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河間:再製造產業向再“智造”延伸
京津冀唯一一家國家級再製造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茁壯成長
河間再製造產(chan) 業(ye) 向再“智造”延伸
圖為(wei) 京津冀再製造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工作人員正在研究再製造技術。 河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hui) 供圖
再製造產(chan) 業(ye) 是循環經濟“再利用”的高級形式,再製造後的產(chan) 品需經專(zhuan) 業(ye) 檢測,達到與(yu) 原有產(chan) 品相同的質量和性能指標才可出廠。
2017年3月底,滄州市重要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產(chan) 業(ye) 轉移承接平台——河間國家再製造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項目在河間經濟開發區正式啟動。該示範基地成為(wei) 全國第四家、京津冀唯一一家國家再製造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
再製造技術世界領先、產(chan) 品遠銷海內(nei) 外……五年來,立足本地良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依靠京津優(you) 質人才和技術支撐,河間國家再製造產(chan) 業(ye) 基地建設如火如荼,再製造產(chan) 業(ye) 從(cong) 簡單再生產(chan) 模式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該產(chan) 業(ye) 基地入選河北省第八批新型工業(ye) 化示範基地、河北省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河北省中小企業(ye) 示範集群、省級智慧集群建設試點,成為(wei) 推動滄州市高質量發展的“五大新引擎”之一。
截至2021年底,河間市擁有具備再製造基礎的企業(ye) 400餘(yu) 家,舊件商戶3000餘(yu) 家,從(cong) 業(ye) 人員5萬(wan) 餘(yu) 人,年產(chan) 值超100億(yi) 元。
聚力京津優(you) 勢資源,賦能“再智造”基地發展
5月13日,在位於(yu) 河間的滄州格銳特鑽頭有限公司,20多台車床正在加緊對廢舊鑽頭進行再製造。經過再製造,原本廢舊鑽頭搖身一變成為(wei) 帶有芯片的鑽頭。這種新生產(chan) 出來的鑽頭精度國內(nei) 領先。
格銳特是專(zhuan) 門從(cong) 事特種鋼材和金剛石材料加工研究的鑽頭企業(ye) 。“鑽頭的生產(chan) 工藝要求非常高,不僅(jin) 要足夠堅硬,還需要非常精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春豔介紹,鑽頭的質量和性能直接影響了石油開采的質量、效率、成本。加裝了芯片的鑽頭,可以對泥漿、井底鹽性、溫度、鑽井速度等情況進行收錄,收集上來的數據,將有效作用於(yu) 二次鑽井的鑽頭優(you) 化。
產(chan) 品特別、技術領先,源於(yu) 格銳特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在鑽頭裏裝芯片,便是格銳特與(yu) 北京科技大學旗下的高動態導航實驗室共同研發的項目。經過20多年發展,格銳特已成為(wei) 亞(ya) 洲最大的PDC(聚晶金剛石複合片)鑽頭製造企業(ye) 之一,並被認定為(wei)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
領先技術是加速再製造產(chan) 業(ye) 從(cong) 簡單再生產(chan) 模式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的關(guan) 鍵。河間市積極搶抓河間國家再製造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建設機遇,聚力京津優(you) 勢資源,加速河間傳(chuan) 統再製造產(chan) 業(ye) 浴火重生。
5月13日,京津冀再製造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院長張偉(wei) 再次帶領團隊針對“廢舊智能裝備機電一體(ti) 化再製造升級技術”項目進行實驗研究。該項目突出高端智能、機電一體(ti) 化升級再製造等內(nei) 容,是國內(nei) 首個(ge) 麵向服務器、工業(ye) 機器人、汽車控製單元、工業(ye) 電機等智能機電裝備再製造的國家重大項目。曆經三年攻關(guan) 克難,項目即將接受驗收。項目驗收通過後,將填補我國在上述幾類產(chan) 品再製造領域的空白。
2018年,河間市引進“裝備再製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家級研究平台核心技術團隊,建立京津冀再製造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並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工作站,助力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其中,京津冀再製造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已成為(wei) 國內(nei) 唯一麵向再製造全產(chan) 業(ye) 鏈開展創新技術開發與(yu) 服務的研究中心,獲國家發明專(zhuan) 利9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參與(yu) 國家標準研製19項。
作為(wei) 技術成果轉化基地、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再製造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一環,由再製造研究院與(yu) 浪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京津冀信息技術(河北)有限公司隨之應運而生。該公司專(zhuan) 門從(cong) 事服務器、計算機再製造。
先進的技術支撐,加上良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河間的再製造產(chan) 業(ye) 進一步提質提效。以京津冀信息技術(河北)有限公司為(wei) 例,2021年,該公司實現1.2億(yi) 元的營業(ye) 收入。
如今,河間市不斷從(cong) 簡單再製造向科技再“智造”延伸,並讓產(chan) 品走出國門。目前,全市再製造產(chan) 品有十多個(ge) 種類、上千種規格,其中有50%的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chan) 品出口東(dong) 南亞(ya) 、中東(dong) 和南非市場,汽車起動機、發電機再製造規模居世界第一。
聚集龍頭企業(ye) ,打造再“智造”產(chan) 業(ye) 集群
作為(wei) 河間國家再製造示範基地承接京津優(you) 勢資源的重要項目之一,河間京津冀再製造產(chan) 業(ye) 園迎來好消息——正在建設中的10號生產(chan) 車間,將於(yu) 6月底完工交付。
京津冀再製造產(chan) 業(ye) 園由河北瀛洲再製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項目總投資11.3億(yi) 元,於(yu) 2021年年初開工建設。目前,首批9棟27個(ge) 車間已全部實現簽約入駐,第二批17棟41個(ge) 車間正在加緊建設中。
“整體(ti) 項目完成後,將實現年產(chan) 值100億(yi) 元,增加就業(ye) 崗位3000多個(ge) 。”河北瀛洲再製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連青表示,產(chan) 業(ye) 園還將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縱向聚集和同行業(ye) 再製造企業(ye) 橫向聚集,形成完善的再製造產(chan) 業(ye) 體(ti) 係,打造一流的再製造產(chan) 業(ye) 高度集聚發展區。
曆經30多年發展,河間市以汽車配件、石油鑽采設備為(wei) 主的再製造產(chan) 業(ye) 體(ti) 係日益完善,並呈現出舊件逆向物流體(ti) 係發達、再製造技術成熟的特點。
河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韓素花認為(wei) ,以河間國家再製造示範基地為(wei) 依托,積極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充分發揮龍頭企業(ye) 的帶動引領作用,加快培育特色鮮明富有競爭(zheng) 力的再製造產(chan) 業(ye) 集群,將有效推動河間再製造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河間市強化招商引資,不斷引進國內(nei) 外先進再製造項目。總投資4億(yi) 元的河北長立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汽車起動機、發電機、渦輪增壓器再製造項目,總投資4.2億(yi) 元的河北德善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汽車噴油嘴、氧傳(chuan) 感器及機床等一大批高端綠色再製造項目紛紛落地京津冀再製造產(chan) 業(ye) 園。長立等7家龍頭企業(ye) 還通過進境舊機電再製造能力驗證,獲批“進境舊機電再製造企業(ye) ”。
同時,該市積極引進從(cong) 事世界一流渦輪增壓器再製造的波蘭(lan) TT、德國寶格利、Lucas集團等英國及歐洲的優(you) 質再製造項目,不斷延伸產(chan) 業(ye) 鏈,加快集約發展,繼續做精做強。截至4月底,產(chan) 業(ye) 園一期共入駐優(you) 質企業(ye) 21家,其中承接京津轉移企業(ye) 3家。
近日,河間市還編製《河間市舊件拆解產(chan) 業(ye) 規劃》,整合小散企業(ye) 入園,改善區域環境質量,推動再製造產(chan) 業(ye) 提質擴規、健康有序發展。“產(chan) 業(ye) 集群已經被認定為(wei) 河北省第三批智慧集群建設試點,河間市正通過強化科技引領,發揮產(chan) 業(ye) 龍頭的聚合、輻射和帶動效應,力爭(zheng) 將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成全國汽車發電機、起動機再製造基地。”韓素花說,截至目前,河間市再製造產(chan) 業(ye) 涉及石油鑽采、汽車零部件等領域,再製造產(chan) 品有十多個(ge) 種類、上千種規格。(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閆紅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