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減稅降費力度大 市場主體活力足(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

發布時間:2022-04-13 11:2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使廣大市場主體(ti) 不僅(jin) 能夠正常生存,而且能夠實現更大發展。”

  數據顯示,去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約1.1萬(wan) 億(yi) 元,減輕了市場主體(ti) 負擔,有力支持了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複。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如期而至,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wan) 億(yi) 元,其中增值稅留抵退稅約1.5萬(wan) 億(yi) 元,退稅資金直達企業(ye) 。這些舉(ju) 措將進一步激發億(yi) 萬(wan) 市場主體(ti) 活力,增強實體(ti) 經濟韌性。

  “今年退稅政策繼續升級,企業(ye) 發展動力更足了。”重慶小康工業(ye)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興(xing) 海說,公司去年享受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出口退稅也進一步提速,企業(ye) 資金回籠快。

  “今年緩稅期限再延長6個(ge) 月,正好填補我們(men) 的資金缺口。”山東(dong) 家家悅物流有限公司威海配餐中心財務負責人薑文霞說,“關(guan) 鍵時候,減稅降費政策幫了大忙。”

  力度隻增不減

  規模遠超預期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減稅降費政策是有效的“減壓閥”。今年,減稅降費力度隻增不減、規模遠超預期,預計退稅減稅約2.5萬(wan) 億(yi) 元的背後,充分體(ti) 現了宏觀政策穩增長、穩預期的決(jue) 心。

  ——堅持係統性,階段性措施、製度性安排共同發力。

  “減稅降費是直接、公平、有效的舉(ju) 措,如同施肥澆到植物的根上。”中國稅務學會(hui) 副會(hui) 長張連起認為(wei) ,當前我國經濟麵臨(lin) 新的下行壓力,1.5億(yi) 多戶市場主體(ti) 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底氣、韌性所在,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基礎。針對市場主體(ti)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製造業(ye) 、特殊困難行業(ye) 提供稅費支持,減的是稅費,增的是信心。

  今年將減稅與(yu) 退稅並舉(ju) :延續實施部分2021年到期的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精準實施對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減稅降費;顯著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精準支持增加製造業(ye) 等行業(ye) 和小微企業(ye) 現金流。

  既有階段性措施,又有製度性安排;既有減免政策,又有緩繳退稅措施;既有普遍適用的減負政策,又有特定領域專(zhuan) 項幫扶措施;既有延續性安排,又有新增部署;既有中央統一實施的政策,又有地方依法自主實施的措施。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更加突出係統性,全麵發力、多點突破,打出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突出“重頭戲”,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破解企業(ye) 資金難題。

  “今年公司預計能拿到增值稅留抵退稅約500萬(wan) 元,我們(men) 將把這部分錢用於(yu) 更新設備,為(wei) 公司發展注入新活力。”山東(dong) 淄博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鹿說。

  退稅減稅,是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ye) 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今年,將對增值稅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這可以說是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重頭戲”。

  “今年,大力改進留抵退稅製度,退稅優(you) 惠政策重點向小微企業(ye) 和製造業(ye) 企業(ye) 傾(qing) 斜,相當於(yu) 把‘真金白銀’直接送達企業(ye) ,增加企業(ye) 現金流,有利於(yu) 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說。

  政策精準把脈

  助企減負前行

  實踐表明,減稅降費不僅(jin) 直接、有效地助企紓困,還能“放水養(yang) 魚”、涵養(yang) 稅源。為(wei) 了更好地激發各類市場主體(ti) 活力,有力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的稅費支持政策精準性、導向性更強。

  ——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製造業(ye) 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從(cong) 近年來減稅規模和減稅幅度看,製造業(ye) 都是主要受益行業(ye) 。今年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繼續聚焦製造業(ye) ,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並且呈現年年加力、步步擴圍、層層遞進的特點。

  除了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今年,我國還將通過固定資產(chan) 加速折舊等所得稅優(you) 惠方式,支持製造業(ye) 發展。“對製造業(ye) 企業(ye) 而言,設備是生產(chan) 經營的重要支撐,在企業(ye) 轉型升級過程中,設備更新是重要環節。”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說,稅收政策多措並舉(ju) 為(wei) 製造業(ye) 企業(ye) 緩解資金困難,激勵其購進設備器具、擴大再生產(chan) ,有助於(yu) 促進製造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

  ——助力中小微企業(ye) 添活力。

  “對小微企業(ye) 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wan) 元至300萬(wan) 元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ye) 所得稅,今年公司預計能減免60萬(wan) 元,將進一步暢通公司資金鏈,讓我們(men) 擴大生產(chan) 規模的底氣更足了!”廣東(dong) 清遠憲友興(xing) 業(ye) 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源聰說。

  數據顯示,2021年支持小微企業(ye) 發展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新增減稅2951億(yi) 元。今年,中小微企業(ye) 盼來了更多好消息:先是稅費緩繳延期、“六稅兩(liang) 費”減免政策適用主體(ti) 範圍擴大,後有對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對小微企業(ye) 的增值稅存量留抵稅額於(yu) 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一係列退稅減稅降費政策精準“滴灌”,助力中小微企業(ye) 輕裝上陣、勇往直前。

  ——鼓勵科技型企業(ye) 走創新路。

  “去年公司獲評工信部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示範企業(ye) ,還拿下了湖南省工業(ye) 質量標杆大獎,這是對我們(men) 產(chan) 品質量的認可。”湖南機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仲秋說,“去年僅(jin) 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一項,就減免稅款1000多萬(wan) 元,我們(men) 把這些錢用於(yu) 研發新技術、改造升級生產(chan) 線。有好政策支持,今年我們(men) 將繼續下功夫搞研發、建配套產(chan) 業(ye) 園,積極‘走出去’。”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認為(wei)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加計扣除比例從(cong) 75%提高到100%”等稅收優(you) 惠政策,將有效促進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激勵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挑大梁”,激發其科技創新力、市場競爭(zheng) 力。

  紅利應享快享

  涵養(yang) 優(you) 質稅源

  減稅降費是減企業(ye) 之負、增民生之福、保發展之穩的關(guan) 鍵之舉(ju) 。把涉及多種稅費種類、覆蓋所有市場主體(ti) 、兼具多個(ge) 時間跨度的一係列減稅降費政策,盡快從(cong) “紙上”落到“賬上”,不僅(jin) 能讓市場主體(ti) 的獲得感更充分,也有助於(yu) 穩就業(ye) 、促發展。

  “一對一”推送政策、“點對點”輔導提醒、繼續推進“非接觸式”辦稅繳費……國家稅務總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推進各項落實工作,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作用,持續完善稅費優(you) 惠政策直達快享工作機製。一方麵,依托稅務係統全國統一的政策宣傳(chuan) 輔導精準推送標簽體(ti) 係,主動甄別符合優(you) 惠條件的納稅人繳費人;另一方麵,進一步簡流程、簡材料、簡方式,為(wei) 廣大市場主體(ti) 鋪設政策快享“高速路”。

  為(wei) 穩就業(ye) 添底氣——

  走進河北曲陽陳氏定窯瓷業(ye) 有限公司的製作車間,工匠師傅們(men) 正專(zhuan) 注製作瓷器藝術品。

  “我一直想通過職業(ye) 學校開設專(zhuan) 業(ye) 課程,解決(jue) 定瓷人才短缺問題,減稅降費政策支持力度越來越大,讓企業(ye) 有能力在人才培養(yang) 上加大投入。”公司董事長龐永輝說,近幾年他們(men) 牽頭成立定瓷職業(ye) 培訓學校,開設原料、成型、裝飾等相關(guan) 課程,截至去年底參訓人員達500餘(yu) 人,專(zhuan) 業(ye) 人才支撐了產(chan) 業(ye) 發展,也解決(jue) 了一些困難群眾(zhong) 的就業(ye) 問題。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是發展之基。“一係列減稅降費政策的出台,為(wei) 的是穩住市場主體(ti) ,穩住市場主體(ti) 也就穩住了就業(ye) 、保障了民生。財稅、金融、產(chan) 業(ye) 等政策要圍繞就業(ye) 優(you) 先實施,繼續向小微企業(ye) 和製造業(ye) 企業(ye) 傾(qing) 斜,加大對企業(ye) 穩崗擴崗的支持力度。”李旭紅說。

  涵養(yang) 更優(you) 質稅源——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1326萬(wan) 戶,同比增長15.9%;2013年以來新增的涉稅市場主體(ti) 去年納稅達4.76萬(wan) 億(yi) 元。

  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馬海濤認為(wei)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政策中最具“含金量”,市場主體(ti) 受益最明顯、感受最深切的政策。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減稅降費,一方麵能直接減輕企業(ye) 經濟負擔,提高市場主體(ti) 活力,緩解宏觀經濟壓力,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麵也能催生大量市場主體(ti) ,新增市場主體(ti) 納稅逐年增加,起到培育稅源、擴大稅基的作用,促進財政收入可持續發展。

  “企業(ye) 發展壯大,中國經濟就隨之壯大。”張連起說,下一步,要落實落細已出台的各項減稅、退稅、緩稅政策,把該減的減下來,該退的退到位。各方麵也要多想辦法,為(wei) 市場主體(ti) 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促進更多市場主體(ti) 渡過難關(guan) 、更加活躍、實現新的發展。

  放眼神州,全自動化碼頭裝卸繁忙、信息化生產(chan) 線馬力全開……我們(men) 相信,隨著穩增長政策發力,支持實體(ti) 經濟的力度加大,廣大市場主體(ti) 定能各顯身手、盡顯身手,激發更大活力,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13日 01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