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非學科類校外培訓亟待規範

發布時間:2022-04-11 14:53:00來源: 河北日報

  以升學為(wei) 賣點,把培訓渲染為(wei) 學生“剛需”,製造升學焦慮,綁架學生及家長

  非學科類校外培訓亟待規範

  “雙減”工作開展以來,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得到有效治理。然而,一些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乘虛而入,以升學為(wei) 賣點,把培訓渲染為(wei) 學生“剛需”,繼續製造升學焦慮,綁架學生及家長。如何規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成為(wei) “雙減”工作治理的又一個(ge) 重點。

  非學科類校外培訓學費飆升

  “4月1日開始,每節課調整到了400元,藝術可真不是普通人家孩子學的。”在石家莊市橋西區某音樂(le) 培訓機構門口,小學四年級學生家長劉女士吐槽,半年時間裏鋼琴學費兩(liang) 次漲價(jia) ,一節課從(cong) 300元調到400元,真有些吃不消。

  這位家長所言非虛,記者隨機采訪了5位給孩子報了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家長,其中有3人表示近期課程費用上調。“去年秋季開學、今年春季開學後,我們(men) 報名的機構十幾個(ge) 課程普遍提價(jia) ,兩(liang) 次漲幅都在20%到30%之間。音樂(le) 素養(yang) 一節課從(cong) 80元漲到130元,聲樂(le) 從(cong) 150元漲到200元”“舞蹈每年由3000元漲到4000元……”

  “雙減”政策下,非學科類校外培訓被推上“C位”,漲價(jia) 成了常規操作。

  滄州市五年級學生亮亮在某武術培訓營已連續報了兩(liang) 年武術課。今年春季剛開學,老師“勸”其家長楊先生盡早續費,因為(wei) 價(jia) 格馬上要進行調整,原來每年4000元的學費要提價(jia) 到5000元,最終楊先生又為(wei) 孩子續了一年。

  價(jia) 格上漲伴隨而來的另一問題就是超額收費。

  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ge) 月的費用。但記者以谘詢者身份詢問時,機構仍然推薦記者購買(mai) 多課時。

  “課程一年80課時,單課時150元。購買(mai) 一年費用是8800元,合每節課110元;購買(mai) 兩(liang) 年是15000元,每節課還不到85元,幾乎相當於(yu) 半價(jia) 了。”某語言培訓班的周老師透露,目前機構內(nei) 學員基本都是一年起步。

  當記者提出一次性收費不超過3個(ge) 月的規定時,該老師直言,如果按這個(ge) 標準購買(mai) 課時,就隻能“走原價(jia) ”。

  在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裏,單價(jia) 低是機構吸引家長多報班的手段之一。在某圍棋學校,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目前新開班,一次性購買(mai) 30課時,享受9折優(you) 惠,買(mai) 50節課8折,100課時6.5折。對方也表示,對於(yu) 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一周建議上兩(liang) 次課就可以,這樣一來,100個(ge) 課時可以用一年多。另一家跆拳道學校則表示,在學生參加了試聽課之後,專(zhuan) 業(ye) 老師會(hui) 為(wei) 學生量身打造進階規劃,等級較多,學時較長,所以基本的套餐都是建議整年起步。“報得越多越便宜。”工作人員不斷動員谘詢的家長。

  部分機構製造升學焦慮

  收費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但相當一部分家長卻依然咬牙堅持,問及原因,有家長表示:“萬(wan) 一對升學有幫助呢!”

  家長所說的幫助有哪些?

  提高成績是家長們(men) 最看重的。在某國學培訓機構,記者谘詢課程是否有助提高語文成績時,老師表示,對語文和曆史都有促進。“現在語文增加了對古文的考查,我們(men) 從(cong) 學習(xi) 方法到中高考篇目都會(hui) 講到。還有曆史,在高考裏越來越重要,很多曆史知識,我們(men) 的課程裏都有。”

  類似的操作還有科技課程穿插物理化學知識,編程課運用數學思維等。有的家長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希望對學習(xi) 有所幫助。

  除了打擦邊球,有的機構還對升學政策進行過度解讀。

  美術培訓機構的一位教師在招生時這樣推介:“先說‘小升初’,大家成績都差不多,孩子有個(ge) 美術特長,意味著綜合素質高,學校會(hui) 優(you) 先錄取;中考、高考的時候,文化考生一條線、藝術考生一條線,一下子能差出兩(liang) 三百分……”在找不到更好的升學路徑之前,家長們(men) 大都不敢輕易放棄現有的模式。

  更熱鬧的是體(ti) 育類培訓機構。“體(ti) 育中考以前還是30分,現在這屆初一就漲到50分了,將來還有可能漲,要是因為(wei) 這一科考不上好高中,那就耽誤一輩子了。”一體(ti) 育培訓機構建立的家長群裏,機構負責人列舉(ju) 了各地中考體(ti) 育分值、考試項目、評分標準,群裏的家長馬上就有了壓力。

  除了與(yu) 學習(xi) 、升學緊密相關(guan) ,各種競賽、榮譽也讓家長們(men) 欲罷不能。

  多方發力讓非學科類校外培訓走向正軌

  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是省教育廳治理的重點。省教育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為(wei) 進一步加強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工作,河北省多方發力為(wei) 學生和家長“減負”。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正會(hui) 同當地體(ti) 育部門,陸續組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教育指導員隊伍,加強對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教育教學指導工作。”這位負責人表示,這些隊伍將指導非學科校外培訓機構按照審批的業(ye) 務範圍開展相關(guan) 培訓活動,嚴(yan) 禁超範圍開展培訓,嚴(yan) 禁對體(ti) 育、藝術進入中考政策進行過度解讀等。

  與(yu) 此同時,另一支隊伍也在發力。針對假借非學科類項目開展學科類培訓,打擦邊球逃避監管等現象,省教育廳還成立了義(yi) 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進一步加強對義(yi) 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機構項目分類鑒別管理,並組建專(zhuan) 家庫。組織專(zhuan) 家對各地提交的培訓項目,通過資料審查、實地查看、課堂觀察、人員訪談等多種方式,綜合研判培訓目的、內(nei) 容、方式、評價(jia) 等具體(ti) 情況,做出屬於(yu) “學科類”或者“非學科類”的鑒別決(jue) 定。

  此外,近期教育部門還將會(hui) 同體(ti) 育、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對非學科機構辦學行為(wei) 開展一次“回頭看”檢查,加強對無證無照、無證有照非學科機構治理工作,不符合辦學要求的堅決(jue) 予以關(guan) 停或取締。在省教育廳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宣布現有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清理整頓和規範工作完成前,各地一律不再審批新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校外的問題,還需要校內(nei) 支撐。今年2月,雄縣1321名課後服務教師接受了為(wei) 期一周的專(zhuan) 業(ye) 能力提升培訓。“培訓項目有美術、書(shu) 法、科學、黑陶等,都是孩子們(men) 喜歡、老師們(men) 需要提升的。”參與(yu) 培訓的教師表示,“雙減”之後,家長們(men) 把對孩子的期望轉到了學校,部分教師陷入了“本領恐慌”,這場培訓如同一場“及時雨”,引領教師們(men) 拓寬思路、提升本領。

  張家口市第一中學教師尤立增認為(wei) ,各級各類學校要嚴(yan) 格按照國家課程體(ti) 係開足課程。特別是開足音樂(le) 、美術、體(ti) 育課程,提升相關(guan) 課程的教學質量,解決(jue) 因為(wei) 體(ti) 育、藝術科目等納入中考而給家長造成的新焦慮。

  “校內(nei) 能夠解決(jue) 的問題就不需要家長再依靠校外培訓機構解決(jue) ,這也是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人才的剛性要求。”在提高課後服務質量方麵,尤立增認為(wei) ,各地各學校應挖掘潛力,進一步增強課後服務吸引力、有效性。

  此外,一些教育人士還建議,完善管理措施,鼓勵美術館、文化館等公共空間主體(ti) 與(yu) 社區等社會(hui) 組織開展實踐類研學活動,為(wei) 孩子們(men) 快樂(le) 學習(xi) 、在實踐中成長提供更多可選擇方式。(記者馬利)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