布會(hui) 舉(ju) 行,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河北雄安分行為(wei) 首批100家企業(ye) 注冊(ce) 開通平台賬號,實現首筆基於(yu) 產(chan) 業(ye) 互聯網平台的線上貸款投放。李迎春也是這個(ge) 平台的受益者——3月底她的公司在平台完成注冊(ce) ,申請一筆200多萬(wan) 元的貸款,銀行主動上門對接,政府提供貼息。“有創業(ye) 政策的‘加持’,我們(men) 可以放開手腳幹了。”她說。

  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月冰說,目前已創建創業(ye) 大學1所,認定就業(ye) 創業(ye) 孵化基地9家,成功孵化660個(ge) 創業(ye) 項目,帶動就業(ye) 1281人。“我們(men) 與(yu) 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信用擔保貸款模式,累計發放創業(ye) 擔保貸款2519萬(wan) 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曆史性工程,需要保持曆史耐心,穩紮穩打,久久為(wei) 功,一張藍圖幹到底。雄安新區有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我們(men) 將一如既往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06日 01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