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老有所養幸福多 老有所為活力足(走特色發展之路)

發布時間:2022-07-01 15:3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最近,68歲的老年誌願者胡希英總往鄰居趙秀芝家跑。“趙姐心情很低落,我來陪她聊聊天,順便給她量血壓,自己還能掙時間幣,特別有意義(yi) 。”胡希英說。

  為(wei) 了創新居家養(yang) 老服務,充分發揮退休老人餘(yu) 熱,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區濱河社區組建了一支“年輕”老人誌願服務隊,通過創建“時間銀行”互助養(yang) 老服務模式,鼓勵大家“今天為(wei) 別人服務,明天免費享受服務”。胡希英便是其中一員。

  建設老年食堂滿足老人用餐需求、開展適老化改造化解居家養(yang) 老難題、完善“時間銀行”鼓足誌願者幹勁……去年以來,承德市積極推進以居家為(wei) 基礎、社區為(wei) 依托、機構為(wei) 補充、醫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通過將老有所養(yang) 與(yu) 老有所為(wei) 相結合,不斷優(you) 化養(yang) 老服務模式,讓更多老年人安享樂(le) 享幸福晚年。

  優(you) 化養(yang) 老服務模式

  “我剛在時間銀行又存了一個(ge) 小時!”走出趙秀芝家家門,胡希英連忙打開手機,在“時間銀行公益平台”小程序上進行“誌願服務”打卡,時間幣總額再次增加。

  “以前誌願服務時長隻能在社區紙質登記,有時容易漏記,時長也不夠準確。現在服務完直接手機打卡,不僅(jin) 精準,還能通過小程序進行權益兌(dui) 換呢。”胡希英說。為(wei) 了進一步完善“時間銀行”服務模式,2021年11月,承德市高新區推出了“時間銀行公益平台”小程序,通過誌願服務打卡,將誌願者服務時長實時以時間幣形式儲(chu) 入個(ge) 人賬戶。目前,全區共有12個(ge) 社區基礎數據已錄入公益平台,後期還將探索實現全市範圍內(nei) 時間幣的通存通兌(dui) 。

  隨著“時間銀行”一起完善的,還有社區的養(yang) 老服務模式。從(cong) 助娛、助急、助醫發展到助餐、助娛、助浴、助醫、助急、助行、助潔,濱河社區不斷優(you) 化養(yang) 老服務模式,將服務功能從(cong) “三助”增加至“七助”,社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通過熱線電話、網絡預約、線下溝通等形式,就能得到及時有效的上門服務。

  濱河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徐佳傑介紹,為(wei) 了更精準地服務老人,社區為(wei) 60周歲以上中重度失能人員、特困人員、低保對象、重點優(you) 撫對象、重度殘疾人員及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提供送餐、衛生護理、心理慰藉等特定服務,運營補貼也提升為(wei) 每人每年3000元。

  擴大養(yang) 老服務範圍

  紅燒魚塊、青椒炒蛋、白燒蘿卜……臨(lin) 近中午,家住高新區梨花社區銀杏苑的曹景榮打開手機應用,葷素搭配、美味誘人的菜品映入眼簾。“社區老年食堂菜品豐(feng) 富,價(jia) 格實惠,還貼心地配了低糖、低脂的套餐。”曹景榮一邊說著,一邊選好菜品、提交訂單。

  為(wei) 了擴大養(yang) 老服務覆蓋麵,去年12月,濱河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將服務範圍由原來的5個(ge) 居民小區擴大到9個(ge) 居民小區。曹景榮所在的梨花社區也被納入了服務範圍。“現在不出社區,咱也能一樣樂(le) 享晚年生活啦!”曹景榮說。

  “2021年9月以來,高新區實行區工管委班子成員包聯社區機製,全力推進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截至目前,全區12個(ge) 社區建立了兩(liang) 個(ge) 養(yang) 老服務中心和10個(ge) 日間照料服務站,按照‘呼叫、派單、服務、評價(jia) 、記錄’五步運行機製提供服務。”高新區社區工委副書(shu) 記徐娜介紹。

  如今,高新區12個(ge) 社區共建立誌願服務隊42支,誌願者總人數達到1366人。“我們(men) 充分發揮‘以老帶新’作用,根據誌願者個(ge) 人特長分成慰問組、文藝組、家政服務組等12個(ge) 小組,為(wei) 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精準幫扶。”徐娜說。

  完善養(yang) 老服務保障

  萬(wan) 華小區的陳大娘家中水管壞了,子女又都不在身邊,她撥打了養(yang) 老服務熱線,沒多久,一名家政服務人員上門前來維修;文廟社區的王秀華和老伴白天在家無人照料,他們(men) 每天到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和其他老年人聊天、下棋……

  吃不愁、病不憂、孤不獨、樂(le) 有伴。從(cong) “養(yang) 老”到“享老”,如今,在承德,越來越多的老人在精準貼心的養(yang) 老服務中安享晚年,也有越來越多的老年誌願者在邊養(yang) 老邊助老中樂(le) 享晚年。

  “要緊緊抓住社區這個(ge) 基層基礎,健全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完善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設施和各項功能,切實滿足老年人多方麵需求。”承德市委書(shu) 記柴寶良說。

  目前,承德全市177個(ge) 社區共建設205個(ge) 社區日間照料服務機構,配備439名專(zhuan) 職人員,覆蓋2099個(ge) 生活小區,實現了服務設施社區全覆蓋、服務功能生活小區全覆蓋。

  “未來,我們(men) 還將通過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在豐(feng) 富社區養(yang) 老服務功能、提升養(yang) 老服務水平的同時,積極搭建平台,引導和鼓勵更多的‘年輕’老人參加到社區建設和誌願服務中,真正實現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為(wei) 。”承德市民政局副局長、二級調研員竇立新介紹。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