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東:築夢深藍,奏響“人海和諧美麗海洋”新樂章

發布時間:2022-06-10 16:42:00來源: 人民網-山東頻道

  2018年3月8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東(dong) 代表團發表講話時指出,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為(wei) 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3個(ge) 月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hui) 後考察山東(dong) 。

  沿著習(xi) 近平的考察路線可以發現,多個(ge) 考察點位於(yu) 黃海之濱,關(guan) 乎海洋戰略。在他心中,海洋兩(liang) 字,重有千鈞。在山東(dong) 省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煙台基地考察時,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

  “基礎的、核心的東(dong) 西是討不來、買(mai) 不來的,要靠我們(men) 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來實現。我看你們(men) 有這個(ge) 信心,希望你們(men) 迎難而上、再接再厲。”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走在前、開新局。山東(dong) 省第十二次黨(dang) 代會(hui) 報告中,“海洋”出現30處之多,成為(wei) 高頻詞匯。觀過去,山東(dong) 海洋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二,國家級海洋牧場占全國近40%;眺未來,山東(dong) 向海圖強,以自主創新為(wei) 筆,為(wei) 打造現代海洋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人海和諧美麗(li) 海洋”不斷譜寫(xie) 新的篇章。

  

  亞(ya) 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網箱“經海001號”。 中集來福士供圖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藍色糧倉(cang) ”點亮萬(wan) 家漁火

  6月2日清晨,山東(dong) 長島南隍城島碼頭不遠處的灣區,漁民們(men) 的小型網箱鱗次櫛比,海麵上不時有漁船穿梭其間。

  63歲的王茂義(yi) 正在為(wei) 他養(yang) 殖的黑鮶魚喂食,高高揚起的餌料在藍天下劃過一道美麗(li) 的弧線,噴灑在他腳下的網箱內(nei) ,一群孵化不久體(ti) 長約4~5厘米的幼魚烏(wu) 雲(yun) 般聚集在水麵歡快搶食。

  幾個(ge) 月後,這一箱3萬(wan) 尾黑鮶幼魚就會(hui) 進入由煙台中集來福士自主研發的 “經海001號”深遠海智能網箱內(nei) ,開啟它們(men) 的深遠海之旅。

  自南隍城島乘快艇出發,挺向深藍處,遠遠看到巍然挺立的“經海001號”。作為(wei) 亞(ya) 洲單體(ti) 最大裝備型海洋牧場“百箱計劃”實施主體(ti) ,經海係列網箱堪稱赫赫有名。

  這些長寬達68×68米、深度40米、有效養(yang) 殖容積達7萬(wan) 立方米的龐然大物,搭載了5G通信、海洋數據監測以及水下監控等多種係統,實現了網箱平台養(yang) 殖的自動化、智能化,單體(ti) 網箱年產(chan) 漁獲600噸以上。

  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中,網箱是現代化養(yang) 殖模式的一個(ge) “橋頭堡”。如此巨大的網箱平台,工作人員隻需4人,就可通過自動投喂、水下監測、水下洗網等設備,完成過去要三四十人才能完成的1000餘(yu) 噸的漁業(ye) 養(yang) 殖任務。

  “我們(men) 的網箱之所以叫深遠海網箱,第一是水深達到31米,流速達到1米/秒,網箱基本上2分鍾之內(nei) 水就可以交換一次,海水自淨能力強;其次是距離海岸線船程4~5個(ge) 小時,處於(yu) 渤海灣的核心位置。”煙台經海海洋漁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家瑜說。

  借助外海水深流大、餌料資源豐(feng) 富的優(you) 勢,經海係列網箱以人工和天然雙重餌料配以清潔水質,真正實現深遠海智能裝備化“類野生”養(yang) 殖。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海洋牧場建設是促進傳(chuan) 統漁業(ye) 向現代漁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作為(wei) 山東(dong) 經略海洋、建設海洋經濟的重要舉(ju) 措,“百箱計劃”將建造100座深遠海智能化養(yang) 殖網箱平台,通過“百箱”帶動“千箱萬(wan) 箱”,觸發萬(wan) 億(yi) 級海洋經濟產(chan) 業(ye) 鏈。

  目前,位於(yu) 北緯38度黃渤海交匯處的南隍城海域已有“長漁一號”“國鮑一號”“經海001—004”共6座大型智能網箱平台。一條魚帶動一個(ge) 產(chan) 業(ye) 鏈,海洋牧場初步構建了“網箱養(yang) 殖共享接力”模式,打通深遠海產(chan) 業(ye) 鏈,囤起一座座“藍色糧倉(cang) ”。

  

  山東(dong) 長島南隍城村漁民王茂義(yi) 正在給他養(yang) 殖的黑鮶魚喂食。 顧玉雪攝

  兩(liang) 周前,王茂義(yi) 將近2萬(wan) 斤黑鮶魚幼魚賣給了經海公司,收益達40餘(yu) 萬(wan) 元。這位上世紀90年代就以出海捕撈為(wei) 生、曆經風霜的老漁民,看到了“大漁帶小漁”帶來的真金白銀,也見證了山東(dong) 漁業(ye) 從(cong) 原始捕撈到科技養(yang) 殖,從(cong) 被動粗放到精致發展的曆程。

  “我以前養(yang) 黑鮶魚得兩(liang) 年半才能養(yang) 到1斤以上,很多養(yang) 魚戶得3年。成魚後還要到處找銷路,碰上疫情就更愁了。”王茂義(yi) 說,他現在隻需要養(yang) 大半年魚苗,就可以賣給經海公司,投入海洋牧場網箱中繼續養(yang) 殖。

  “黑鮶在內(nei) 灣養(yang) 殖發病率和風險高,很多養(yang) 魚散戶各自為(wei) 戰,即使養(yang) 到成魚後,規模小於(yu) 四五千斤以及1斤以下的魚都很難賣得出去,稍有閃失就全爛在海裏、砸在手裏了。”

  如今,“經海001號”已經與(yu) 島上的漁業(ye) 合作社100多戶漁民簽訂了“大漁帶小漁”的合作養(yang) 殖協議,每年可以收購魚苗60多萬(wan) 斤。通過“龍頭企業(ye) +合作社+漁戶+科研單位”的模式,煙台當地有效整合16萬(wan) 畝(mu) 海域,實現了全省最大規模的海域使用權流轉,輻射帶動2萬(wan) 多戶漁民增產(chan) 增收。

  海洋需要休養(yang) 生息,每年5月到9月為(wei) 休漁期。對於(yu) 漁民來說,通過這種養(yang) 殖模式向深遠海要資源,不僅(jin) 拓寬了收入渠道,也為(wei) 中國深遠海養(yang) 殖提供了示範。

  “從(cong) 海工裝備到漁業(ye) 裝備建造,再到漁業(ye) 養(yang) 殖,每一次跨界都是挑戰。”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助理總裁、煙台經海海洋漁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福元說。

  向海而生、因海而興(xing) :生態保護賦能“海上牧歌”

  海洋牧場作為(wei) 山東(dong) 海洋強省戰略的重要載體(ti) ,在讓蔚藍海洋變成“海上糧倉(cang) ”“海上銀行”的同時,也讓現代化漁業(ye) 養(yang) 殖模式走上經濟發展與(yu) 生態保護齊飛的道路。

  

  山東(dong) 長島南隍城島俯瞰。 李鵬供圖

  不久前,在南隍城島海洋牧場國家示範區,首批“經海係列”深水智能網箱裏的黑鮶魚、花鱸已開始收獲。在膠東(dong) 半島,黑鮶魚的味道經常被用一個(ge) 字來形容——那就是“鮮”。

  “黑鮶魚肉質鮮美緊實,蛋白質非常豐(feng) 富,膠東(dong) 半島都拿它當月子湯用。”

  煙台經海海洋漁業(ye) 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李鑫說,這種魚的習(xi) 性就是戀礁,“我們(men) 在網箱周邊投放礁石,幾個(ge) 月起就開始附著藻類海帶,魚糞被海藻吸收,引來一些魚蝦蟹貝殼,這些生物又成為(wei) 黑鮶魚的食物,形成一個(ge) 自然循環的生態圈,海參、鮑魚等也逐漸在這兒(er) 生長。”

  彼時,近岸海域連片的養(yang) 殖設施和粗放的餌料投喂導致養(yang) 殖產(chan) 出大,汙染也重。如今,每一個(ge) 礁體(ti) 都仿佛一個(ge) “生態銀行”,表麵富集了大量的牡蠣、脈紅螺等貝類,礁區聚集大量斑石鯛、梭魚、大口蝦虎魚、黑鯛等野生魚類。投礁區全年生物資源量是未投礁區的2.6倍到6.4倍。

  “通過海洋牧場建設,建立健康的海洋生態係統,篩選適宜的生物修複種類開展規模化增養(yang) 殖,可對水質和底質起到有效的調控和修複作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楊紅生說。

  “雖然我們(men) 這個(ge) 海島遠離大陸,但可以自豪地說,在這裏吃的才是真正的海鮮,在其他地方吃的隻能叫做海產(chan) 品。”南隍城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鄉(xiang) 長葛猛介紹,這裏自然生長的海參、鮑魚、海膽、蝦夷扇貝等海珍品達100餘(yu) 種,持有長島海珍、長島鮑魚、長島海膽等多項國家地理標誌,是皺紋盤鮑原種地,素有“中國鮑魚島”之稱。

  南隍城島已是青山綠水、紅瓦粉牆、桅杆林立、魚蝦滿倉(cang) ,宛如《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

  這樣的生態畫卷自然離不開海洋牧場的功勞。近年來,長島海域海洋牧場累計投放各類人工魚礁超過130餘(yu) 萬(wan) 空方,增殖放流超過3000餘(yu) 萬(wan) 尾,持續改善長島周邊海域生態環境。

  不僅(jin) 如此,海洋牧場平台效應還催生了文旅項目。如今,南隍城島正在依托海洋牧場平台創建國家A級旅遊景區,進一步推進海洋牧場海釣船、海釣碼頭、遊客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開展休閑海釣俱樂(le) 部運營試點,打造海上“田園綜合體(ti) ”。

  為(wei) 推動海洋牧場多元融合發展,山東(dong) 編製出台了《山東(dong) 省海洋牧場建設規劃》,確立了“一體(ti) 兩(liang) 帶三區四園多點”的空間布局,按照投礁型、底播型、裝備型、田園型、遊釣型等5類特色海洋牧場,實行差異化發展。2019年以來,按照“立足山東(dong) 、引領全國”的目標定位,穩步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工作。

  從(cong) 淺藍到深藍,養(yang) 殖換了底色,漁民換了人間。從(cong) 靠海吃海資源衰退,到修複海洋愛海護海,在海洋牧場的加持下,“向海而生因海而興(xing) ”被賦予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內(nei) 涵。

  經略海洋、挺進深藍:自主創新譜寫(xie) “藍色樂(le) 章”

  2018年6月1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冒雨來到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煙台基地。

  在廠區碼頭上,他撐著雨傘(san) ,蹚著積水,近距離察看停靠在這裏的自升式修井生活平台,遠眺“藍鯨1號”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泰山”龍門吊、海洋牧場平台,向企業(ye) 負責人詳細了解高端海洋工程設備製造、維護、運行情況。

  “海洋牧場是發展趨勢,山東(dong) 可以搞試點。”

  “總書(shu) 記在視察過程中的點評勾勒出經略海洋的思想內(nei) 涵和行動框架,為(wei) 我們(men) 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中集來福士黨(dang) 委書(shu) 記、總裁王建中說。

  同年,中集來福士成立中集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跨出了“油轉漁”的堅實步伐,並引領了全國第六次海洋漁業(ye) 浪潮。

  海洋牧場作為(wei) 山東(dong) 海洋強省戰略的重要載體(ti) ,將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嫁接到漁業(ye) 領域,通過高端大型裝備的加持,幫助海洋漁業(ye) 走向深遠海,降低以往養(yang) 殖模式帶來的海岸線生態環境壓力。

  激活海洋牧場這個(ge) “棋眼”的關(guan) 鍵,是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

  作為(wei) 成立於(yu) 1977年的老牌海工裝備企業(ye) ,山東(dong) 煙台中集來福士以自主創新為(wei) 筆,用“中國製造”和“科技創新”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交出了答卷。

  海洋工程裝備被稱為(wei) “流動的國土”,是發展海洋石油工業(ye) 的戰略利器。而最為(wei) 複雜、科技含量最高的半潛式鑽井平台則是海工裝備產(chan) 業(ye) “皇冠上的明珠”,是人類開發深海能源的希望所在。

  藍天白雲(yun) 下,海風迎麵,半潛式鑽井平台“藍鯨1號”就仿佛置身一座微型的海上孤島,甲板起伏之微小讓人難以相信是身處洶湧的波濤之上。

  據中集來福士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藍鯨1號”堪稱海工裝備裏的“航空母艦”, 重達4.2萬(wan) 噸,甲板麵積是一個(ge) 標準足球場的1.5倍,從(cong) 船體(ti) 到鑽井架頂端高118米,相當於(yu) 37層樓,建造價(jia) 格大約7億(yi) 美元,相當於(yu) 兩(liang) 架空客A380飛機。據了解,“藍鯨1號”采用了雙鑽塔、液壓主提升、岩屑回收、超高壓井控等大量的新技術。

  為(wei) 了能近距離地看清楚最核心的鑽井係統,要爬上距離甲板將近40米高的平台,隻有在這裏,雙鑽塔係統才能露出真麵目。相比於(yu) 傳(chuan) 統的鑽井平台,藍鯨係列配備了高效的液壓雙鑽塔和全球領先的閉環動力係統,兩(liang) 個(ge) 井心係統同時工作,可提升30%的作業(ye) 效率。

  “國內(nei) 首次應用的閉環動力係統使得該係統能夠根據不同的工況靈活地選擇或指定在線運行的發動機,節省10%的燃料消耗,並減少排放,大大提高該平台的綠色性能。”

  “藍鯨2號”在總結同係列姊妹船的基礎上,實現了項目建造工藝多個(ge) 重大創新突破,是目前全球作業(ye) 水深和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鑽井平台之一,最大工作水深3658米,最大鑽井深度15250米,配備DP3動力定位係統,入級挪威船級社。

  2020年3月,“藍鯨2號”在南海進行第二輪可燃冰試采,創造了“產(chan) 氣總量、日均產(chan) 氣量”兩(liang) 項新的世界紀錄。

  未知的海洋,令人不斷探索。

  2021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在此背景下,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率、新能源開發等一度成為(wei) 時下“熱詞”。事實上,兩(liang) 年前,中集來福士就已經開始布局海上風電,在海上風電裝備製造、風場資源開發、運輸安裝、運維服務領域取得了領先優(you) 勢。

  不僅(jin) 如此,隨著海上風電進入平價(jia) 期,依托海上風場已有設施,通過風漁結合立體(ti) 式綜合利用海洋資源,將能夠更好改善海上風場收益。響應國家3060號召,中集來福士也推出風電相關(guan) 、風漁結合產(chan) 品。

  2021年,“3060係列海上風電安裝平台”項目在山東(dong) 簽約,推出多艘適用於(yu) 全球各類複雜海況的高端海上風電安裝船,推動中國海上風電發展,助力“3060”雙碳目標達成。

  濤聲陣陣,未來可期。3024.4公裏的海岸線,激蕩著山東(dong) 向海圖強的雄心壯誌,奏響經略海洋、挺進深藍的宏大樂(le) 章。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