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選準產業 帶富百姓(一線感悟)

發布時間:2022-05-29 09:1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媳婦快起來,門口掛盞燈;照在大路上,同誌好行軍(jun) 。”在湖南省桑植縣的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第二方麵軍(jun) 長征出發地紀念館,民歌回蕩……這首歌唱出了湘鄂渝黔革命老區群眾(zhong) 的深情厚誼,映照出軍(jun) 民魚水情深。

  湘鄂渝黔革命老區地處武陵山區,群山蒼莽、溪穀縱橫,山嶺阻隔、環境閉塞,多年來發展相對滯後。經過脫貧攻堅,曾經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地從(cong) 實際出發,因地製宜,適合種什麽(me) 就種什麽(me) ,適合養(yang) 什麽(me) 就養(yang) 什麽(me) ,幫鄉(xiang) 親(qin) 們(men) 找到一條條具有本地特色的產(chan) 業(ye) 致富好路子。大山深處的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利用地理優(you) 勢,發展白茶種植,7.45萬(wan) 人從(cong) 事茶產(chan) 業(ye) ,3.5萬(wan) 群眾(zhong) 靠茶增收;張家界市永定區重點培育莓茶,“小葉子”敲開“致富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種植黃金茶和莓茶10餘(yu) 萬(wan) 畝(mu) ,油茶林麵積達45萬(wan) 畝(mu) ……老區的實踐表明,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根本出路,輸血更要造血。選準一個(ge) 產(chan) 業(ye) ,能帶富一方百姓。

  產(chan) 業(ye) 旺,家園興(xing) 。如今,老區的鄉(xiang) 村處處煥發生機,道路硬化到門口,小汽車開回村子,年輕人紛紛返鄉(xiang) 創業(ye) 。譚勇以前在深圳務工,返回老家湖南省麻陽苗族自治縣楠木橋村後,承包了108畝(mu) 水塘,帶動12戶村民增收。村裏建起7000多畝(mu) 的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創業(ye) 園,現已孵化出12個(ge) 家庭農(nong) 場、13個(g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8家農(nong) 業(ye) 公司。鄉(xiang) 村大舞台,蘊含發展大機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人人都是參與(yu) 者、建設者;鼓勵更多有誌青年紮根農(nong) 村、各展所長,就能一起建設更好的宜居宜業(ye) 幸福家園。

  近年來,滬昆、張吉懷等高鐵開通,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株潭都市圈等區域帶動下,老區發展正迎來新機遇!唱響“照在大路上”歌謠的紅色家園,如今大踏步走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寬闊大道上,書(shu) 寫(xie) 著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人民日報》( 2022年05月24日 第 06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