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調查研究 凝聚共識)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抓住重點、精準施策,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
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調研組圍繞“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的體(ti) 製機製研究”,對浙江、四川兩(liang) 省進行重點考察調研。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率調研組在浙江聽取了省政府關(guan) 於(yu)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工作情況介紹後,赴金華永康市和婺城區、杭州桐廬縣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對四川的考察調研以線上方式進行,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陳曉光、副主席張道宏等出席視頻調研座談會(hui) 。
深入農(nong) 村一線,考察發展成果
“村集體(ti) 年收入能達到多少?”“平時每天接待遊客多不多?”調研組第一站來到了浙江永康市的園周村和大陳村。在實地探訪和交流中,調研組詳細了解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村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情況。
園周村地處南溪江畔,依山傍水,風景如畫。依托於(yu) 秀麗(li) 的自然風光,園周村深入挖掘當地民風民俗,對村莊進行創造性的改造,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生態旅遊產(chan) 業(ye) 。目前,該村成功通過4A級景區景觀評審,水蓮園周景區成為(wei) 當地火爆的短線遊景點。村集體(ti) 年收入達1100萬(wan) 元,集體(ti) 資產(chan) 達10多億(yi) 元,人均年收入4萬(wan) 多元。
調研組成員、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feng) 奎認為(wei) ,除了有意願落戶在城市的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之外,農(nong) 民立足當地,采用就近就地城市化的方式提高收入,也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的有效路徑。因此,要發揮優(you) 勢,多措並舉(ju) ,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共同富裕。
調研組表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紮實推進,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成效顯著,鄉(xiang) 村富民產(chan) 業(ye) 等創新理念和特色做法,為(wei) “擴中”提供了重要平台。接下來,浙江可以通過體(ti) 製機製創新,繼續拓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高質量發展路徑,持續推動農(nong) 民增收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實現共同富裕
從(cong) 鄉(xiang) 野農(nong) 村到特色小鎮再到文旅創意園區,通過實地走訪和現場座談,調研組針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以及農(nong) 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悉心聽取各方意見,了解特色做法和先進經驗。
桐廬縣位於(yu) 浙江省西部,被稱為(wei) “民營快遞之鄉(xiang) ”。近年來,桐廬打造快遞科技小鎮和桐廬返鄉(xiang) 人員創業(ye) 基地,實施快遞回歸戰略,布局行業(ye) 研究、產(chan) 品研發、科技創新、核心製造、資本運作等快遞業(ye) 高端產(chan) 業(ye) ,實現從(cong) “快遞人之鄉(xiang) ”向“快遞產(chan) 業(ye) 之鄉(xiang) ”的轉變。
2021年,桐廬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2970元,同比增長10.9%。其中,桐廬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wei) 61982元和37951元,城鄉(xiang) 收入比縮小至1.63∶1。桐廬聚焦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等人群,吸引培育快遞及關(guan) 聯企業(ye) ,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提供就業(ye) 機會(hui) ,同時出台扶持政策,搭建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創業(ye) 平台,優(you) 化返鄉(xiang) 創業(ye) 配套服務。
調研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吳德勝認為(wei) ,要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產(chan) 業(ye) 價(jia) 值傳(chuan) 導流程,加大區域協作,推動產(chan) 業(ye) 對接,提升低收入群體(ti) 的就業(ye) 和創業(ye) 機會(hui) 空間。同時要做好一體(ti) 化社會(hui) 保障,健全養(yang) 老、醫療、就業(ye) 等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調研組表示,桐廬的快遞產(chan) 業(ye) 為(wei) 進城務工人員發展提供了產(chan) 業(ye) 保障,開辟出一條穩定可靠的“擴中”路徑。浙江應以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基礎,為(wei) 新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ye) 機會(hui) ,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實現共同富裕。
搜集經驗做法,提供決(jue) 策參考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對於(yu) 提高生產(chan) 率、擴大內(nei) 需、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yi) 。
“農(nong) 民工進城後,住房、子女教育兩(liang) 件事如何解決(jue) ?”“農(nong) 村土地製度、集體(ti) 經濟、收入分配等方麵的改革為(wei) 什麽(me) 遇到阻力?應該有哪些改革辦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浙江針對外來人口增長、新市民發展等有哪些經驗可以全國推廣?”……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召開座談會(hui) ,調研組廣泛聽取意見建議,認真記錄相關(guan) 經驗做法。
浙江在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優(you) 化收入分配格局上積極探索得到了調研組的肯定。座談會(hui) 上,調研組表示,浙江可以在暢通返鄉(xiang) 創業(ye) 人員和進城務工人員增收路徑、建立健全技術工人上升通道、完善中等收入人群精細化畫像、加強農(nong) 村轉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結構性分析等方麵下功夫,瞄準“擴中”重點群體(ti) 精準施策,率先形成中間大、兩(liang) 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
在四川視頻調研座談會(hui) 上,時任四川省副省長陳煒介紹了推進共同富裕工作、促進農(nong) 民工市民化的總體(ti) 情況。
調研組提出,當前進城農(nong) 民工在市民化轉變過程中還麵臨(lin) 著一些困難,應堅持把推進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wei) 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任務,重點針對存量未落戶人口深化戶籍製度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製度,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農(nong) 民工就業(ye) 服務和技能培訓,健全配套政策體(ti) 係,提高農(nong) 業(ye) 轉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為(wei)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調研除了對浙江的實地調研和對四川的視頻調研之外,民盟中央還委托民盟各省級組織對農(nong) 民工開展了問卷調查,共回收4萬(wan) 多份調查問卷,力求調研全麵深入、紮實有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