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用奮鬥書寫最閃亮青春答卷

發布時間:2022-06-28 14:2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曆史和現實都證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始終保持青春特質的黨(dang) ,是永遠值得青年人信賴和追隨的黨(dang) 。”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青年的奮鬥目標和前行方向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努力成長為(wei)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

  “鑿井者,起於(yu) 三寸之坎,以就萬(wan) 仞之深。”青年處於(yu) 價(jia) 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必須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wei) 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業(ye) 的“壓艙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加強理論武裝,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從(cong) 內(nei) 心深處厚植對馬克思主義(yi) 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信心,高揚理想信念旗幟,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要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用百年黨(dang) 史砥礪初心、用優(you) 良傳(chuan) 統強筋壯骨,早立誌、立大誌,在思想洗禮、實踐鍛造中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chuan) 。

  回顧波瀾壯闊的百年黨(dang) 史,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是一代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有誌青年的拚搏奉獻。當前,我國已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身處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盛世、舞台廣闊,當胸懷“國之大者”,爭(zheng) 當偉(wei) 大理想的追夢人。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e) ,同人民一道拚搏、同祖國一道前進,才能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li) 之花。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湧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北鬥衛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年齡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僅(jin) 30歲……當前,一大批青年人才在各種重大科技攻關(guan) 任務中擔重任、挑大梁,書(shu) 寫(xie) 了亮眼的青春答卷。青年是常為(wei) 新的,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敢為(wei) 人先,敢於(yu) 突破,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hui) ,才能讓青春的能量充分迸發。

  溫室裏長不出經得起風吹雨打的勁鬆,平靜的海麵練不出搏風擊浪的水手。在吃苦耐勞中砥礪意誌品質,在攻堅克難中鍛造過硬本領,在知重負重中強化使命擔當,是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廣大青年既要登高望遠、誌存高遠,也要到基層一線、鬥爭(zheng) 一線經風雨、見世麵、長才幹,擔苦、擔難、擔重、擔險,矢誌為(wei) 黨(dang) 分憂、為(wei) 國盡責、為(wei) 民奉獻,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拚出一個(ge) 更加美好的中國。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4日 第 11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