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確保夏糧豐收】“三夏”生產如火如荼
農(nong) 機奔忙、顆粒歸倉(cang) 。記者從(cong)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種植業(ye) 管理處獲悉,截至6月14日,全省小麥收獲麵積471.9萬(wan) 畝(mu) ,進度57.9%。全省投入30餘(yu) 萬(wan) 台農(nong) 機具,其中小麥聯合收割機1.5萬(wan) 餘(yu) 台,保障將夏糧“豐(feng) 收在望”變為(wei) “豐(feng) 收到手”。全省發放2500張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ye) 證,組建366支應急搶收作業(ye) 服務隊,設置64個(ge) “司機之家”、91個(ge) 跨區作業(ye) 服務接待站,保障農(nong) 業(ye) 機械轉移暢通無阻、農(nong) 機零配件供應充足。截至6月14日,全省夏播糧食作物280.1萬(wan) 畝(mu) ,進度52.5%。
當前,正是我省小麥收獲的大忙時節,各地屢屢傳(chuan) 來小麥高產(chan) 喜訊。6月6日,臨(lin) 汾市堯都區大陽鎮嶽壁村“旱地小麥一優(you) 四改探墒溝播綠色栽培技術”示範田實打實收畝(mu) 產(chan) 達到579.9公斤,創我省旱地小麥最高單產(chan) 紀錄。6月9日,永濟市城北街道西伍姓湖村“石農(nong) 958”優(you) 種繁育田實打實收畝(mu) 產(chan) 達到826.6公斤,創造了運城市水地小麥單產(chan) 新紀錄。6月13日,稷山縣西薛村稷西小麥玉米合作社潘小三的麥田,4.3畝(mu) 地實打實收平均畝(mu) 產(chan) 達到843.5公斤,再次刷新紀錄。
6月6日至13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專(zhuan) 項工作組在長治、晉城、運城、臨(lin) 汾、晉中指導“三夏”機收工作。省種業(ye) 中心“三夏”期間指導全省小麥種子收獲和加工晾曬,防止機械混雜,確保種子質量。
連日來,全省“三隊”包聯服務專(zhuan) 家赴各地開展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除草技術指導服務。各級農(nong) 資部門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加強貨物調運配送,確保農(nong) 資供應不斷檔,杜絕假冒偽(wei) 劣農(nong) 資商品進入,創新農(nong) 資營銷方式、配送方式、服務方式,統籌兼顧做好疫情防控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服務,累計調入各類化肥33.3萬(wan) 噸。(記者王秀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