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餘杭出台“強村興業富農三十條”
“現在區裏的政策太好了,買(mai) 農(nong) 機、種糧都有補助。今年我種的近700畝(mu) 小麥補貼了24萬(wan) 多元。”眼下正值小麥收獲季,在杭州餘(yu) 杭洪桐村,種糧大戶王雪美一邊忙收割,一邊向記者分享著喜悅。
喜悅源於(yu) 餘(yu) 杭最近出台了強村興(xing) 業(ye) 富農(nong) 三十條(以下簡稱“三十條”)。“三十條”緊緊圍繞“發展壯大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進程、全麵培育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三方麵工作,針對當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道路上的“困境”,著力破解“三農(nong) ”領域要素製約、創新乏力等難題,從(cong) 壯大村級經濟、加強農(nong) 業(ye) 領域扶持、加大資金補助支持、鼓勵科技創新、加強人才培育、創新金融服務、健全機製體(ti) 製等方麵入手,針對性強,含金量高。
比如在融資難方麵,餘(yu) 杭成立並有效運行規模5000萬(wan) 元的“三農(nong) 信貸風險池”,緩解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融資壓力。強化金融支農(nong) 力度,對區內(nei) 規模經營主體(ti) 用於(yu) 農(nong) 業(ye) 建設項目的一定規模涉農(nong) 貸款,按年日均貸款餘(yu) 額2%給予貼息補助。健全完善金融支持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機製,推出“強村貸”“流轉貸”等融資成本低、手續簡便的金融產(chan) 品。
在產(chan) 業(ye) 升級難方麵,推進農(nong) 業(ye) 三產(chan) 融合發展,每年安排不少於(yu) 2000萬(wan) 元資金,用於(yu) 農(nong) 業(ye) 三產(chan) 融合發展,專(zhuan) 項製定農(nong) 文旅發展政策。實施數字農(nong) 業(ye) 項目,對新增設施及智能化裝備等總投入100萬(wan) 元以上的項目給予50%補助,最高補助300萬(wan) 元。每年評選不超過10個(ge) 優(you) 秀數字農(nong) 業(ye) 應用場景,每個(ge) 獎勵30萬(wan) 元。
在留人難方麵,專(zhuan) 項製定“三農(nong) ”人才政策,每年安排不少於(yu) 1500萬(wan) 元資金,用於(yu) 實施鄉(xiang) 村人才培育工程,推進“兩(liang) 進兩(liang) 回”“招才引智”等行動,統籌抓好農(nong) 創客人才、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人才、能工巧匠人才、文化傳(chuan) 承人才和鄉(xiang) 村治理人才五支鄉(xiang) 村實用人才隊伍,促進“三農(nong) ”人才向基層流動、在一線紮根。
“三十條”還明確,每年安排不少於(yu) 4500萬(wan) 元用於(yu) 推進綠色生態農(nong) 業(ye) 建設;每年安排1000萬(wan) 元用於(yu) “兩(liang) 品一標”認定獎勵,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每年安排不少於(yu) 1000萬(wan) 元,專(zhuan) 項製定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創新創業(ye) 孵化器政策;每年安排500萬(wan) 元用於(yu) “禹上田園”區域公用品牌運營推廣……
這三十條“真金白銀”的強村興(xing) 業(ye) 富農(nong) 政策,既包括糧食直補等普惠性政策,又有農(nong) 機購置補貼等引導性政策,還有針對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等獎勵性政策,且每一政策項目都從(cong) 政策背景、政策依據、主要內(nei) 容、資金規模、補貼標準,以及項目的申報主體(ti) 和申報條件予以權威解讀,是企業(ye) 了解惠農(nong) 政策的“知識寶典”,是農(nong) 民掌握惠農(nong) 政策的“明白卡”。
“三十條措施,簡明扼要,都是實實在在的幹貨。”餘(yu) 杭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念好新時代“三農(nong) 經”,加快推進餘(yu) 杭農(nong) 業(ye) 跨越式高質量發展,著力破解農(nong) 村區域發展不協調、不充分問題,是餘(yu) 杭區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應有之義(y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