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郝家橋” 煥發新生機
初夏時節,室外的高溫高不過遊客來郝家橋參觀學習(xi) 的高漲熱情。
“來郝家橋、到郝人家、憶郝故事、品郝美味”,在郝家橋的極佳體(ti) 驗,讓遊客和學員們(men) 對這個(ge) 陝北小山村交口稱讚。郝家橋火了。
遊客多了之後,如何豐(feng) 富紅色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品留住遊客這個(ge) 問題便成了擺在村黨(dang) 支部麵前的大問題。郝家橋村支書(shu) 劉振喜認識到,“發展鄉(xiang) 村旅遊靠村幹部和村民的力量遠遠不夠。”
經過村幹部多次調研和考察,郝家橋村決(jue) 定引進專(zhuan) 業(ye) 旅遊公司來運營。今年4月,榆林市市屬國有企業(ye) “榆林旅投公司”與(yu) 郝家橋村“聯姻”,雙方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共建“紅色郝家橋 未來‘郝’鄉(xiang) 村”運營項目。
“我們(men) 將不斷挖掘郝家橋村資源優(you) 勢,結合數字鄉(xiang) 村、研學旅行、專(zhuan) 題培訓三大業(ye) 務板塊,設計‘鄉(xiang) 村振興(xing) +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為(wei) 主題的教育培訓,以大培訓帶動大旅遊,通過培訓流量、數字經濟、生態扶貧、紅色旅遊、民宿產(chan) 業(ye) 等方式,壯大鄉(xiang) 村集體(ti) 經濟。”榆林旅投郝家橋項目運營方負責人李明說。
按照協議,運營公司共建將以“文化+”融合三產(chan) ,以“七個(ge) 郝”即“來郝家橋、到郝人家、憶郝故事、品郝美味、結郝親(qin) 戚、帶郝產(chan) 品、助郝鄉(xiang) 村”為(wei) 重點,通過紅色文化資源創意轉化,提高文化附加值及經濟社會(hui) 效益,吸引各方共同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楷模村。
簽約兩(liang) 個(ge) 月以來,效果顯著。“專(zhuan) 業(ye) 運營公司不但解決(jue) 了就業(ye) 問題,還帶來了流量和人氣,5月份村集體(ti) 旅遊收入就超過15萬(wan) 元。”劉振喜告訴記者,“接下來,我們(men) 還要增加農(nong) 家樂(le) ,打造有陝北特色的民宿,讓遊客來郝家橋體(ti) 驗陝北鄉(xiang) 村文化。”
走進郝家橋村,村口新建的遊客接待服務中心從(cong) 遠處看去仿若多麵紅旗迎風飄揚,其室內(nei) 功能覆蓋售票大廳、農(nong) 產(chan) 品展銷、辦公服務等,已成為(wei) 綏德新的地標式建築和打卡地。
郝家橋村道路兩(liang) 旁,工人們(men) 正在牆麵上繪製關(guan) 於(yu) 紅色文化、黃土文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內(nei) 容的圖案,精美牆繪與(yu) 文化精神內(nei) 核巧妙融合,為(wei) 郝家橋紅色旅遊增添一抹靚麗(li) 的風景線。
“山溝裏把溫棚建,荒山變成花果園,修學校、幼兒(er) 園,給老年人修個(ge) 幸福院,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家家戶戶過小康”。在村廣場,村民馬興(xing) 業(ye) 正在用自編的順口溜給前來學習(xi) 的學員講解郝家橋村的巨變。
4月28日,一場“綏德好產(chan) 品鄉(xiang) 村大集消費幫扶活動”在郝家橋舉(ju) 行。線上直播、現場銷售好不熱鬧。當天,全縣26家消費幫扶企業(ye) 及35戶農(nong) 戶攜帶雜糧、蘋果、粉條、月餅、豬肉、黃瓜、豆腐、大蔥、羊雜碎、碗托等各種農(nong) 副產(chan) 品及陝北特色小吃參加活動,共銷售各種農(nong) 產(chan) 品94825元。
時下,紅色郝家橋的活動密集,通過活動帶來的流量正在轉化為(wei) 實實在在的收益,煥發出新生機。按照綏德縣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規劃,郝家橋於(yu) 自身發展之外,最關(guan) 鍵的是要示範帶動周邊乃至全縣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橋將成為(wei) 綏德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窗口,郝家橋流域沿線的5個(ge) 行政村同步整合資源,統一規劃,持續推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下一步,綏德縣將係統總結推廣郝家橋“郝字號”、“九個(ge) 一批”精準增收、聯農(nong) 帶農(nong) 服務等經驗做法,持續發揮典型引領示範作用,在全縣建設100個(ge) “五好”示範村(即:每個(ge) 示範村有一個(ge) 符合實際的好規劃、有一個(ge) 增收致富的好產(chan) 業(ye) 、有一個(ge) 整潔有序的好環境、有一個(ge) 文明和諧的好風氣、有一個(ge) 堅強有力的好班子),進一步帶動全縣339個(ge) 行政村走出致富路、過上好日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