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資源”拉動“熱經濟” 北京首鋼園打造新時代城市新地標
在京西永定河畔,百年首鋼的老廠房之間,正在“長”出一座“活力秀場”。
仲夏微風中,新首鋼更顯無限魅力,滑雪大跳台宛如飄在空中的彩帶,訴說著冬奧精彩。新首鋼因夏奧而生,因冬奧而興(xing) ,如今它處處洋溢著生機、自信和激情。
在今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感言:“雙奧城,這是獨一份。首鋼大跳台是綠色轉型,鋼鐵產(chan) 業(ye) 轉型變成了體(ti) 育產(chan) 業(ye) 。”
2019年2月1日,習(xi) 近平在北京市石景山首鋼園區北京冬奧會(hui) 展示中心展廳,了解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籌辦工作、場館和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等情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2019年2月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石景山首鋼園區考察調研。首鋼石景山鋼鐵主流程停產(chan) 後,北京冬奧會(hui) 組織委員會(hui) 落戶於(yu) 此。習(xi) 近平表示,辦好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是黨(dang) 和國家的一件大事。要全麵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充分考慮場館的可持續利用問題,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籌辦任務。
百年老廠曆經蝶變,如今的首鋼園正以推動冬奧遺產(chan) 可持續利用為(wei) 重點,統籌做好後冬奧文章,布局“體(ti) 育+”,引入更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朝著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複興(xing) 新地標的目標昂首邁步。
從(cong) 火到冰 鋼鐵產(chan) 業(ye) 轉型體(ti) 育產(chan) 業(ye)
步入新世紀,隨著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確立,北京實施推動首都發展的一攬子重大舉(ju) 措。2008年夏奧會(hui) ,為(wei) 了首都的碧水藍天,為(wei) 了兌(dui) 現“綠色奧運”的承諾,首鋼實施鋼鐵業(ye) 整體(ti) 搬遷調整,拉開了產(chan) 業(ye) 轉型大幕。2010年年底,首鋼北京石景山廠區全麵停產(chan) 。
劉博強進行製冰。受訪者供圖
軋鋼工、焊工、空調工、維檢工、製冰師……在首鋼搬遷鋼鐵產(chan) 業(ye) 轉型10餘(yu) 年中,劉博強的身份不斷變換。“在首鋼產(chan) 業(ye) 轉型過程中,我們(men) 這些最基層的產(chan) 業(ye) 工人也跟著一起轉型。很多人都感到不適應,起初我也感覺迷茫。可是與(yu) 其被動轉型,不如主動去學習(xi) ,將新的技能掌握在手中。”劉博強說。
最初,劉博強學的是焊接專(zhuan) 業(ye) ,進入首鋼工作後卻被分配到了軋鋼廠,“我從(cong) 來沒見過軋鋼,全是重體(ti) 力活兒(er) ,十分辛苦,‘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是我們(men) 工作的寫(xie) 照。”從(cong) 事軋鋼工作20多年,劉博強一直跟高溫和鐵水打交道。
首鋼停產(chan) 後,劉博強從(cong) 軋鋼工轉崗為(wei) 空調工,在首鋼園區從(cong) 事空調安裝修理工作,從(cong) 未接觸過製冷專(zhuan) 業(ye) 的劉博強從(cong) 頭學起,也開啟了從(cong) 火到冰的跨界。
北京申辦冬奧會(hui) 成功後,首鋼園向體(ti) 育產(chan) 業(ye) 加速轉型。2016年,北京冬奧組委入駐首鋼園區。2017年,首鋼園北區啟動國家冬季運動訓練中心建設,原精煤車間和運煤車間改造成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冰壺和冰球4個(ge) 場館,俗稱為(wei) “四塊冰”。
運動員在“四塊冰”訓練離不開場館維護人員的保駕護航,劉博強和10餘(yu) 名同事再次轉崗。可要想成為(wei) 一名製冰師,需要掌握凍冰、修冰、融冰等一係列技能。劉博強沒事兒(er) 就向老師傅請教,周末主動加練。
正式進入冰壺館後,劉博強成為(wei) 製冰師,負責維護冰壺賽道,為(wei) 國家隊集訓提供服務保障。通過摸索總結經驗,劉博強的水平不斷提升,最終掌握了獨立製冰技術。
冬奧賽事保障期間,劉博強進入“冰立方”,協助外籍製冰師負責冬奧會(hui) 冰壺比賽場地從(cong) 初凍冰、修冰到賽後維護的相關(guan) 工作。劉博強非常珍惜服務冬奧會(hui) 的機會(hui) ,他背上筆記本電腦,腰包裏塞滿了測溫槍、溫濕度儀(yi) 、水質測量儀(yi) 、秒表等“老夥(huo) 計”,做足了準備。
在冬奧會(hui) 賽場上,劉博強不放過每一次跟頂級製冰師交流學習(xi) 的機會(hui) ,他用儀(yi) 器測量冬奧會(hui) 冰場數據,做好記錄,光筆記就記了三大本。“我想把國際上最先進的製冰技術掌握好,冬奧會(hui) 是一個(ge) 千載難逢的好機會(hui) 。以後再舉(ju) 辦各項冰壺賽事,靠我們(men) 中國製冰師就能製作出一塊和冬奧會(hui) 一樣好的冰。”劉博強滿懷信心地說。
“冰雪運動若要發展,必須加快培養(yang) 更多的從(cong) 業(ye) 者。”最近,44歲的劉博強報了班準備係統學習(xi) 英語,他未來的目標是通過國際冰聯製冰師認證,更好助力國產(chan) 製冰技藝提升,讓更多冰雪愛好者踏上最棒的冰場。
從(cong) 老廠區到打卡地 冬奧遺產(chan) 融入大眾(zhong) 生活
“太酷了!”專(zhuan) 程來打卡的小郭一躍而起,與(yu) 滑雪大跳台“雪飛天”來了個(ge) 合影。還有的遊客手舉(ju) 可愛的冰墩墩和雪容融,以大跳台和冷卻塔為(wei) 背景拍照留念。4月,首鋼園恢複開放,群明湖畔的桃花開滿枝頭,不少市民遊客趕在這個(ge) 季節前來一睹“雪飛天”的雄姿。
首鋼園夜景獨具魅力。北京市重大項目辦供圖
“這裏是北京城區唯一一處雪上項目比賽場地,見證了中國冰雪健兒(er) 勇奪雙金的精彩時刻,我一直都在期待能和它拍一組炫酷的照片。”小郭表示,他在公眾(zhong) 號上看到首鋼園恢複開放的通告,就拉上朋友一起製訂了打卡計劃。
首鋼滑雪大跳台曾被奧運冠軍(jun) 穀愛淩稱讚是“最好的場地”,它也是冬奧曆史上滑雪大跳台項目首個(ge) 永久保存的競賽場館。賽後,首鋼滑雪大跳台不僅(jin) 能夠成為(wei) 專(zhuan) 業(ye) 體(ti) 育比賽和訓練場地,未來還可以根據需求改造成滑水、滑草等項目,麵向公眾(zhong) 開放。
除了“雪飛天”,首鋼園裏值得打卡的還有各式文化消費類店鋪。在位於(yu) 首鋼三高爐的全民暢讀藝術書(shu) 店裏,除了各式圖書(shu) ,更多的是充滿新意、“腦洞大開”的文創品。“多元、無界、潮、酷……可以用這些詞來描述這家開在鋼鐵巨爐裏的文化藝術空間,我很喜歡這裏。”美術專(zhuan) 業(ye) 的小申已經成了這家書(shu) 店的常客,每次來她都會(hui) 搜羅到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將文化藝術的靈魂注入工業(ye) 遺存,這是首鋼園最吸引我的地方。”她說。
與(yu) “雪飛天”隔湖相望,首鋼園裏全新打造的城市綜合體(ti) 項目首鋼園·六工匯已開門迎客。這是匯聚低密度的現代創意辦公空間,複合式商業(ye) 、多功能活動中心和綠色公共空間的城市更新項目,也是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6個(ge) 商業(ye) 消費提檔升級的重點項目之一。
“未來,這裏將成為(wei) 京西時尚活力城市新地標。”六工匯負責人介紹,這裏將成為(wei) 京西乃至北京新店、首店聚集點,其中還有不少家是中國首店,呈現以親(qin) 子家庭、品質餐飲及高科技新能源為(wei) 亮點的商業(ye) 組合。
“石景山區將堅持‘冬奧+’‘會(hui) 展+’‘時尚+’導向,全麵激發新首鋼綜合消費活力,彰顯在京西國際消費中的引領作用。”石景山區副區長王智勇介紹,首鋼園將打響國際冰雪消費品牌,培育以“體(ti) 育+創意”為(wei) 特色的全球首發消費圈,打造國際品牌消費新高地。
從(cong) 工業(ye) 鏽帶到活力秀場 城市新地標引領京西發展
首鋼園所在的石景山區是首都現代工業(ye) 的發祥地,曾創造過工業(ye) 輝煌,為(wei) 首都建設乃至全國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前不久,《深入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複興(xing) 新地標 加快推動京西地區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正式發布,為(wei) 這片熱土勾勒出了新的藍圖。
“石景山區與(yu) 新首鋼是唇齒相依的關(guan) 係,是生命共同體(ti) 、發展共同體(ti) ,也是使命共同體(ti) 。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複興(xing) 新地標,建設京西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示範區是我們(men) 共同的使命。”石景山區副區長李文化說。
百年工業(ye) 遺存華麗(li) 轉身。布雷攝
雖不見熾熱的鐵花飛舞,不聞隆隆的機械轟鳴,但首鋼正在書(shu) 寫(xie) 著新的傳(chuan) 奇。自2010年首鋼關(guan) 停,曆經10餘(yu) 年不懈奮鬥,石景山區二三產(chan) 業(ye) 占比實現從(cong) 7∶3到2∶8的成功反轉,實現了從(cong) “工業(ye) 鏽帶”向“活力秀場”的蝶變。
原有的工業(ye) 高架管道廊變身空中步道,金屬料倉(cang) 成了酒吧廊,曾經的功勳1號高爐也掛上了標有“超體(ti) 空間”字樣的巨幅海報,這裏將打造“文化+科技+娛樂(le) ”為(wei) 特點的新型潮流綜合體(ti) 驗業(ye) 態……在充滿“鋼鐵記憶”的工業(ye) 遺存之中,正在崛起一座“科幻之城”。
據了解,由當紅齊天集團打造的“超體(ti) 空間”,不僅(jin) 定位於(yu) 華北最大虛擬現實體(ti) 驗中心,也是一個(ge) 將VR/AR技術和工業(ye) 遺存結合的國際文化科技樂(le) 園,項目包含虛擬現實博物館、沉浸式劇場、VR電競、智能體(ti) 育、奧運項目體(ti) 驗中心、未來光影互動餐廳及全息酒吧等新消費、新業(ye) 態,為(wei) 市民遊客提供沉浸體(ti) 驗潮流科幻產(chan) 品。
2020年11月,全國首個(ge) 科幻產(chan) 業(ye) 聚集區在首鋼園掛牌,石景山區也發布了科幻產(chan) 業(ye) 促進政策方案“科幻16條”及《首鋼園科幻產(chan) 業(ye) 集聚區實施方案》,明確將打造科幻國際交流中心、科幻技術賦能中心、科幻消費體(ti) 驗中心、科幻公共服務平台等。截至目前,集聚區已吸引中國科幻研究中心、騰訊、當紅齊天等10餘(yu) 家科幻企業(ye) 入駐,相關(guan) 項目亦已落地。
特殊的工業(ye) 文化和建築空間還吸引了高端要素到此集聚。在冬奧強大帶動效應下,首鋼的冰雪、運動、極限運動等“體(ti) 育+”“科技+”“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李文化表示,石景山區將以中國科幻大會(hui) 、服貿會(hui) 等重大活動為(wei) 牽引,培育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關(guan) 鍵環節,按照1+N發展思路,不斷擴大產(chan) 業(ye) 資源聚集強度和社會(hui) 關(guan) 注熱度,推動各方優(you) 勢資源轉化為(wei) 協同發展的強大動能,全力打造“一起向未來”的城市新地標。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來現餘(yu) 表示,到2025年,新首鋼地區文化複興(xing) 、產(chan) 業(ye) 複興(xing) 、生態複興(xing) 、活力複興(xing) 取得重大成果,國際文化、體(ti) 育交流等功能顯著增強,總收入力爭(zheng) 實現400億(yi) 元。
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曾稱讚,首鋼園區“必將成為(wei) 奧林匹克運動推動城市發展的典範,成為(wei) 世界工業(ye) 遺產(chan) 再利用和工業(ye) 區複興(xing) 的典範。”新時代又賦予其新使命,首鋼園正煥發澎湃的能量、邁出鏗鏘有力的步伐,續寫(xie) 新時代首都城市複興(xing) 的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