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丨宿遷泗陽一名農村黨員的選擇:辦好農家書屋 共享閱讀樂趣

發布時間:2022-04-27 14:5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2年4月27日10版 版麵截圖

  原題:帶頭讀書(shu) 學習(xi) 涵育閱讀風尚(幹部狀態新觀察·書(shu) 香中國)

  讀書(shu) 對於(yu) 一個(ge) 人的成長進步很重要,對於(yu) 領導幹部提高自身素質、做好工作更為(wei) 重要。對基層黨(dang) 員幹部而言,通過讀書(shu) 學習(xi) 來增長知識、增加智慧、增強本領,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內(nei) 在要求。

  近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信祝賀首屆全民閱讀大會(hui) 舉(ju) 辦強調,“希望廣大黨(dang) 員、幹部帶頭讀書(shu) 學習(xi) ,修身養(yang) 誌,增長才幹”“希望全社會(hui) 都參與(yu) 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的濃厚氛圍”。

  為(wei)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強閱讀引領,涵育閱讀風尚,構建覆蓋城鄉(xiang) 的閱讀推廣服務體(ti) 係,本版今日推出特別策劃,關(guan) 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如何豐(feng) 富群眾(zhong) 精神生活,基層黨(dang) 員如何帶動群眾(zhong) 讀書(shu) 學習(xi) ,社區黨(dang) 組織如何涵養(yang) 居民文化素養(yang) ,機關(guan) 單位如何通過開展讀書(shu) 活動提升自身業(ye) 務水平。

  一個(ge) 書(shu) 屋、一次探索、一點改變、一種堅持,都能讓書(shu) 香縈繞身邊,讓文明浸潤生活。

  ——編 者

  辦好農(nong) 家書(shu) 屋 共享閱讀樂(le) 趣

  一名農(nong) 村黨(dang) 員的選擇

  本報記者 白光迪

  春日裏,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來安街道一個(ge) 農(nong) 家小院不時飄出歡笑聲。小院主人、老黨(dang) 員戎宏寬一邊給讀者沏茶,一邊說:“做自己喜歡、村民高興(xing) 的事,值得。”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戎宏寬已堅持了20多年。早在2001年,戎宏寬在村裏開了間農(nong) 資門市,那時他就常常購進一些書(shu) 籍,供大家閱讀。2005年下半年,戎宏寬看到國家鼓勵創辦農(nong) 家書(shu) 屋的政策,便向縣有關(guan) 部門申辦農(nong) 家書(shu) 屋。一個(ge) 多月後,戎宏寬的農(nong) 家書(shu) 屋批下來了,縣裏還送給他近千冊(ce) 書(shu) 籍和3個(ge) 書(shu) 櫃。經過一番籌備,全省首批、宿遷市第一家個(ge) 人辦的農(nong) 家書(shu) 屋在來安街道開張了。

  書(shu) 屋的第一個(ge) 讀者是劉緒權,他種的七八畝(mu) 蔬菜“生病”了,隻得來書(shu) 屋求“藥方”。3天後,劉緒權跑來興(xing) 奮地說:“書(shu) 上的‘方子’,管用!”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戎宏寬至今記憶猶新。

  不久,戎宏寬辦農(nong) 家書(shu) 屋的消息傳(chuan) 開來,農(nong) 業(ye) 技術、詩詞歌賦、文學曆史等各類書(shu) 籍,吸引了附近的農(nong) 民和村裏的學生前來借閱。看到大夥(huo) 兒(er) 享受閱讀之樂(le) 的情景,戎宏寬深感欣慰。

  實際上,開辦農(nong) 家書(shu) 屋並不容易,買(mai) 書(shu) 還要往裏貼錢。有朋友曾勸他改行開超市,可戎宏寬舍不得丟(diu) 下讀者。一本本借書(shu) 登記簿上,工整地寫(xie) 著借書(shu) 者的姓名、書(shu) 名和借還書(shu) 日期,借書(shu) 者總計有2萬(wan) 多人次。

  如今,村民們(men) 都把書(shu) 屋當成了自己的精神家園,他們(men) 在這裏學技術、講趣聞、聊生活。村民趙青蘭(lan) 是村文藝宣傳(chuan) 隊隊長,因為(wei) 編劇排練需要,常來看《中國戲曲藝術教程》。她說:“從(cong) 書(shu) 籍報刊裏尋找靈感,演出的節目上檔次,群眾(zhong) 更愛看。”村民趙發明和趙幹在書(shu) 屋學書(shu) 法、寫(xie) 詩歌,交流心得,成了聞名鄉(xiang) 裏的“農(nong) 民書(shu) 法家”和“農(nong) 民詩人”。

  每逢周末和假期,書(shu) 屋便成了孩子們(men) 的“快樂(le) 大本營”。“戎伯伯,這是什麽(me) 意思?”一雙雙好奇的眼睛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戎宏寬一一給予耐心細致的解答。不少小讀者如今都成了大學生。考入徐州醫科大學的謝凡說:“小時候特喜歡到戎爺爺那看書(shu) ,我能考上大學,離不開他的幫助。”

  戎宏寬把農(nong) 家書(shu) 屋當成自己的孩子,嗬護它茁壯成長。2010年以來,他以書(shu) 屋為(wei) 依托,教育孩子愛家鄉(xiang) 、愛家人;走進村社“道德講堂”,宣講孝老愛親(qin) 、生態環保、遵紀守法等內(nei) 容;組織“鄉(xiang) 賢讀報團”,每天報紙一到,就和村幹部及村民一起閱讀、討論。“看到鄉(xiang) 親(qin) 們(men) 通過讀書(shu) 看報素質提升了,再忙再累也高興(xing) 。”談起自己這些年的付出,戎宏寬心裏甜甜的。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