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雄津保一小時交通圈已經形成
“軌道上的京津冀”打造區域交通新格局
京雄津保一小時交通圈已經形成
從(cong) 北京市發改委等部門獲悉,8年來,京津冀交通部門深入推進交通一體(ti) 化發展,以軌道為(wei) 骨幹的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形成,區域運輸組織和服務質量有效提升,法製政策標準等方麵不斷深化協同,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市兩(liang) 場”雙航空樞紐發展格局正式形成。隨著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正式通航,“五縱兩(liang) 橫”綜合交通立體(ti) 網逐步完善,交通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為(wei) “雙樞紐”發揮聚集輻射效應、打造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提供有力支撐。
“軌道上的京津冀”打造區域交通新格局。京津城際延長線、京張高鐵、京雄城際鐵路、京哈高鐵京承段等建成通車,城市副中心站樞紐、豐(feng) 台、朝陽火車站及配套交通樞紐加緊建設,加快打造成京津冀區域一體(ti) 化交通新格局,相鄰城市間基本實現鐵路1.5小時通達,京雄津保“1小時交通圈”已經形成。
區域公路網不斷織補加密。京台、京昆、京禮、大興(xing) 國際機場高速等先後建成通車,市域內(nei) 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北京市高速公路總裏程達1176公裏,較2014年增長近20%。建成良常路南延、國道105等一批國省幹線,實現廠通路、西太路等跨區域道路開工建設。積極推動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全線繞出北京工作。
綜合運輸服務示範成果持續推陳出新。開通了平穀到遵化、平穀到興(xing) 隆等6條省際班線的公交化運營試點。實現了38條公交線路跨市域運營,線路總裏程2700餘(yu) 公裏,日均客運量超過27萬(wan) 人次,服務範圍輻射環京10多個(ge) 縣市。京津冀交通“一卡通”與(yu) 全國288個(ge) 城市實現了互聯互通,推進向雄安新區延伸覆蓋。軌道交通與(yu) 天津、上海等5個(ge) 城市實現“二維碼”一碼通行。北運河通州段實現全線遊船通航,成為(wei)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具有標誌性意義(yi) 的成果。
協同發展機製不斷創新完善。建立三省市區域交通一體(ti) 化統籌聯席會(hui) 議製度,定期組織各類聯席會(hui) 議、專(zhuan) 題會(hui) 議百餘(yu) 次,簽署三省市接線協議21份。持續開展區域法製協同、標準協同、聯動執法、聯合治超等一係列工作。
總體(ti) 來看,8年來,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ti) 係基本建立,區域交通一體(ti) 化的發展加快了區域各類生產(chan) 要素流通和周轉速度,對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及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效果明顯。2022年,京津冀交通一體(ti) 化在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的同時,也將注重促進政策、標準、治理等方麵的“軟聯通”,從(cong) 兩(liang) 方麵著手加速區域協調發展。(記者米彥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