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觀察:挖消費潛力還要“加速跑”
釋放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已成為(wei) 當前推動經濟運行回歸正軌的重要發力點。6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再次指出,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考慮當前實際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年底到期後延期問題,破除新能源汽車市場地方保護。
今年2月以來,各地散發疫情對汽車產(chan) 業(ye) 帶來較大衝(chong) 擊,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增長成為(wei) 汽車行業(ye) 穩運行的支撐。回首過去幾個(ge) 月,疫情之下,江蘇新能源汽車在產(chan) 銷兩(liang) 端是如何應對的?放眼未來,又該如何做大市場,持續發揮新能源消費的“提振效應”?
“自救”:
從(cong) “最精益庫存”轉為(wei) 柔性儲(chu) 備
常州比亞(ya) 迪是比亞(ya) 迪集團在華東(dong) 地區布局的乘用車戰略性基地。自去年11月四大工藝通線,到今年5月,僅(jin) 7個(ge) 月時間,“常州製造”的元PLUS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已突破4萬(wan) 台,產(chan) 值超過50億(yi) 元。預計到年底,常州比亞(ya) 迪產(chan) 能有望突破20萬(wan) 台。
最新銷售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比亞(ya) 迪新能源汽車突破50萬(wan) 台,同比增長360%。這也是作為(wei) 傳(chuan) 統車企的比亞(ya) 迪,在全球率先宣布從(cong) 今年3月起停止生產(chan) 燃油車的最大底氣。
盡管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出巨大能量,但回看過去幾個(ge) 月,比亞(ya) 迪總裁辦產(chan) 業(ye) 投資及行政總監周曉州還是“心有餘(yu) 悸”,“今年三四月,長三角地區疫情出現反複,眾(zhong) 多配套供應商生產(chan) 經營活動受限,供應商停工停產(chan) 、物流運輸阻塞,對比亞(ya) 迪整車產(chan) 線也造成了嚴(yan) 重影響。”
作為(wei) 市場最前端的車企,對供應鏈波動感受最明顯。今年2月以來,省內(nei) 外多地暴發疫情,對汽車供應鏈造成較大衝(chong) 擊,其中以4月和5月上旬最為(wei) 嚴(yan) 重,我省25家正常經營的整車企業(ye) 中有15家出現了停產(chan) 。4月,受疫情影響,全省汽車產(chan) 銷出現較大下滑,共產(chan) 銷汽車5.5萬(wan) 輛和5.6萬(wan) 輛,環比減少54.4%和53.9%,同比減少45.2%和44.2%。新能源汽車是“一片慘淡”中難得的亮光。
事實上,在近兩(liang) 年芯片短缺和疫情散發反複的供應鏈保障形勢下,為(wei) 了應對零件供應波動對產(chan) 能利用和生產(chan) 節奏的影響,新能源車企慢慢摸索出“應急舉(ju) 措”——從(cong) 追求供應鏈“最精益庫存”,慢慢轉為(wei) 柔性儲(chu) 備策略。通過基礎庫存量的適當提高和備量倉(cang) 庫的動態臨(lin) 時應急補充相結合的方式,針對不同的供貨風險區域,進行有計劃、有節奏的庫存策略管理。
疫情之下,這些“自救”方法變成“常規武器”。
“我們(men) 建立了有效、全麵的供應鏈管控模型,協同供應商地毯式排查原材料產(chan) 地,密切關(guan) 注各區域疫情發展及政策動向,滾動跟蹤零部件供應情況及管道庫存,根據需求優(you) 先級分配零部件資源,確保最大限度滿足銷售需求。”南汽集團物流部總監沈競巍透露,在所有供應商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公司針對瓶頸新能源零件尋找潛在配套供應商,以“一品多點”的方式來緩解供貨風險。
隨著常州比亞(ya) 迪、泰州長城、理想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項目陸續投產(chan) ,1-4月,我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為(wei) 12.6萬(wan) 輛和12.1萬(wan) 輛,同比增長1.4倍和1.5倍,帶動全省汽車產(chan) 量仍實現了正增長。新能源汽車,也成為(wei) 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保鏈:
強化特辦協同,布局本地供應鏈
當然,僅(jin) 靠企業(ye) “自救”是肯定不夠的。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如何保供?過去幾個(ge) 月,各地上了一堂堂“實踐課”。
記者了解到,我省在穩定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工作專(zhuan) 班機製下,專(zhuan) 門設立汽車產(chan) 業(ye) 鏈協調保供工作組,建立省、市、縣、鄉(xiang) 鎮四級聯絡機製,力圖精準解決(jue) 汽車供應鏈卡點、堵點。
“針對疫情導致的汽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受到很大衝(chong) 擊的情況,我市成立了市‘兩(liang) 鏈’護航行動工作專(zhuan) 班。”無錫市工信局副局長左保春說,專(zhuan) 班強化特辦、協同。他舉(ju) 例說,周莊鎮為(wei) 汽車零配件產(chan) 業(ye) 集聚區,該鎮封控後,工作專(zhuan) 班收到工信部、省工信廳及外地的大量協調函。經專(zhuan) 班前方工作組與(yu) 江陰當地共同努力,開創出一整套封控區內(nei) 企業(ye) 提貨的辦法及流程。截至周莊鎮解除封控前,蔚來汽車、吉利汽車分別累計提貨9車次,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廣汽乘用車也均成功提貨最緊缺零件。
對於(yu) 各地的協調力度,企業(ye) 的感受最深。“汽車有很長的產(chan) 業(ye) 鏈,博世蘇州的主要產(chan) 品原材料在中國的本地化采購率約85%,在昆山的一個(ge) 陽極氧化處理供應商如果不複工,博世蘇州的智能助力器產(chan) 品就無法進行下一道工序。”博世政府事務經理杜乾程說。在疫情期間,博世汽車部件(蘇州)工廠日均申請貨車通行證百餘(yu) 張,還整理了約200家最緊急的供應商名單,在蘇州工業(ye) 園區、蘇州市、江蘇省,以及上海市等政府的支持下,幫助了很多供應商盡早複工複產(chan) 。截至目前,博世中國所有工廠均已複工。
理想汽車80%的供應商分布在蘇浙滬地區,受今年上半年疫情的衝(chong) 擊,共有160餘(yu) 家供應商的生產(chan) 受到影響,部分供應商庫存消耗完後無法供貨,有些供應商甚至完全停工、停運,最終導致4月整車交付4167輛,同比下降25%。
“此次疫情,讓我們(men) 意識到供應鏈布局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理想汽車高級副總裁柯研說,疫情中,理想汽車一邊協調長三角地區供應商複工複產(chan) ,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積極恢複常州基地產(chan) 能;一邊在政府支持下,打造智電汽車核心零部件產(chan) 業(ye) 園,著手布局本地供應鏈,帶動本地的中小企業(ye) 形成上下遊供應鏈協同創新。
目前,在省市區三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協調下,我省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鏈保障情況趨穩,但汽車產(chan) 能釋放不足、銷售市場不振等問題依然存在,還需持續破題。
挖潛:
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真的“香”嗎?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製,汽車市場也逐步“轉暖”,在供給端恢複產(chan) 能的同時,如何進一步滿足消費端,挖掘新能源市場的潛力?
6月17日,2022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活動在昆山啟動。業(ye) 內(nei) 人士感慨,昆山,這座疫情期間國內(nei) 汽車供應鏈“卡點”城市,也成為(wei) 激發新一輪汽車市場下沉的起點和突破點。
在昆山國際會(hui) 展中心,來看新能源車的除了年輕人,中老年人身影也多了起來。連續幾年參加活動的記者明顯感覺到,人們(men) 對新能源車越來越看好,對“充電焦慮”等行業(ye) 發展的“梗阻”的擔憂也日益減少,並對行業(ye) 前景普遍看好。
巨大的鄉(xiang) 村市場,正是新能源汽車消費挖潛的空間所在。農(nong) 村地區具有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天然優(you) 勢條件,擴大新能源汽車在農(nong) 村地區的推廣應用,不僅(jin) 能夠提升農(nong) 村的交通安全水平,帶動路網、電網等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還能有效帶動市場擴容、提振消費。
從(cong) 2020年起,江蘇已連續3年在全省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活動,首創車輛銷售下鄉(xiang) 、充電設施下鄉(xiang) 、優(you) 惠政策下鄉(xiang) 、金融服務下鄉(xiang) 、維修保養(yang) 下鄉(xiang) 、電商直播下鄉(xiang) “六位一體(ti) ”服務模式。截至今年5月,江蘇新能源汽車上牌量為(wei) 15.3萬(wan) 輛,市場滲透率達27%,新能源汽車銷售呈加速增長態勢。
“今年,江蘇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活動再次升級,組織理想、極狐、歐拉等52個(ge) 品牌100多款車型,並攜各級政府購車優(you) 惠,同步安排線上線下活動,全麵惠及江蘇廣大消費者。”省工信廳副廳長石曉鵬說。
“下鄉(xiang) ”是否是“萬(wan) 靈藥”?業(ye) 內(nei) 也有著冷靜的思考。
省動力及儲(chu) 能電池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秘書(shu) 長楊凱認為(wei) ,下鄉(xiang) 活動要注意車型選擇,應以價(jia) 格實惠、便捷實用的車型為(wei) 主,先重點滿足農(nong) 村地區汽車消費需求,再通過未來更多城市和企業(ye) 的參與(yu) ,有力帶動小微型新能源汽車市場率先增長。
他提醒,當前的各類政策、通知均以鼓勵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支持政策、企業(ye) 積極參與(yu) 下鄉(xiang) 並開展促銷活動為(wei) 主,加之對傳(chuan) 統燃油車實施購置稅優(you) 惠政策,能取得什麽(me) 樣的效果,還要看各地方及車企能否拿出“真金白銀”給消費者讓利,對市場的拓展作用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擴大汽車消費也不能僅(jin) 限於(yu) “下沉市場”。6月24日,第十五屆南京國際車博會(hui) “重啟”,展出車輛800餘(yu) 輛,新能源汽車占據絕對“C位”。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和協調暢通機製的強化,1-5月,南京整車產(chan) 量實現小幅增長,汽車產(chan) 業(ye) 加速‘回血’。”南京市工信局一級調研員胡張生告訴記者,為(wei) 提振新能源車消費,該市落實階段性減征乘用車車輛購置稅政策,發放新能源私家車、物流車、出租車促銷補貼,並通過組織企業(ye) 參加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活動、開辦展會(hui) 等,最大限度激活汽車市場,促進擴大內(nei) 需,實現供需的高水平匹配。
加速:
形成大市場,衝(chong) 破產(chan) 銷“路障”
新能源汽車一頭連著工業(ye) ,一頭連著消費。眼下,為(wei) 加速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各地瞄準產(chan) 銷兩(liang) 端,通過持續健全政策標準體(ti) 係,完善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you) 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積極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不斷破除發展“路障”。
截至去年,蘇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15992輛,居全省第一。“推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產(chan) 業(ye) 配套政策必須提供有力支撐。”蘇州市工信局副局長張文彪說,2月,該市印發意見,明確要求新建居民住宅小區停車位應100%具備充電設施安裝接入條件。4月,再次印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意見,要求市區內(nei) 出租車新增和更新車輛全部為(wei) 新能源汽車,全市新增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yu) 50%。
蘇州正是江蘇各地加大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縮影。省工信廳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處(省汽車工業(ye) 辦)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根據規劃,我省提出到2025年,充換電、智能路網、加氫配套基礎設施形成完善的網絡化體(ti) 係。
放眼“後疫情時代”,究竟什麽(me) 樣的政策才能真正有效拉動汽車消費、實現新能源汽車平穩、安全、可續航地“加速跑”?
楊凱認為(wei) ,從(cong) 長期看,促進汽車消費要從(cong) 推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麵著手,立足汽車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端等全生命周期促進汽車消費和產(chan) 業(ye) 發展。同時,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加快取消地方標準、地方備案管理、差異化獎補等地方保護行為(wei) ,打通製約產(chan) 業(ye) 和經濟循環的關(guan) 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nei) 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zheng) 、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企業(ye) 期待,在全國疫情防控常態化“不鬆勁”的大形勢下,產(chan) 業(ye) 鏈配套方麵能“內(nei) 外兼備”—— 一方麵,由政府部門牽頭,主抓汽車供應鏈本地化配套,“如組織活動提供雙方溝通平台、鼓勵本地企業(ye) 專(zhuan) 精發展和能級提升、建立汽車供應鏈白名單等,打造成熟的汽車供應鏈體(ti) 係。”柯研說。
而在供應鏈方麵,則應以簡單、便捷、高效暢通為(wei) 目標,不斷完善全省、長三角乃至全國的供應鏈物流協調機製,確保在疫情突發或其他緊急狀態下,供應鏈物流平穩、通暢。
沈競巍建議,應鼓勵企業(ye) 通過數字化手段,將供應鏈管理不斷由響應向改善及預防發展,從(cong) 被動處理逐步優(you) 化,提前識別風險。可從(cong) 長三角地區開始試點,加快區域內(nei) 供應鏈智能化轉型,建立貫穿供應鏈一體(ti) 化的包裝、運輸、倉(cang) 儲(chu) 、配送信息服務平台,逐步推及全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