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大單”裏的“南京韌性”
穀雨之後,氣溫衝(chong) 破30攝氏度。4月21日,一場重大招商項目暨央企區域總部項目視頻簽約活動,把南京送上“熱搜”——59個(ge) 重大項目,總投資額1206億(yi) 元,12個(ge) 央企區域總部落子布局。
這張招商“大單”,鼓舞士氣,振奮人心。正如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shu) 記韓立明在簽約儀(yi) 式上說的那樣,舉(ju) 辦這次活動,就是傳(chuan) 遞一種信心,以克難精神、奮進姿態應對大戰大考。信心來源於(yu) 這座城市由內(nei) 而外的韌性,來源於(yu) 國家戰略綜合疊加的優(you) 勢,來源於(yu) 各路資本一如既往的認可。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當疫情再度來襲,經曆三次考驗的南京更加從(cong) 容。從(cong) 核酸檢測、小區封控到關(guan) 口把守、信息流調,從(cong) 組織生產(chan) 、暢通物流,到助企紓困、精準幫扶,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南京的舉(ju) 措有力有序。
大投資遠道而來,好項目接踵而至,一份份合約的背後,是南京強大的經濟韌性和不斷躍升的城市能級。防疫鬆不得,發展等不起,奔跑吧!“硬錚”的南京。
向綠而行,競逐“雙碳新賽道”
一座城市選擇什麽(me) 發展方向,決(jue) 定了它能“跑”出一個(ge) 什麽(me) 樣的未來。當前,“雙碳”目標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隨之而來的能源革命和產(chan) 業(ye) 重構,正在催生一條黃金賽道。
“傳(chuan) 統模式下,生產(chan) 一噸鋼鐵,要產(chan) 生兩(liang) 噸二氧化碳。”在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徐曉春看來,率先達峰的發達經濟體(ti) ,正在通過碳足跡、碳標簽來設置壁壘,未來的製造業(ye) ,誰能在“雙碳”領域率先“卡位”,誰就能搶占戰略製高點。正因為(wei) 此,當去年底南京市投促局啟動籌備長三角碳中和產(chan) 業(ye) 創新投資聯盟時,南鋼積極響應,擔綱發起單位。
“雲(yun) 簽約”現場,長三角碳中和產(chan) 業(ye) 創新投資聯盟正式成立,南京市投促局與(yu) 南鋼集團、南京大學、華能江蘇、長三角國創中心、中平資本、建行南京分行、上海金仕達軟件等8家單位在協議上簽字,通過整合長三角資源,推動“雙碳”產(chan) 業(ye) 鏈的集聚和發展。這是一個(ge) 產(chan) 業(ye) 投資的基金平台,未來將發起設立規模10億(yi) 元的創投基金,精準賦能“雙碳”項目招引。這也是一個(ge) 產(chan) 業(ye) 協作平台,聯盟成員將開展產(chan) 學研用金等各方麵合作,加速產(chan) 業(ye) 、技術、投資、項目等在寧落地。聯盟還將打造覆蓋長三角的碳中和、碳減排、碳交易、碳研究平台,放大南京在“雙碳”發展中的引領示範作用。
對於(yu) 南京而言,成立這樣一個(ge) 聯盟,既是基於(yu) 產(chan) 業(ye) 結構偏重的現實考量,也是著眼培育新增長點的長遠謀劃。今年的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石化鋼鐵行業(ye) 重點企業(ye) 綠色轉型,加強綠色低碳科技攻關(guan) ,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光伏、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新能源車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
“碳”索前行,不僅(jin) 要搭平台,更要聚企業(ye) 。打開集中簽約項目清單,龍頭企業(ye) 競相“進場”。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在棲霞區建設CCUS(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圍繞石油化工、熱電、建材及鋼鐵行業(ye) ,培育二氧化碳捕集及純化、礦化利用、氫能技術、生物質技術等技術團隊;華潤電力接連在六合區和溧水區布局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綠色能源;投資3.5億(yi) 美元的雷神清潔能源總部落戶溧水,這裏不僅(jin) 有企業(ye) 的運營總部、結算總部、上市公司總部和研發中心,還將建設能源配套智能製造基地。
“作為(wei) 重要的工業(ye) 城市,以正麵積極的態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南京將在全省全國‘一盤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南京大學副校長陸延青認為(wei) ,踐行“雙碳”戰略,企業(ye) 是應對挑戰的主力軍(jun) ,高校也將依托人才和技術優(you) 勢,扮演好“學”和“研”的角色,打通產(chan) 業(ye) 鏈和創新鏈的堵點,加速研發成果的轉化應用。
“雙碳”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風口,更是一場係統性變革。南京率先提出打造低碳先鋒城市,目前正在研究起草《南京市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案》,以項目化、清單化、指標化為(wei) 基本要求,擬構建“1+3+12+N”低碳發展政策體(ti) 係,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含綠量、含新量,在綠色轉型中搶得先機、走在前列。
攀高而進,構建“總部生態圈”
南京每一年都會(hui) 舉(ju) 辦多場主題鮮明的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但把目光聚焦央企區域總部,這還是第一次。
59個(ge) 簽約項目中,來自央企的多達29個(ge) ,投資總額近500億(yi) 元,其中12個(ge) 是二級、三級區域總部。“相當於(yu) 一場活動,就完成了過去一年的央企區域總部招引規模。”南京市投促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中鐵建江蘇總部落戶江北新區,華能集團分布式能源開發總部選址江寧區,中國建材投資百億(yi) 在鼓樓區建設華東(dong) 總部……《南京市總部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剛出台一個(ge) 多月,“中字頭”企業(ye) 就紛至遝來,各板塊出手之快,引發業(ye) 界關(guan) 注。
“南京正在兌(dui) 現它在區位交通、產(chan) 業(ye) 基礎、人才儲(chu) 備和城市能級方麵的優(you) 勢。”仲量聯行南京戰略顧問部總監王萌認為(wei) ,作為(wei) 經濟總量穩居全國前十的中心城市,南京無論是綜合實力、營商環境還是發展前景,都符合總部企業(ye) 入駐的要求。在長三角一體(ti) 化提速的背景下,性價(jia) 比更高的資源要素,讓南京更具競爭(zheng) 力。
事實也正如王萌分析的那樣。曆經十年精耕,南京已認定總部企業(ye) 234家。2019年以來,7家世界500強、19家中國500強、10家跨國公司、3家央企、81家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在寧布局總部,其中不乏T3、小米有品、一汽這樣的行業(ye) 龍頭。還有89家本地企業(ye) 實現能級提升,獲得母公司授權承擔總部職能。
中電建(南京)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蘆明強沒有想到,從(cong) 中電建江西省電力建設有限公司的分支機構,成長為(wei) 企業(ye) 的二級總部,前後隻用了不到4年時間。“2018年落戶玄武時,我們(men) 是集團第一批進軍(jun) 南京的子公司,而如今,中國電建投資、研發、建設等各板塊的二級單位基本都來了。”讓他感受最深的是,隨著自貿區、南京都市圈相繼獲批,各大產(chan) 業(ye) 突飛猛進,城市能級不斷提升,“南京的發展有目共睹,強勁的勢頭令人震撼,企業(ye) 也獲益匪淺。”
重組升級,目的在於(yu) 搶抓城市躍升的機遇。蘆明強說,南京更側(ce) 重於(yu) 先進製造業(ye) 和科技創新,這與(yu) 中電建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也更加堅定了在這裏紮根的信心。圍繞可再生能源領域和新型城鎮化發展,企業(ye) 將以長三角為(wei) 依托,輻射全國市場,今年力爭(zheng) 實現訂單和營收“雙10億(yi) ”。
總部企業(ye) ,尤其是央企的總部和區域總部,是今年南京招商戰線重點攻堅的方向。此前,南京市委市政府已組織開展多輪研討和部署,要求相關(guan) 職能部門各司其職,聯動協同,積極向上爭(zheng) 取資源,舉(ju) 全市之力發展總部經濟。
這樣的決(jue) 心,從(cong) “三年行動計劃”中可見端倪——新認定的綜合型總部企業(ye) ,落戶獎勵最高可達1億(yi) 元;首次入選“世界500強”的總部企業(ye) ,給予3000萬(wan) 元一次性獎勵;總部企業(ye) 並購重組上市公司並將其遷回南京,給予500萬(wan) 元獎勵;從(cong) 建設用地、融資服務、人才激勵、通關(guan) 便利等多個(ge) 層麵給予支持……瞄準“塔尖企業(ye) ”,南京用真金白銀的政策和真情實意的服務,涵養(yang) “總部生態圈”。
總部經濟向更高層次攀登,需要城市空間的重塑和產(chan) 業(ye) 的騰挪。目前,中心城區仍是總部企業(ye) 落戶的首選,玄武、秦淮、建鄴、鼓樓4個(ge) 主城區的企業(ye) 數量占據了全市“半壁江山”。南京市發改委外資處副處長張暉介紹,未來三年,南京將著力構建以江北新區、河西新城和南部新城三大總部經濟集聚區為(wei) 核心,以玄武鐵北、鼓樓濱江、棲霞燕子磯、雨花軟件穀南園、江寧百家湖九龍湖五大總部經濟重點園區為(wei) 依托的總部經濟格局,到2024年,新增總部企業(ye) 120家以上,新建高端商務樓宇80幢以上。
迎難而上,拚出“招商精氣神”
活動取消,拜訪延期,簽約推遲……疫情不僅(jin) 改變了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響著南京招商人的工作節奏。
招商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越是困難重重,越要調整狀態,轉換思路。三年來,“直播考察”“雲(yun) 端洽談”“在線拜訪”已經成為(wei) 基層招商隊伍的新常態,以商招商、資本招商、機構招商、產(chan) 業(ye) 鏈招商、校友圈招商等各種新渠道也快速打通,一係列因時而動,順勢而為(wei) 的“新打法”和“金點子”,確保南京優(you) 質項目不斷檔。而不變的,是南京招商人對有效投資孜孜以求,對重點項目鍥而不舍的“拚命三郎”精神。
如果不是疫情,浦口經開區招商四局局長陳雲(yun) ,此時應該在深圳、廣州拜訪集成電路企業(ye) ,“金三銀四,往年這個(ge) 時候,是招商小分隊最忙的季節。”但現在,他已經習(xi) 慣了白天忙防疫、晚上盯項目的工作節奏。22日,陳雲(yun) 在核酸檢測點上忙了一天,驅車回家,他又連夜跟客商通過視頻敲定項目細節。招商團隊夜以繼日,拚出浦口經開區招商成績的逆勢上揚。一季度,園區簽下44個(ge) 億(yi) 元以上項目,實際利用內(nei) 資超60億(yi) 元,同比增長97.3%,寬能半導體(ti) 和交通工業(ye) 化建造生產(chan) 基地兩(liang) 個(ge) 項目參加了此次集中簽約。
既要埋頭苦幹,也要會(hui) 用巧勁。
客商因為(wei) 疫情無法現場考察辦公場地,雨花經開區招商局以“數字孿生”技術將園區新天時等載體(ti) 搬到雲(yun) 端,一層一層、一間一間展示給企業(ye) 看,熱情的講解、細致的服務,深深打動了投資方。
為(wei) 拓展優(you) 質項目信息源,南京市投促局與(yu)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建立夥(huo) 伴關(guan) 係,通過央地互動加強對國際頭部企業(ye) 和總部企業(ye) 招引力度。南京還充分發揮市屬國資平台資源優(you) 勢,與(yu) 央企開展深度對接,成功簽下4個(ge) 項目。
從(cong) 簽約前的捕獲信息、跟蹤推進,到落地後的工商注冊(ce) 、手續審批,再到建設中的資源協調、施工保障,服務企業(ye) 也是招商引資。
剛剛塵埃落定的榮耀軟件研發總部項目,雨花台區及中國(南京)軟件穀招商團隊跟進了快兩(liang) 年。2020年11月從(cong) 華為(wei) 剝離後,榮耀在軟件穀設立研發中心,依托園區的產(chan) 業(ye) 生態和營商環境,企業(ye) 發展如魚得水。得知榮耀計劃設立軟件研發總部,南京研發中心主動化身“牽線人”,最近3個(ge) 月,園區招商團隊與(yu) 深圳總部及南京分公司對接20餘(yu) 次,最終促成項目順利落戶。
“項目簽約不是大功告成,而是一個(ge) 新的起點。”軟件穀招商合作部部長趙華說,目前園區已成立榮耀軟件研發總部項目的服務專(zhuan) 班,近期將並聯推進設計、審批、裝修施工等流程,力爭(zheng) 今年8月進場,年底交付,明年3月投用。
吸引更多投資,集聚更多項目,貢獻更大產(chan) 出,南京的承諾擲地有聲:政策直達、免申即享,推動各類惠企政策“秒觸發、雲(yun) 兌(dui) 現”;一網通辦、一站服務,做到流程最優(you) 、環節最少、用時最短;盡心竭力、保障要素,讓企業(ye) 不為(wei) 圍牆之外的事情操心;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對企業(ye) 提出的各類訴求逐一落實、限時辦結。
落地為(wei) 要,保障“項目全周期”
在全國考察了10多個(ge) 城市後,廣州昂科免疫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最終選擇了江寧區。讓企業(ye) 最終做出決(jue) 定的,除了完整的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鏈和豐(feng) 富的高校畢業(ye) 生資源,還有南京對項目落地的保障能力。
昂科生物計劃投資10億(yi) 元在南京建設研發運營和生產(chan) 基地,需要80畝(mu) 工業(ye) 用地。“土地指標是各地最緊張的資源,我們(men) 以為(wei) 要拖上一段時間。”讓企業(ye) 總經理方顯鋒沒有想到的是,江寧區得知企業(ye) 需求後,立即啟動重點項目調度工作機製,市、區相關(guan) 部門的聯動,克服重重困難,“擠牙膏”一樣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了用地問題,“效率完全超出了我們(men) 的預期。”
高質量的項目,不僅(jin) 要簽得下來,更要落得下來,產(chan) 得出來。針對項目推進轉化中遇到的難題,南京實施板塊主辦、市投促辦會(hui) 商、市政府調度的會(hui) 辦機製,通過市區聯動、部門協同,著力解決(jue) 重點招商項目招引、推進和落地過程中的問題,尤其是土地指標、能耗雙控、用工招聘等直接影響項目進度的事項,最大限度為(wei) 企業(ye) 排憂解難。今年一季度,投促係統已召開3次重點招商項目預協調會(hui) 議,為(wei) 14個(ge) 項目出謀劃策。
能耗雙控的背景下,製造業(ye) 最關(guan) 注的就是用電。浦口經開區企業(ye) 偉(wei) 測半導體(ti) ,正式投產(chan) 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就在幾個(ge) 月前,偌大的車間還是一個(ge) 物流倉(cang) 庫。企業(ye) 總經理劉琨最揪心的,是用電配套能否跟上。廠房改造初期,企業(ye) 提出了電力增容的需求,園區即刻響應,火線對接供電部門,第一時間解決(jue) 了問題,“南京速度,必須點讚。”
疫情多點散發,人員流動受阻讓“招工難”“用工貴”問題更加突出。人社部門主動介入,“雲(yun) 招聘”、直播帶崗、訂單式招聘應接不暇。省重大項目南京龍鑫電子科技計劃上半年投產(chan) ,但巨大的用工缺口讓企業(ye) 如坐針氈。溧水區第一時間為(wei) 企業(ye) 推薦中介服務平台,目前已儲(chu) 備200多名有求職意向的高職院校畢業(ye) 生。最近企業(ye) 專(zhuan) 門向溧水區人社局贈送了“真心實意為(wei) 企業(ye) ,全力解決(jue) 用工難”錦旗。
項目的需求在哪裏,要素保障就要跟進到哪裏。聚焦項目全生命周期,南京正通過建章立製打造管理閉環,按照“誰簽約、誰負責”原則,優(you) 化對簽約項目落地轉化的考核機製。南京市投促辦加強對會(hui) 辦事項的跟蹤,倒逼責任板塊盯緊盯牢項目注冊(ce) 領照、開工運營、資金到賬等環節。相關(guan) 部門還將建立項目清單,實時跟蹤項目進展,定期評估整體(ti) 推進情況,每季度對問題解決(jue) 及項目推進情況進行督查,確保“紙麵上”的投資量能轉化為(wei) “口袋裏”的實物量。
化解項目推進“急難愁”,南京的係統舉(ju) 措成效顯著。今年一季度,該市420個(ge) 市級重大項目共完成投資601.2億(yi) 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25.5%,其中36個(ge) 省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44.38億(yi) 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28.8%。南京盛鑫大尺寸矽外延材料產(chan) 業(ye) 化、南京中車數字智能製造應用示範基地、華天存儲(chu) 及射頻類集成電路封測產(chan) 業(ye) 化等代表性項目都已於(yu) 一季度開工。
疫情挑戰仍然嚴(yan) 峻,增長壓力依舊巨大,但南京憑借著強大的“經濟韌性”,實現了虎年平穩開局——預計一季度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增長9.5%,服務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長11.6%,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5%。簽下的是期許,約定的是未來,南京將以更加全麵的“穩”保障更高質量的“進”,努力當好全省全國經濟發展“壓艙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