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新型電力係統省級示範區
今年1月5日,國家電網公司在浙江省創新推出“一鍵響應”需求側(ce) 管理模式,通過深化應用新技術,推動實現電力保供的精細化、數字化。國網浙江電力以高彈性電網建設為(wei) 載體(ti) ,通過資源集聚、數字賦能、機製突破等方式,加快建設新型電力係統省級示範區。
推進源網荷儲(chu) 互動升級
去年11月,浙江省首個(ge) “光伏發電+熔鹽儲(chu) 熱+液流儲(chu) 電”項目在杭州市錢塘區西子航空園區投運。該項目建有容量6兆瓦的屋頂光伏電站,裝有年消納電能974.4萬(wan) 千瓦時的熔鹽儲(chu) 熱裝置和容量400千瓦時的液流電池,通過源網荷儲(chu) 互動,全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25噸。
正如這個(ge) 園區內(nei) 部的高效清潔運轉,建設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新型電力係統,離不開電源、電網、負荷、儲(chu) 能間的協同互動,也離不開能源供給、配置、消費、技術、機製等方麵的深入融合。
在能源供給方麵,浙江依托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提升清潔能源入浙能力,並助推本省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展,2021年浙江全年新能源發電量347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24.4%。
在能源消費端,浙江通過在工業(ye) 、交通、建築、農(nong) 業(ye) 等領域推廣電氣化,提升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研究提高能源消費效率的舉(ju) 措。
在浙江各地,工廠、商場等用電客戶正越來越多地參與(yu) 電力需求響應,與(yu) 電網互動。2021年浙江全省儲(chu) 備客戶側(ce) 削峰響應能力達到1000萬(wan) 千瓦以上,超過4萬(wan) 戶客戶參與(yu) 了電力需求響應。
為(wei) 增強電網對新能源的承載彈性,浙江正加快應用電網彈性智能發展、氫電耦合、動態增容、分布式潮流控製技術等新技術,打造高彈性電網,推動能源轉型高質量發展。
打造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生態圈
新型電力係統建設強調各方參與(yu) 和聯動。浙江在能源供給、消費等多側(ce) 發力的同時,還著力以精細化方式推動能效提升。
聚焦數字化改革,浙江正持續完善低碳循環導向的體(ti) 製機製,推動能源關(guan) 聯環節和領域形成廣泛聯係的價(jia) 值共同體(ti) ,助推全社會(hui) 從(cong) “控能”轉向“控碳”,促進全社會(hui) 能源共用、清潔共享、生態共建、責任共擔。
在寧波梅山,國網浙江電力創設了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機製,建立國際認可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體(ti) 係。
在湖州,國網浙江電力又推出了基於(yu) 國網能源雲(yun) 的“工業(ye) 碳效碼”,有利於(yu) 更好地評價(jia) 企業(ye) 碳排放水平。
探索新型電力係統建設新實踐
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的新要求,賦予了我國新型電力係統建設新的內(nei) 涵。國網浙江電力此前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和構建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新型電力係統省級示範區建設方案,力爭(zheng) 形成一個(ge) 總體(ti) 框架,十大專(zhuan) 項行動率先突破,百個(ge) 縣級樣板全域覆蓋,千個(ge) 應用場景發揮效用。
目前,杭州蕭山、嘉興(xing) 尖山、寧波泛梅山、麗(li) 水全域的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紹興(xing) 鏡湖多能耦合直流配電等一批新型電力係統示範工程正在浙江加速推進。
根據規劃,到2025年,浙江新能源裝機將比“十三五”末實現倍增,電量全額消納。新能源到2030年將成為(wei) 裝機主體(ti) ,到2050年成為(wei) 電力供應主體(ti) 。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08日 10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