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宿遷泗洪:荒灘變濕地,尾水水質再提升

發布時間:2022-04-13 15:11:00來源: 新華日報

  春日,泗洪縣城北汙水處理廠旁的尾水濕地公園,處處水清岸綠。“這裏以前是荒灘,環境非常差。現在環境好了,每天早上我都過來跑跑步。”市民李傲霜開心地告訴記者。

  這處濕地公園,其實是泗洪打造的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為(wei) 了進一步降解達標尾水中的總磷、總氮和化學需氧量含量,2019年,泗洪在全省率先探索尾水提標改造,投資4000多萬(wan) 元,將汙水處理廠附近的280畝(mu) 荒灘打造成人工濕地。每天,來自城北汙水處理廠的上萬(wan) 噸尾水進入這處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栽種在水中的銅錢草、鳶尾、水蘭(lan) 等水生植物,就可以進一步有效吸附水中汙染物,對汙水處理廠尾水水質進行再提升,進一步改善城區水環境。

  泗洪縣供排水服務中心副主任彭凱介紹,這處尾水濕地分為(wei) 生態塘、表流濕地區、沉水植物區和生態河道,城北汙水處理廠的尾水經91個(ge) 小時再次淨化提質,達到地表準Ⅳ類水後,排入城北汙水處理廠東(dong) 側(ce) 攔崗河,作為(wei) 河道的生態補水。

  目前,濕地工程處理尾水量約4.2萬(wan) 噸/天,一年預計可削減COD80噸、氨氮15噸、總氮2.5噸、總磷1.3噸,有效改善泗洪縣城區的水環境質量,為(wei) 國、省考斷麵的水質達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建設,是江蘇在生態環保領域的重大創新。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是指生態空間中具有消納、降解和淨化環境汙染,抵禦、緩解和降低生態影響的過渡地帶,比如濕地、河流、山地和林地都可以劃為(wei) 緩衝(chong) 區。通過打造緩衝(chong) 區,可以充分利用生態係統的自然淨化能力削減汙染負荷,實現治汙成本的顯著降低。

  宿遷市水資源豐(feng) 沛,地處淮河、沂沭泗兩(liang) 大水係下遊,境內(nei) 河網密布,水係複雜,擁有洪澤湖、駱馬湖兩(liang) 大淡水湖泊。該市積極探索,目前已建成4個(ge) 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

  在宿遷先行先試的基礎上,2020年,江蘇在長江沿岸的南京、常州、蘇州、南通、泰州5市建設了7個(ge) 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示範項目,有力提升長江水源涵養(yang) 功能。去年,建設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寫(xie) 入全省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目標責任書(shu) ,明確要求各設區市至少建設2個(ge) 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同時,以財政獎補的方式,鼓勵全省各地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好經驗、新做法。目前,江蘇已建成生態安全緩衝(chong) 區項目39個(ge) ,將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的環境容量空間。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