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全麵推進(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

發布時間:2022-06-29 15:4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6月27日,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邀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副部長鄧小剛等介紹新時代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關(guan) 情況。鄧小剛表示,這十年,我們(men) 打贏脫貧攻堅戰,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糧食產(chan) 量十年再上一個(ge) 千億(yi) 斤新台階

  鄧小剛表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穩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愈加夯實。糧食產(chan) 能穩定提升,產(chan) 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10年再上一個(ge) 千億(yi) 斤新台階,2021年產(chan) 量創曆史新高,達到13657億(yi) 斤,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83公斤,高於(yu) 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品質持續優(you) 化升級,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越來越多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擺上百姓餐桌。

  十年來,各地各部門堅持把保障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作為(wei) “三農(nong) ”工作的首要任務,強化政策扶持,加大工作力度,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產(chan) 能,牢牢端穩中國人的飯碗。

  大力實施“兩(liang) 藏”戰略,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緊緊抓住耕地和種子兩(liang) 個(ge) 要害,夯實糧食生產(chan) 物質基礎。一是以高標準農(nong) 田為(wei) 重點的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二是以品種選育為(wei) 重點的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著力調動農(nong) 民和政府“兩(liang) 個(ge) 積極性”。一方麵,強化農(nong) 民種糧收益保障,穩步提高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水平,完善稻穀補貼、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等政策,推動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現主產(chan) 省產(chan) 糧大縣全覆蓋。另一方麵,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製定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規定配套考核辦法,壓實地方黨(dang) 委政府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加力推進糧食生產(chan) “兩(liang) 化”。通過服務社會(hui) 化和生產(chan) 機械化,提高糧食經營效率,降低糧食生產(chan) 成本。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麵勝利,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局良好

  鄧小剛介紹:“現行標準下9899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wan) 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ti) 貧困得到解決(jue) ,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一是脫貧人口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全部實現不愁吃、不愁穿,全麵實現義(yi) 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有保障。二是脫貧地區發展能力明顯增強,每個(ge) 脫貧縣都打造了2—3個(ge) 特色鮮明、帶動麵廣的主導產(chan) 業(ye) ,行路難、用電難、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jue) 。三是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33項過渡期銜接政策出台實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製全麵建立,確定160個(ge)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並繼續傾(qing) 斜支持,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局良好,農(nong) 村麵貌煥發新氣象。據介紹,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流通業(ye) 加快轉型升級,休閑旅遊、電商直播等新業(ye) 態不斷湧現。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nong) 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生活垃圾和汙水治理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實現幹淨整潔有序。公共設施提檔升級,農(nong) 村供水供電、交通道路、寬帶網絡和學校醫院等設施加快建設。善治鄉(xiang) 村加快建設,黨(dang) 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逐步健全,鄉(xiang) 村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總農(nong) 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介紹,農(nong) 業(ye) 資源得到有效保護,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得到有效遏製,農(nong) 業(ye) 生態係統得到有效修複,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鏈條加快構建。

  農(nong) 村改革全麵深化,鄉(xiang) 村發展釋放新動能

  “把深化改革作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法寶,基本形成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製度框架和政策體(ti) 係。”鄧小剛介紹,一是黨(dang) 領導“三農(nong) ”工作的體(ti) 製機製更加完善,出台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農(nong) 村工作條例》,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全麵實施,建立起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xiang) 抓落實和五級書(shu) 記抓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領導體(ti) 製和工作機製。二是各項重點改革任務穩步推進,以處理好農(nong) 民和土地關(guan) 係為(wei) 主線,推進農(nong) 村承包地“三權分置”、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宅基地製度等重大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批成熟定型、管根本利長遠的製度成果。三是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初步建立,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本實現對農(nong) 村適齡居民全覆蓋,建立了統一的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製度。

  “2021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較2012年翻了一番多,農(nong) 民生產(chan) 生活水平上了一個(ge) 大台階。”鄧小剛表示,改革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法寶,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三農(nong) ”重要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農(nong) 村土地製度改革紮實推進。承包地“三權分置”,實行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並行,這是繼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後農(nong) 村改革又一重大製度創新。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兩(liang) 億(yi) 多農(nong) 戶領到了證書(shu) 。

  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階段性任務基本完成。農(nong) 村集體(ti) 資產(chan) 清產(chan) 核資全麵完成,集體(ti) 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全麵確認,經營性資產(chan) 股份合作製改革穩步推進。集體(ti) 產(chan) 權歸屬更明了、農(nong) 民財產(chan) 權利更多了。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加快構建。加快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實施家庭農(nong) 場培育計劃和農(nong) 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組織開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創新試點,促進小農(nong) 戶和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有機銜接的政策體(ti) 係初步建立。家庭農(nong) 場達到390萬(wan) 家,農(nong) 民合作社超過220萬(wan) 家。

  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政策製度進一步健全。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形成機製和市場調控製度進一步完善,適時調整稻穀和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改革和完善玉米臨(lin) 時收儲(chu) 製度和大豆目標價(jia) 格政策,建立“市場化收購+生產(chan) 者補貼”新機製,實施農(nong) 業(ye) “三項補貼”改革,以綠色生態為(wei) 導向的農(nong) 業(ye) 補貼政策體(ti) 係基本建立。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8日 02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