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樂園經濟,看“生態福地”淮安洪澤如何構建“精致湖城”?
試運行中的淮安方特。受訪方供圖
6月的最後一個(ge) 周末,千餘(yu) 名遊客共赴蘇北湖濱小城——洪澤,這是淮安方特東(dong) 方欲曉試運營首日,也是當地“蓄謀”已久的一場文旅盛宴。
2017年,華強方特與(yu) 淮安簽約,將投資50億(yi) 元在當地洪澤區建設大型遊樂(le) 場,這也是江蘇首座紅色文化高科技主題公園。
試運營首日,“樂(le) 園經濟”效應也在洪澤初顯,方特的火熱不僅(jin) 為(wei) 周邊的洪澤湖古堰景區帶去了流量,也帶火了蔣壩等周邊一眾(zhong) 的民宿和餐飲業(ye) 。
近年來,手握“生態”好牌的洪澤區,圍繞區域優(you) 勢特色、短板弱項持續發力,打出了工業(ye) 、文旅兩(liang) 張“王牌”,在洪澤區委書(shu) 記張衝(chong) 林眼中,圍繞“在長三角一體(ti) 化背景下,把洪澤打造成長三角地區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的定位,洪澤一方麵將工業(ye) 作為(wei) 洪澤發展跨越之道、崛起之基,構建支撐洪澤長遠發展的工業(ye) 體(ti) 係;另一方麵把富民作為(wei) 發展旅遊的出發點、落腳點,把旅遊資源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富民增收引擎,努力探索出一條揚長補短、揚優(you) 成勢的現代化之路。
“樂(le) 園經濟”助力
在坊間,每每談到有著“工業(ye) 明星城市”之稱的常州,“恐龍城”的城市名片反而更響亮。
事實上,作為(wei) 一座從(cong) 未出土過恐龍化石的江南城市,常州“無中生有”打造出以恐龍園為(wei) 首的主題樂(le) 園矩陣,撬動了當地旅遊產(chan) 業(ye) 的逆勢崛起。
建成一座樂(le) 園,塑造一個(ge) IP,打響一座城市的名氣。近年來,主題樂(le) 園在實體(ti) 經濟中異軍(jun) 突起,由此誕生的“樂(le) 園經濟”席卷大江南北。美在生態,美在文化的淮安自帶文旅基因,近年來注重盤活文化資源,以文化對接產(chan) 業(ye) ,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濃墨重彩書(shu) 寫(xie) 著以文興(xing) 業(ye) 的大文章。
人民網了解到,淮安方特東(dong) 方欲曉是由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和淮安投資控股集團共同出資建設,是江蘇省內(nei) 第一座以紅色文化為(wei) 主題的大型高科技主題公園。園區占地約60萬(wan) 平方米,包含八項方特獨家打造的室內(nei) 大型高科技主題項目和四十餘(yu) 項室外遊樂(le) 項目,以及五大曆史主題街區和數百項特色休閑景觀、主題餐廳、商店等。
“淮安曆史上標誌性的文旅重特大項目”“江蘇首座紅色文化高科技主題公園”“江蘇首座方特主題公園”,諸多標識加持之下,淮安方特從(cong) 2018年建設之初就備受關(guan) 注。這個(ge) 頗為(wei) 矚目的項目成色究竟如何?試運營情況可見端倪。
“‘飛翔’項目可以俯瞰祖國壯美河山;‘致遠 致遠’也很棒,我們(men) 要勿忘國恥,奮發圖強……被‘種草’前往的家人們(men) ,一定要注意防曬!不要像我穿個(ge) 背心就跑去玩。”26日,如同往常一樣,旅遊達人陸程紅在返程途中,就急切地在“小紅書(shu) ”上分享起自己的遊記心得。
家住宿遷泗陽的陸程紅早早就關(guan) 注了“淮安方特”的微信公眾(zhong) 號。6月24日,當她看到淮安方特東(dong) 方欲曉招募“超前體(ti) 驗官”的消息,隨即照著流程參與(yu) 報名。“我們(men) 當地沒有類似的文旅項目,上次去主題樂(le) 園玩,還是疫情前去上海歡樂(le) 穀。”陸程紅說,在收到入園邀請後,26日當天,她花了大半天時間,去感受江蘇首家方特主題公園。
除了外灘轉馬、空中賽車、海盜船、旋轉台球等傳(chuan) 統遊樂(le) 場項目,更讓陸程紅感興(xing) 趣的,還是類似置身烽火戰場,如同親(qin) 曆一場精彩遊擊戰的“鐵道遊擊”項目,以及翱翔於(yu) 曆史悠久的名勝古跡,和現代化的繁華都市,飽覽祖國壯美風光的“飛翔”項目,以及適合拍照紀念的近現代香港街、上海街。“遊樂(le) 園現場巨大的致遠號,也十分震撼。我注意到帶娃來‘打卡’的家長也不少,相信這些寓教於(yu) 樂(le) 的文娛項目,在正式開業(ye) 後,會(hui) 迎來它的高光時刻。”陸程紅說。
事實上,“樂(le) 園”對於(yu) 區域的價(jia) 值,不僅(jin) 在於(yu) 項目本身。地方寄希望於(yu) “樂(le) 園”特有的IP,促使“門票+二次消費+酒店度假”樂(le) 園經濟三大增長極的協同共振。人民網注意到,還在試運營中的淮安方特,共計引來上萬(wan) 人次遊客“圍觀”,方特的火熱文旅之火還“燃”到了不遠處的蔣壩鎮。據“洪澤發布”數據,這個(ge) 以美食見長的小鎮,在25日當天,就接待食客約2000位,實現餐飲營業(ye) 額達20萬(wan) 元。
“不少遊客來到這裏的第一件事就是品嚐蔣壩當地特色美食,對蔣壩魚圓、螺螄、捆蹄、小魚鍋貼、乾隆大饅頭等菜肴讚不絕口,老複興(xing) 、工農(nong) 兵、長淮漁歌等幾家餐飲店更是人氣爆棚,甚至在店外排起了長隊,遊客比往常要上多不少。”蔣壩鎮黨(dang) 委委員、人武部部長高鬆介紹,作為(wei) 大運河“百裏畫廊”的重點片區之一,近年來,蔣壩鎮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打造河工風情小鎮,開發文創產(chan) 業(ye) ,創新旅遊產(chan) 品,大力發展觀光農(nong) 業(ye) 和觀光水產(chan) 養(yang) 殖業(ye) ,讓旅遊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水產(chan) 養(yang) 殖相結合,通過舉(ju) 辦千人螺螄宴、中秋百家蟹宴等大型旅遊活動,遊客紛至遝來,2021年度接待遊客突破60萬(wan) 人次。
“生態是洪澤最寶貴的資源稟賦,也是未來發展最大的優(you) 勢。相信隨著洪澤湖大堤洪澤城區段麵貌一新,透湖工程的加速推進,再加上‘方特’開業(ye) 後的流量加持……‘旅遊即城市,城市即旅遊’全域要素資源配置逐步到位,洪澤文旅的整體(ti) 品牌將更加響亮,我們(men) 蔣壩的品牌也將更好走出去。”高鬆樂(le) 嗬地說。
江蘇三聯新材料。受訪方供圖
工業(ye) 經濟強區
如何讓“生態福地”更精致?高質量的工業(ye) 經濟同樣是發展的硬核動力。
5月30日,洪澤區召開科技創新大會(hui) ,區委書(shu) 記張衝(chong) 林為(wei) 新源太陽能和新東(dong) 風化工兩(liang) 家企業(ye) 發放研發獎補資金117.2萬(wan) 元。這是洪澤區激勵企業(ye) 創新發展的一個(ge) 縮影。
人民網注意到,無論是“蘇南提升”“蘇中崛起”還是“蘇北振興(xing) ”,都離不開工業(ye) 這條主線,都要靠項目“挑大梁”。
近年來,洪澤區緊緊圍繞“工業(ye) 強區”戰略,聚焦科技創新,推動形成機械製造、現代紡織、鹽化新材料3個(ge) 百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綠色食品、信息技術兩(liang) 個(ge) 30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點燃工業(ye) 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7.78億(yi) 元,同比增長17%;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比重上升到37.63%;18家企業(ye) 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洪澤經濟開發區成功通過國家知識產(chan) 權試點園區驗收並獲批省智慧園區。
科技創新進入新時代,紡織行業(ye) 作為(wei) 很多人眼中的“古董”行業(ye) ,在洪澤卻與(yu) 科技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在位於(yu) 洪澤經濟開發區紡織產(chan) 業(ye) 園的三聯新材料的產(chan) 品展示室內(nei) ,100餘(yu) 款色澤豔麗(li) 、性能優(you) 越的產(chan) 品映入眼簾,這些產(chan) 品廣泛運用於(yu) 服裝、地毯、床上用品等多個(ge) 領域。
“我們(men) 從(cong) 成立,到殺入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名單,隻用了不到5年時間。這與(yu) 持續的研發投入和產(chan) 品創新有很大的關(guan) 係。”三聯新材料總經理王健康說,企業(ye) 通過建立省級企業(ye) 技術中心和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每年4%銷售額投入到研發中,已獲得30餘(yu) 項國家級授權專(zhuan) 利和2項發明專(zhuan) 利。
事實上,想要高點起跳,創新是“華山一條路”。這家主要生產(chan) 滌綸長絲(si) 的企業(ye) ,專(zhuan) 門設立了研發部,與(yu) 江南大學、東(dong) 華大學、常州紡織服裝學院等高校建立了長期、深度的產(chan) 學研合作關(guan) 係。近年來,緊密策應功能性、綠色再生、複合等特種纖維技術發展趨勢,先後開發出50多個(ge) 係列複合纖維。
“研發的投入是一筆長線的投資,最終會(hui) 形成發展的良性循環。”三聯新材料研發部負責人介紹,近兩(liang) 年,三聯新材料產(chan) 品憑借過硬的質量,獲得了產(chan) 業(ye) 鏈下遊多家國內(nei) 外大牌的青睞。無形中,品牌又為(wei) 他們(men) 推廣了產(chan) 品,提升了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聯新材料的“突圍”並非偶然。洪澤經濟開發區管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洪澤經開區紡織產(chan) 業(ye) 園的40家企業(ye) 中,工業(ye) 規模以上企業(ye) 23家,占比率已達57.5%。
創新的事業(ye) 呼喚創新的人才。為(wei) 解決(jue) 高層次人才缺乏的短板,近年來,洪澤區積極搭建企業(ye) 與(yu) 高校、科研院所“產(chan) 學研”通道,構建多類型、多層次科技創新平台,先後與(yu) 東(dong) 華大學、淮陰工學院簽訂產(chan) 業(ye) 、校地合作協議,推動三聯新材料與(yu) 東(dong) 華大學共建高端紡織集聚地,深化食品科技產(chan) 業(ye) 園與(yu)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ye) 技術學院全方位合作。
數據顯示,2021年,洪澤區獲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1家、市級4家;獲批第一個(ge) 市級重點實驗室;獲批省“科技副總”10人,全區企業(ye) “兩(liang) 站三中心”累計超過170家。
去年初,洪澤區還在南京軟件穀科創城探索創建了淮安首個(ge) “人才飛地”:南京軟件穀洪澤工業(ye) 園雙向離岸創新中心——洪穀研發中心。該中心集研發、孵化、設計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目前有12家洪澤區高新企業(ye) 入駐辦公,形成了“孵化在飛地、產(chan) 業(ye) 化在本地,研發在飛地、生產(chan) 在本地,前台在飛地、後台在本地”的企業(ye) 新發展模式,有效破解引才困局。2021年,12家入駐企業(ye) 實現開票銷售14.66億(yi) 元、稅收1524萬(wan) 元,同比分別增長30%、120%。
“今年,我們(men) 將加速推進中電光穀、5G新材料產(chan) 業(ye) 園等特色園區建設,推進高新技術企業(ye) 集聚發展。同時,放大洪穀研發中心‘人才飛地’效應,吸引更多企業(ye) 入駐。”洪澤區科技局局長袁書(shu) 朋說。
“堅持‘工業(ye) 強區、旅遊富民’,努力推動高質量跨越發展,要求我們(men) 在下一步要以更大力度擴投資促動能,以更大決(jue) 心抓轉型促提升,以更實舉(ju) 措抓旅遊促富民;打造‘生態福地、精致湖城’,全力建設美麗(li) 濱湖旅遊城市,後續我們(men) 將著力打造大運河百裏畫廊示範樣板,促進經濟社會(hui) 全麵綠色發展,充分展現精致湖城魅力。”張衝(chong) 林如是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