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心工程”基層殘疾人工作者輔助器具服務技能培訓提前半年超額完成
記者從(cong) 市殘聯獲悉,截至6月16日,天津市2022年20項民心工程之一 ——基層殘疾人工作者輔助器具服務技能培訓提前半年、超額完成“全年培訓2000人”的目標任務,已培訓學員2400餘(yu) 人,覆蓋139個(ge) 街道(鄉(xiang) 鎮),測試通過率90.2%,學員滿意度100%。
據市殘疾人康複服務指導中心主要負責同誌張穎介紹,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市殘聯持續推動“迎盛會(hui) 、鑄忠誠、強擔當、創業(ye) 績”主題學習(xi) 宣傳(chuan) 教育實踐活動工作走深走實,積極開展我市基層殘疾人工作者輔助器具服務技能培訓工作。形成了黨(dang) 組書(shu) 記親(qin) 自部署,分管領導全程督導,培訓小組嚴(yan) 格落實的工作體(ti) 係,明確了通過培訓使基層殘疾人工作者達到“三懂兩(liang) 會(hui) 一掌握”的目標,即懂分類、懂性能、懂用途,會(hui) 甄別、會(hui) 使用,掌握殘疾人輔助器具篩查技能,成立了以輔具工程師和假肢矯形器執業(ye) 師等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組成的培訓小組,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按照周例會(hui) 、月小結、季報告工作機製,確保培訓工作有序開展。
“在積極落實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基礎上,我們(men) 第一時間摸清各區實際情況,因地製宜製定‘個(ge) 性化’培訓方案。根據各區當時疫情形勢動態調整培訓方式,本著‘條件允許一批、準備充分一批、實施培訓一批’的原則,分批次為(wei) 基層殘疾人工作者進行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服務。”張穎說,線下培訓采取“送教上門、巡回培訓”的模式,深入街道(鄉(xiang) 鎮),運用集中授課、分組討論、現場互動、實際操作等方式,為(wei) 基層殘疾人工作者進行現場培訓。線上培訓充分利用網絡培訓覆蓋廣、成本低、免聚集的優(you) 勢,依托網絡平台,構建了登陸簽到、直播授課、掃碼考核一體(ti) 化的培訓新模式,確保培訓工作圓滿完成。
同時,市殘聯還建立了培訓時長延展機製,培訓前一天,組織學員進入線上平台完成培訓全流程測試工作,培訓時長由半天延長至一天,讓授課教師有充裕時間講解知識要點、解答學員疑問、開展線上互動,達到夯實培訓效果的目的。建立錄播課程應急機製,認真規劃和整理錄播課程內(nei) 容,製定錄播課程方案,以專(zhuan) 業(ye) 講解、情景模擬、指導使用、個(ge) 案分析、答疑解惑等多種形式錄製11期輔具知識小講堂,方便基層殘疾人工作者自主學習(xi) 。建立答疑解惑服務機製,主動聯係各區殘聯,梳理殘疾人工作者在輔助器具服務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問題,形成定期反饋服務模式,並及時結合實際給予指導,確保培訓工作取得實效。
“今年培訓的目標任務雖已完成,但為(wei) 民服務沒有終點,我們(men) 要總結經驗,再接再厲。”張穎表示,市殘聯將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堅決(jue) 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dang) 代會(hui) 精神,完善殘疾人關(guan) 愛服務體(ti) 係,切實將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愛通過輔助器具服務等橋梁送到殘疾人心坎兒(er) 上,以優(you) 異成績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記者 孟若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