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農發行濰坊市分行:安家莊裏的“安心人”

發布時間:2022-05-28 21:23:00來源: 人民網-山東頻道

  安家莊村位於(yu) 臨(lin) 朐縣龍山西3.5公裏處,全村共580戶,2100口人。2021年10月,農(nong) 發行濰坊市分行黃玉寬主動報名到安家莊村擔任包村幫扶第一書(shu) 記。他與(yu) 村“兩(liang) 委”團結合作,既做好疫情防控“最後一公裏”的守門員,也當好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的生力軍(jun) ,用真情打動群眾(zhong) 、用行動造福百姓、用業(ye) 績贏得讚譽。

  

  駐村第一書(shu) 記黃玉寬組織參加防疫工作

  3月,麵對疫情突發的嚴(yan) 峻態勢,黃玉寬聞令而動、挺身而出,全身心投入到這場保衛群眾(zhong) 生命安全的阻擊戰中。

  “您好,請出示健康碼。”隨著今年春天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yan) 峻,黃玉寬每天早早地帶領村幹部到村口值守,做好相關(guan) 來往人員的信息登記工作。

  安家莊村有不少外地人員,針對排查出的有涉疫風險的在村人員,黃玉寬每天按時了解相關(guan) 人員健康狀況,督促他們(men) 落實防疫政策。他主動參與(yu) 集中隔離人員轉運工作,村口的執勤崗日夜都有他的身影。“一天隻能睡三四個(ge) 小時,但作為(wei) 駐村第一書(shu) 記,就要堅守防疫‘第一線’。”黃玉寬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把村民當親(qin) 人看”是黃玉寬駐村後的工作信條。街頭巷尾,嚴(yan) 寒酷暑,村子裏都有他奔波的身影,黃玉寬每天的微信步數都超過萬(wan) 步,他用腳步丈量土地,用眼去看村容村貌,用耳去聽群眾(zhong) 呼聲,用心去體(ti) 悟村民感受。黃玉寬常說“把群眾(zhong) 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群眾(zhong) 才會(hui) 把我們(men) 當親(qin) 人。”

  “黃書(shu) 記很好啊,沒架子、能吃苦,是替我們(men) 老百姓辦實事的好幹部,我給他點讚。”村民安同溫說著豎起了大拇指。“村裏誰家最困難,黃書(shu) 記就最愛往誰家跑。”

  黃玉寬做了大量的走訪工作,在他的口袋裏,始終裝著一個(ge) 小本子,遇到村民反映的問題,他都隨時記下來,並盡快處理。因為(wei) 疫情,村裏有些家庭更加困難,黃玉寬了解到這個(ge) 情況後,為(wei) 孫德喜、秦學智等7戶人家送去了大米、花生油等物資,幫助打掃衛生、整理院落等,切實將溫暖送到他們(men) 身邊。

  龍崗河橫在安家莊村前,上次汛期發洪水造成橋體(ti) 坍塌。黃玉寬聽說後立即到現場了解情況,通過協調溝通,幫助解決(jue) 資金30萬(wan) 餘(yu) 元,為(wei) 橋體(ti) 修繕提供資金保障。安家莊村西處的垃圾堆和臭水灣,一直沒有清理到位,黃玉寬積極謀劃,準備清理出來打造成網紅打卡地,為(wei) 村裏爭(zheng) 取到10萬(wan) 元資金。

  “駐村以來,黃書(shu) 記盡職盡責,實打實地為(wei) 村裏著想,為(wei) 咱村民辦事。現在村裏老少爺們(men) 跟他就像‘自家人’一樣,有什麽(me) 事都要跟他叨叨幾句。”臨(lin) 朐縣龍山新材料產(chan) 業(ye) 發展服務中心安家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秦學森說。

  路遙方顯初心如炬,負重更知使命如磐。駐村第一書(shu) 記黃玉寬守好疫情防控“第一線”,心係群眾(zhong) ,注重解決(jue) 群眾(zhong) 實際困難,切實履行駐村工作職責,真正“駐”進了百姓的心坎裏,成為(wei) 了安家莊裏的“安心人”。(張效超)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