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安成立社區幫困先鋒隊,助力服務特殊人群的“最後一百米”
人民網上海4月12日電(王文娟)4月11日,上海市公安機關(guan) 所屬各派出所成立社區幫困先鋒隊。市公安局部署要求全市公安機關(guan) 要充分發揮社區民警“地區熟、人頭熟”的優(you) 勢,結合“拍門”“掃樓”工作,全麵細致排查轄區內(nei) 獨居老人兒(er) 童、殘疾人、孕產(chan) 婦、危重病人等特殊人群,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摸清底數。同時,發動和依靠社區幹部、物業(ye) 人員、樓組長、誌願者等各方力量,滾動收集特殊人群有關(guan) 餐食、用藥、就醫等方麵的集中訴求和急迫需求,及時響應、多方協調,打通服務“最後一百米”。
疫情讓城市按下了暫停鍵,但“蔚藍”的守護從(cong) 未停歇。麵對社區特殊人群的實際困難和緊急求助,公安民警都將盡全力幫助或協調有關(guan) 部門解決(jue) ,努力用有溫度、有感情的服務成為(wei) 市民群眾(zhong) 堅定的“選擇”。
為(wei) 獨居老人送“救命藥”
“警察同誌,請幫幫我!”4月8日中午,崇明公安分局城橋派出所接到浦東(dong) 黃女士求助,其獨居在城橋鎮的母親(qin) 因患癌症需長期服用靶向藥物,目前已多天無藥可服,她隻能將藥送到高東(dong) 收費站。
與(yu) 此同時,一位市民向浦東(dong) 分局楊園派出所求助,需將心髒病藥物轉送同樣住在城橋鎮的母親(qin) 。崇明警方迅速啟動幫困救助機製,民警黃詩陽駕車火速趕往高東(dong) 收費站,從(cong) 黃女士和浦東(dong) 分局民警手中接過兩(liang) 份救命藥,又一刻不停返回城橋鎮,將兩(liang) 份藥物分別及時送達兩(liang) 位老人手中。
除了接力送藥,公安民警還為(wei) 獨居老人上門送餐、背行動不便的老人上樓、協助老人做抗原和核酸采樣、幫助配藥辦理轉院等等,用實際行動忠誠踐行“人民公安為(wei) 人民”的宗旨。特別是針對獨居老人、危重病患的用藥需求,公安機關(guan) 與(yu) 轄區各大醫院、藥店建立聯係,根據社區幫困先鋒隊收集掌握的用藥需求,協同相關(guan) 部門落實采購措施,組織社區幫困先鋒隊想方設法送達。
為(wei) 3月大寶寶送“口糧”
“請放心,我一定盡快把奶粉送到。”放下電話,民警馮(feng) 登峰立馬往快遞網點趕去,而他要取的快遞,正是一名嬰兒(er) 急需的“口糧”。4月10日中午11時許,奉賢公安分局江海派出所接到居民賀女士電話求助,家中才3個(ge) 月大的寶寶奶粉已經斷頓,網購的奶粉卻受疫情影響遲遲未能送達。民警馮(feng) 登峰了解情況後,很快確定了快遞所在站點,並迅速趕到站點與(yu) 工作人員一起,從(cong) 小山似的快遞中找到了賀女士網購的奶粉。經過嚴(yan) 格消殺後,奶粉被及時送到了賀女士手上。
這隻是上海公安幫助解決(jue) 寶寶奶粉難題眾(zhong) 多事例中的一個(ge) ,自本輪疫情以來,各級公安機關(guan) 經常接到類似求助,民警們(men) 一次次化身“快遞小哥”,用心、用情幫助解決(jue) 寶媽們(men) 的窘境。為(wei) 寶寶送去的不僅(jin) 是生活必需品,更是一份滿滿的安全感。公安民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搭建起一座座“愛的橋梁”,為(wei) 轄區特殊人群的特殊物質需求保駕護航。
打通綠色生命通道
“我因為(wei) 出血來醫院急診,現在叫不到車回家。” 4月5日淩晨1時許,長寧公安分局江蘇路派出所民警張興(xing) 林、董誌達巡邏至長寧區婦幼保健院時,遇到一位孕婦求助。她因為(wei) 出血而來院急診,病情平穩後需要返家待產(chan) ,卻因為(wei) 公共交通停運,無法叫車回家。在做好防疫措施後,兩(liang) 位民警驅車將孕婦送回了天山路的家中。
疫情期間,長寧區婦幼保健院因120運能不足,有時會(hui) 出現待產(chan) 孕婦、出院婦嬰滯留情況,江蘇路派出所第一時間建立警醫聯絡保障渠道,為(wei) 待產(chan) 孕婦和產(chan) 後婦嬰提供必要的返家護送服務,保障疫情期間婦嬰生命安全。
針對社區危重病患等特殊人群的就醫問題,特別是血透、重大疾病緊急就醫等需求,公安機關(guan) 協同落實醫患對接等措施,組織社區幫困先鋒隊做好病人離開小區、救護車通行等服務保障,緊急時提供必要的出行便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