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管家”全天候在線
“巡查結束,一切正常。”前不久,浙江省紹興(xing) 市越城區府山街道的文保員魏洪瀾接到古橋巡查任務。對照指示,他準確快速地完成了各項隱患檢查,並將結果上傳(chuan) 至係統後台。
魏洪瀾使用的係統,是越城區打造的“不可移動文物智慧管理服務係統”。在電腦前,越城區文廣旅遊局文物保護科負責人張慧演示起來——隻需在地圖上劃定用地區域,鼠標右鍵點擊篩選查詢,係統便會(hui) 自動重疊區域分析,區域內(nei) 涉及的相關(guan) 文物和對應的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可一鍵顯示。
“係統就像越城區文物保護的數字百科全書(shu) 。有了它,之前要花好幾天時間的事情,現在動動手指就能一鍵知曉。”張慧說,在這之前,文物相關(guan) 信息資料既有紙質檔案,也有電子文件,缺少統一管理。如需調取其他部門掌握的項目情況、監控畫麵等相關(guan) 信息,還要分頭聯係問詢,工作時效大打折扣。
越城區是浙江省文物重點區,目前共管理不可移動文物476處。文物瑰寶多,保護管理壓力自然更大。
為(wei) 增強文物安全風險防範水平,促進文旅融合發展,越城區“不可移動文物智慧管理服務係統”應運而生,通過整合、互聯、共享文物資源,推進文物管理工作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在區文廣旅遊局和技術單位支持下,係統打通了文物、消防、公安等10個(ge) 部門(單位),以及浙江省不可移動文物地理信息係統、越城區“雪亮工程”前置匯聚平台等跨層級平台的數據共享路徑,匯集來自省、市、區9個(ge) 相關(guan) 部門和17個(ge) 屬地鎮街的17類資源數據。此外,還預留了標準的數據開放接口,為(wei) 紹興(xing) 古城信息管理係統、越城區“智慧文旅”平台等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相關(guan) 文物工作信息的發布和執行都變得更加簡單順暢了。”張慧介紹,如今係統連接了眾(zhong) 多跨層級、跨部門數據係統,將與(yu) 文物工作密切相關(guan) 的部門、屬地鎮街囊括其中,打破了長期以來文物部門傳(chuan) 統的監管模式。
如今,采用全景VR、3D建模等技術手段,係統還將不可移動文物打造成24小時在線、365天不落幕的多維立體(ti) 文化空間,並結合短視頻、專(zhuan) 題宣傳(chuan) 片等,為(wei) 老百姓打造了“雲(yun) 上博物館”。
“未來,我們(men) 還將對接智慧文旅平台,通過APP、微信小程序等服務端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文物參觀遊覽的‘定製’服務,激活不可移動文物形態,構建政府與(yu) 公眾(zhong) 雙向互動模式。群眾(zhong) 既可自主了解文物故事,也可建言獻策、‘直接對話’。”張慧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