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紹興嵊州:“校食安”的兩本經

發布時間:2022-06-28 16:50:00來源: 紹興日報

  一支支茭白整齊碼好,用繩子係緊後打包裝袋……清晨6點多,紹興(xing) 嵊州市鹿山街道江夏村的普惠蔬菜基地已經開始熱鬧起來。每天,這裏都有上千斤茭白運往嵊州市校園食材配送中心。

  汪江寧是基地的負責人。2021年,因為(wei) 蔬菜品質高、個(ge) 人信用好,他的蔬菜基地被納入嵊州市“校園食安2.0”監管平台。“以前對市場需求信息不靈,基地種出來的蔬菜時常滯銷。有時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卻沒多少收入。”汪江寧說,如今好了,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隻需一心一意搞好種植就可以了。

  2021年,普惠蔬菜基地總產(chan) 值達9000萬(wan) 元,比上一年增長15.8%,同時,還帶動了附近村民增收,其中就有江夏村村民孫永。“我在基地務工,每月有5000多元收入。家裏種的茭白也可以拿到基地統一銷售,這又是一筆穩定的收入。”孫永說,此前村民們(men) 都遇到過“賣菜難”,現在不用操心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嵊州市剡湖街道大灣村的大灣禽業(ye) 合作社也是該市“校食安2.0”監管平台的“供貨商”。“原來村民們(men) 擔心雞鴨鵝賣不出去,不敢搞大規模養(yang) 殖。”合作社負責人張虎說,納入平台後,有了穩定的校園訂單,合作社規模越來越大,現在有100多戶養(yang) 殖戶共同搞養(yang) 殖。不僅(jin) 如此,憑借好口碑,該合作社還逐步打開了紹興(xing) 新昌、上虞等地市場,年產(chan) 值已達4000多萬(wan) 元,養(yang) 殖戶們(men) 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校食安”念了兩(liang) 本經,一本安全經,一本致富經。“一方麵,學生們(men) 吃得安全、家長放心;另一方麵,本地農(nong) 戶有了穩定訂單,可以說是一舉(ju) 兩(liang) 得。”嵊州市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錢東(dong) 海說,通過“校食安”,嚴(yan) 格質量把關(guan) ,本地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實現了從(cong) 菜園直接到校園的精準產(chan) 供銷模式,一年食材采購額超5000萬(wan) 元,帶動了15個(ge) 農(nong) 業(ye) 合作社和300多戶農(nong) 戶增收。

  目前,嵊州“校食安”項目已被列入浙江省多跨場景重大應用“一本賬”。紹興(xing) 市出台的《校園食材配送管理和服務規範》地方標準也由嵊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攜手相關(guan) 配送企業(ye) 、學校一同起草,是全國首個(ge) 校園食材管理地方標準,為(wei) 校園食材配送管理和服務規範製定提供了依據。

  “接下來,我們(men) 將推出‘校食安3.0’。”錢東(dong) 海介紹,目前,嵊州市市場監管局正聯合有關(guan) 部門助推“校食安”提檔升級,不斷完善校園食品檢測體(ti) 係,將大米、豬肉等更多本地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納入“校食安”監管平台,讓學生吃得更安全美味,讓農(nong) 戶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