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奔流向海的齊魯“協”奏
4月的齊魯大地,春潮湧動,萬(wan) 物競發,正蓄勢著一場新的奔流。4月伊始,一件《山東(dong) 省政協辦公廳關(guan) 於(yu) 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首屆“最美政協人”推宣活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發到山東(dong) 省各市縣政協。這是一聲激勵全省各級政協委員履職盡責、擔當作為(wei) 的“衝(chong) 鋒號”,也是一幅徐徐展開的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工作畫卷的“著墨點”。
而就在此前3月28日召開的省政協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調研情況座談會(hui) ,已經勾勒出這幅畫卷的骨架輪廓。
“深化凝聚共識工作”“搭建協商品牌”“解決(jue) ‘兩(liang) 個(ge) 薄弱’問題”……座談會(hui) 上,省政協派出的四路調研組,談起政協“責任田”,句句懇切,矢矢中的,讓現場的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和幾位副主席頻頻點頭、與(yu) 大家頻頻互動。在思想交流、情況互通中,以省政協之力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工作的思路越來越清,方向越來越明。
協商在“一線”
“向下紮根!我們(men) 把在基層、為(wei) 基層、惠基層的‘草根協商’作為(wei) 做實、做專(zhuan) 、做活協商民主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協商觸角下延、委員力量下沉,使政協協商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更受歡迎,實現了服務在‘一線’、助力在‘一線’、作為(wei) 在‘一線’。”3月6日,在日照嵐山區政協召開的調研座談會(hui) 上,區政協主席周力向省政協調研組鏗鏘有力地介紹說。
在調研組看來,這個(ge) 被2022年省政協常委會(hui) 工作報告點名的“草根協商”平台,解決(jue) 了“在哪裏協商、由誰來協商、怎麽(me) 組織協商”的問題,很有特色,很有成效。
這是一張優(you) 異“答卷”——依托8個(ge) 鄉(xiang) 鎮街道活動組和9個(ge) 界別活動組,創新建設條塊互補的“委員之家”17個(ge) ,加掛“協商議事室”牌子,並成立功能型黨(dang) 支部,做實協商平台,破解了“在哪裏協商”的難題。建立“主席會(hui) 議成員—專(zhuan) 委會(hui) —界別活動組—委員—群眾(zhong) ”縱向聯係、麵上拓展、係統指導的網絡,點將“責任人”、建立“責任製”、拉起“責任鏈”,破解了“怎麽(me) 組織協商”的難題。邀請政協委員、利益相關(guan) 方代表、黨(dang) 代表、人大代表、群眾(zhong) 代表、相關(guan) 黨(dang) 政領導和部門負責同誌、社會(hui) 賢達、專(zhuan) 家學者參與(yu) ,最大限度拓展參與(yu) 麵,推動協商主體(ti) 從(cong) 單向延伸走向多維嵌入,破解“由誰來協商”的難題。
“越是在基層,黨(dang) 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實事、社會(hui) 治理的難事,與(yu) 群眾(zhong) 切身利益越密切,需要處理的人民內(nei) 部矛盾也越多,這就越需要發揮協商民主的作用,市縣政協越有用武之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hui) 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成立7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對政協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全國政協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工作的“定位坐標”精準清晰。而在這片“用武之地”上,山東(dong) 省的市縣政協紛紛亮出了自己的“六脈劍法”。
停車場道路損毀嚴(yan) 重、無障礙設施不健全、景觀水係需要清淤治理……一個(ge) 個(ge) 來自群眾(zhong) 的“鮮活”聲音,成為(wei) 了政協協商的經常性議題。“委員網格+”“流動茶桌”等靈活多樣的協商形式,委員會(hui) 客廳、“周末協商”“19點議事”“茶吧對話”等協商平台……一個(ge) 個(ge) 深紮百姓身邊的協商“解憂鋪”,把群眾(zhong) “大事小情”裝在心裏,記在履職記錄簿上,鐫刻在奮鬥征程中。馬紮上、長廊裏、葡萄藤下、田間地頭……一位位厚植為(wei) 民情懷的政協委員,腳沾泥土,發揮在群眾(zhong) 中有影響力、有威信、位置比較超脫的優(you) 勢,與(yu) 百姓打成一片,在麵對麵、心連心中,找到了解決(jue) 問題的“鑰匙”,打開了百姓的心結。
政協協商的觸角在基層社會(hui) 治理中紮根生發,如同毛細血管一般疏通著“最後一米”的“微循環”,不僅(jin) 讓治理的脈絡更為(wei) 暢通,也在化解矛盾、凝聚共識方麵發揮著獨特作用,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更加熠熠生輝。
聊城市政協通過建立“主席會(hui) 議成員聯係服務常委、常委聯係服務委員、委員聯係服務界別群眾(zhong) ”的“三聯係”工作製度,打通了履職的“扇形傳(chuan) 導”,擴展了凝聚共識的聯係麵、影響麵。棗莊市政協在全國市級政協層麵率先出台做好凝聚共識工作的辦法,將凝聚共識工作實體(ti) 化、經常化、全過程化,由此賦能的政協履職航船大道遼闊、天地寬廣。
“市縣政協聚焦專(zhuan) 門協商機構主責主業(ye) ,樹牢履職為(wei) 民理念,守正創新、雙向發力,做到了協商有影響、實踐有創新、履職有實效。”參加調研的省政協委員活動工作室主任劉曉鍾說。
協力開新局
“委員隊伍亟需加強學習(xi) 培訓。換屆後市縣政協新任委員大多對政協工作不熟悉,履職能力素質亟需提升。”調研歸來的省政協委員聯絡工作委員會(hui) 主任張麗(li) 波說。
調研正當開局時。由於(yu) 市縣兩(liang) 級政協剛剛完成換屆,主席會(hui) 議成員80%以上為(wei) 新人。對政協理論、政協業(ye) 務的熟悉還有一個(ge) 過程。這次調研既是摸“活魚”之舉(ju) ,也是“授漁”之機。政協工作怎麽(me) 幹、幹什麽(me) ,調研過程的座談、交流,讓新上任的政協主席們(men) 的心頭之問,逐漸清晰起來。
開新局之時,也必定是關(guan) 鍵之時。上接全國政協的“天線”,下聯市縣政協的實踐,省級政協的指導作用,既有鏈接傳(chuan) 導之義(yi) ,更有調整指針之責。將政協履職的“勢能”傳(chuan) 導傳(chuan) 遞到市縣政協,省級政協責無旁貸。
“‘走近’還需‘走進’,‘沉入’還需‘深入’,政協委員自身事務繁忙,如果協商活動不能持之以恒地開展起來,前期營造的濃厚氛圍會(hui) 隨時間而消弱。”濟寧市任城區政協委員工作室主任杜運環介紹說,他們(men) 開展的“庭院網格+”政協委員進網格做法,做到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但要真正做到“走進”和“深入”,還需要久久為(wei) 功,持續推動。
“對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認識不夠到位,凝聚共識的平台載體(ti) 不夠豐(feng) 富,渠道不夠暢通有效;信息化水平低、數字政協建設是突出短板,各縣區政協尚未建設遠程協商、網絡議政等相應的履職平台。”在參加調研的省政協副秘書(shu) 長、研究室主任魏餘(yu) 秀看來,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工作還有許多文章要做。
新局也孕育著新機。從(cong) 係統論角度來說,係統的某一部分發生變化,整個(ge) 係統會(hui) 重新調整“回路”,而這正是解決(jue) 問題的新機、創新發展的新機。
在政協係統中,市縣政協基礎工作薄弱、人員力量薄弱問題,一直是一塊“短板”,是影響基層政協發揮專(zhuan) 門協商機構作用的重要因素。
“政協機構設置不統一、不規範,機關(guan) 隊伍配備存在結構性短板,特別是縣(市、區)政協這一級,存在幹部年齡老化嚴(yan) 重、編製數量不足、成長渠道不暢等問題,比如,日照市政協、日照嵐山區政協機關(guan) 幹部的平均年齡都是51歲,幹部年齡結構比例失調,導致工作活力不足。”參加調研的省政協副秘書(shu) 長錢煥濤談到這個(ge) 話題時,用了一串實實在在的數字來說明問題。
問題是創新的起點和動力源。今年是十二屆省政協工作的收官之年,是市縣政協的開局之年,“窗口期”的時間節點非常重要。如何把政協工作做得有聲有色、有質有效?
“收好官、開好局,省政協要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作好表率,為(wei) 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基礎。”省政協主席葛慧君給出了路徑、提出了要求。
而此時省政協的“行家裏手”們(men) ,恰當其時的把脈問診,辨症辨得準,症結找得準,讓市縣政協對省政協的指導“藥方”充滿期待。
“協”奏向中流
在政協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坐標係”上,在“時”與(yu) “勢”都在發生變化的新征程上,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工作時不我待,而省政協“串珠成鏈”式的推進已經在路上。
“建議推動出台省委實施意見時,適當增加有效製度供給,出台設置一些可量化的指標。比如,對市縣黨(dang) 委、政府主要領導同誌參加政協協商活動,能否做出量化要求。”省政協副秘書(shu) 長錢煥濤說。
既要做好“助攻”,還要當好“主攻”。在協助省委搞好頂層設計、構建製度“基石”的同時,省政協也在打出硬核“組合拳”。
3月31日,2022年省政協首場月度協商會(hui) 議召開,來自各方的代表圍繞“推進育兒(er) 友好型社會(hui) 建設”協商議政。而作為(wei) 場外視頻連線的代表,德州市政協主席卜祥聯、菏澤市政協主席王衛東(dong) 代表兩(liang) 市政協發言。市政協主席參加省政協的協商會(hui) 議並發言,“聯動”之舉(ju) 接地氣、有新意。
而就在同時,省政協著力推進的“數字政協”建設方案即將出爐。這一“工程”從(cong) 著手之際,就立足上下協同推進,聚焦信息共享、業(ye) 務協同、工作互通,通過數字化賦能,打造連通內(nei) 外、貫通各界、融通省市縣政協的“智慧平台”。
解決(jue) “兩(liang) 個(ge) 薄弱”的問題,首先要解決(jue) 工作薄弱的問題,協商工作立起來、強起來、不可替代,就更容易解決(jue) 力量薄弱的問題。
“做好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要找準主航道,把握好市縣政協職能定位,製訂好協商計劃,保證協商頻次,完善協商機製,圍繞當地中心任務和民生關(guan) 切問題開展協商,切實把專(zhuan) 門協商機構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基層治理效能,以‘有為(wei) ’贏得黨(dang) 委政府重視支持和群眾(zhong) 尊重認可。”3月16日-17日,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在濟寧市調研時提出。
共識在凝聚,“協”奏更同心。開展“最美政協人”推宣活動、舉(ju) 辦“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委員在行動”主題宣傳(chuan) 活動、打造新媒體(ti) 平台矩陣、實施重大履職活動“三級聯動”……一係列創新舉(ju) 措的推出,既在搭建著激勵委員發揮作用、勇立中流的舞台,也注解著省政協起而行之的步伐。
而在省政協4月的重要工作清單上,研究製定加強對市縣政協聯係指導的意見和舉(ju) 辦全省市縣政協主席學習(xi) 研討班是兩(liang) 項“重頭戲”。加強政協黨(dang) 的建設、強化專(zhuan) 門協商機構功能、拓展凝聚共識工作、優(you) 化委員履職服務管理等一係列工作的新要求、新舉(ju) 措將以製度形式明確下來。而以學習(xi) 研討班為(wei) 抓手、“以點帶麵”推動市縣政協工作開局破局更是一個(ge) 重要的“集結號”。
“我們(men) 將徹底革除‘二線’思維,積極引導委員幹部轉變觀念,用心研究政協工作,讓自己的思想時刻在線,行動時刻在線,以實幹、實績展現新時代政協的新形象。”履新不久的泰安市岱嶽區政協主席孫啟龍說。
其實,“聯動”已在進行中。近日,煙台市、濟寧市、泰安市等市已經跟隨省裏的步伐,由市委、市政府、市政協共同製定2022年協商計劃。“牛鼻子”牽住了,履職的“指針”更加精準。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政協工作,要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好中共中央辦公廳下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意見》和省委即將出台的相關(guan) 實施意見精神,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重要意義(yi) ,切實加強市縣政協基礎性建設,拓展思想政治引領渠道,圍繞大局協商議政,以解決(jue) 工作薄弱帶動解決(jue) ‘兩(liang) 個(ge) 薄弱’問題,以政協機關(guan) 幹部隊伍建設帶動委員隊伍建設;省政協要加強對市縣政協工作的聯係指導,在平台共建、品牌共育、履職共推、資源共享、隊伍共建等方麵下功夫求實效,為(wei) 市縣政協工作開新局打好基礎。”省政協主席葛慧君說。
披襟向洋,奮楫者先。這是一曲奔流向海的齊魯“協”奏,這是一次整裝再出發的奮進之約,駛向的必將是市縣政協工作的新海天!
(作者單位:山東(dong) 省政協宣傳(chuan) 處 )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