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大紅門地區轉型首都商務新區 南中軸文化科技園9月開園

發布時間:2022-06-16 15:45:00來源: 北京日報

  欣雅匯國際服裝市場變身體(ti) 驗式綜合購物中心合生廣場,福成商貿市場轉型為(wei) 豐(feng) 台區政務服務中心及區級圖書(shu) 館,新世紀服裝大廈引入高端酒店……大紅門地區,一座座曾經全國聞名的服裝城悄然掛出新招牌。

  在去年底全麵完成疏解任務後,大紅門轉型升級的速度加快。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近日介紹,大紅門地區進入高標準高起點建設首都商務新區的新階段,最具代表性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已經轉型為(wei)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預計今年9月開園。

  疏解前深受“大城市病”困擾

  2021年12月31日,大紅門地區區域性批發市場完成全麵疏解任務。

  全國聞名的大紅門商圈形成於(yu) 上世紀80年代,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大,也是北京同類市場中業(ye) 態最集中、體(ti) 量最大的服裝紡織品集散地。這裏曾聚集了45家區域性批發市場,總建築麵積約169萬(wan) 平方米,商戶數3.3萬(wan) 多個(ge) ,直接從(cong) 業(ye) 人員9.8萬(wan) 餘(yu) 人。

  高峰期,這裏的交易總量約占北京地區服裝交易總量的70%,地區日均人流量超過10萬(wan) 人,日均貨物吞吐量超過2000噸。但人流、物流、車流的匯聚,讓這一帶深受“大城市病”困擾。

  2014年,大紅門地區啟動疏解,到2021年底,最後4家服裝市場全麵閉市,有著23年曆史的北方地區最大服裝批發集散地退出曆史舞台。

  疏解帶來大紅門地區的徹底變身。“區域環境秩序明顯好轉,交通通行能力提升,擁堵報警數大幅下降。環境秩序改善,城管舉(ju) 報數、110平台接警數和刑事案件發案率明顯下降。”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布局中心城最大綠色開放空間

  疏解之後,大紅門將走向何方?從(cong) 2019年開始,事關(guan) 南中軸地區未來發展的深刻轉型全麵啟動。

  北京欣雅匯國際服裝市場轉型成為(wei) 體(ti) 驗式綜合購物中心合生廣場;北京大紅門福成商貿市場轉型為(wei) 豐(feng) 台區政務服務中心及區級圖書(shu) 館,打造集黨(dang) 群服務、政務服務、文化服務、法律服務、公共服務、綜合宣傳(chuan) 於(yu) 一體(ti) 的綜合城市空間。

  2021年南中軸地區規劃通過首規委審議。“本市著眼未來首都功能布局,著眼展示中軸線曆史文化價(jia) 值,著眼引領帶動南部地區發展,統籌謀劃大紅門地區規劃建設。”相關(guan) 負責人說,南中軸將建設成為(wei) 生態軸、文化軸、發展軸,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首都商務新區、南苑森林濕地公園。

  其中,17.5平方公裏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將打造成中心城區最大的綠色開放空間和城南地區一道亮麗(li) 的生態“銀邊”。

  建設“科技+文化”新地標

  科技創新力量的引入,將為(wei) 大紅門地區轉型帶來蓬勃生機。

  2021年7月,豐(feng) 台區與(yu) 中關(guan) 村發展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南中軸(北京)國際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盤活存量,做優(you) 增量,落實減量,共同打造“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園區占地5.82公頃,建築麵積約18.6萬(wan) 平方米。

  當年年底,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正式揭牌,目前國承萬(wan) 通、完美動力等12家優(you) 質企業(ye) 完成了入駐意向簽約,園區首期辦公空間預計今年9月底投入運營。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將圍繞科技、文化、國際商務等產(chan) 業(ye) ,建設獨角獸(shou) 企業(ye) 加速器,前瞻性謀劃布局一批依托新科技、引領新需求、創造新動力的未來產(chan) 業(ye) ,營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和吸引力的創新發展生態,建設國際一流‘科技+文化’的新地標和數字經濟新高地。”相關(guan) 負責人說,這裏也將對大紅門地區功能重塑起到引領帶動作用,助力南中軸地區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建設“首都商務新區”。

  此外,新世紀服裝大廈將引入高端酒店;天雅女裝大廈和福海國際大廈將圍繞“科技、文化、商務”產(chan) 業(ye) 定位,打造高端商務空間和體(ti) 驗式城市商業(ye) 綜合體(ti) ,實現產(chan) 業(ye) 升級和品質提升。

  據悉,大紅門地區還將推進中央芭蕾舞團項目建設,啟動大紅門一期棚改,實現國家自然博物館、規劃展覽館等項目一期供地。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