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天津篇章

發布時間:2022-07-12 15:5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十載春華秋實,鐫刻非凡印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天津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天津工作“三個(ge) 著力”重要要求和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國家賦予的功能定位,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向著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的目標昂首奮進。

  堅守戰略定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天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賦予天津“一基地三區”的功能定位,努力打造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天津堅持“製造業(ye) 立市”,實施製造強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打造以智能科技為(wei) 引領,以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為(wei) 重點,以裝備製造、汽車、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為(wei) 支撐的“1+3+4”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 以舉(ju) 辦智能大會(hui) 為(wei) 平台,大力培育以智能科技為(wei) 引領的新型產(chan) 業(ye) 矩陣。

  一台台排列整齊的新一代智能機器人,做完出廠前的最後一輪高精度測試後,啟運出口海外……近期,天津新鬆工業(ye) 機器人智慧工廠投入使用,生產(chan) 能力大幅提升。

  “在參加了3屆世界智能大會(hui) 後,新鬆集團落戶天津港保稅區。得益於(yu) 天津雄厚的製造業(ye) 基礎和配套優(you) 惠政策,企業(ye) 的天津客戶迅速拓展到上百家。”新鬆集團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集團正將天津的生產(chan) 基地,升級為(wei) 集製造、應用係統和研發中心於(yu) 一體(ti) 的智慧產(chan) 業(ye) 園,到今年年底,年產(chan) 工業(ye) 機器人將超過1萬(wan) 台。

  為(wei) 落實製造強國戰略,天津將產(chan) 業(ye) 鏈建設作為(wei) “製造業(ye) 立市”重要抓手,重點打造信創、高端裝備等12條產(chan) 業(ye) 鏈,全麵實施市領導掛帥的“鏈長製”,通過強鏈補鏈,鏈上抓服務、抓複工複產(chan) 、抓運行、抓企業(ye) 、抓項目、抓人才、抓創新、抓政策。目前,天津12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在談項目183個(ge) ,擬投資額1479.93億(yi) 元。

  天津市工信局局長尹繼輝介紹,2021年天津全市在鏈企業(ye) 產(chan) 值、增加值同比增長20.7%、9.6%;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占規上工業(ye) 比重從(cong) 2017年的20.8%上升到26.1%;入選“國家隊”的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等綠色製造示範單位超120家,躍居全國第二。

  天津圍繞“一基地三區”定位,協同推進、蹄疾步穩。

  全麵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隨著全球首個(ge) 智慧零碳碼頭、全球首個(ge) 港口自動駕駛示範區等成果不斷湧現,天津港一係列創新方案令人矚目。今年前5個(ge) 月,天津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847萬(wan) 標準箱,同比增長2.2%,創曆史新高。立足天津港區位優(you) 勢,深化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

  精心打造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東(dong) 疆港在全國首創保稅進口租賃、出口租賃、聯合租賃、跨境轉租賃、離岸租賃等模式,形成40多項創新租賃模式,實現跨越發展。

  全力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天津自貿試驗區在全國率先實施“一個(ge) 部門、一顆印章”審批,“一企一證”綜合改革,企業(ye) 投資自由便利度不斷提升……截至目前,天津自貿試驗區累計實施製度創新措施502項,累計向全國複製推廣38項試點經驗和實踐案例。

  踐行人民至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連續6年延長供暖期溫暖千家萬(wan) 戶、棚戶區改造助圓安居夢……近年來,天津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一枝一葉總關(guan) 情”的民生情懷,聚焦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築牢民生保障的溫暖底線。

  炎炎夏日,走進東(dong) 麗(li) 區海河綠芯生態區,滿眼青翠,水網細密,稻田、綠蔭縱橫交錯。“真沒想過,還能在我們(men) 村的土地上再次見到綠油油的小站稻。”正在散步的66歲居民許永山指著不遠處的稻田說。

  許永山說,腳下正是他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務本三村。20多年前,務本三村曾是小站稻的密集種植區,後來由於(yu) 環境破壞,地裏撂了荒。

  “為(wei) 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推動產(chan) 業(ye) 生態化、生態產(chan) 業(ye) 化有機統一,務本三村等一大批‘問題村’舊貌換新顏。”東(dong) 麗(li) 區副區長吳俊雅介紹,東(dong) 麗(li) 區已新建改造7900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大力發展生態水稻種植。

  這是天津將民生改善與(yu) 環境治理協同推進的一個(ge) 縮影。針對群眾(zhong) 曾經反映強烈的生態環保問題,天津加強區域大氣、水汙染等協同治理,升級保護875平方公裏濕地自然保護區,加快建設736平方公裏綠色生態屏障,嚴(yan) 格保護153公裏海岸線,築牢首都“生態護城河”。

  改善民生,離不開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天津持續加大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力度,打造美好生活圖景。“我們(men) 村曾經是赤字村,而現在,線上買(mai) 菜有電商送到家,看病就醫有門診能報銷,足不出村就能生活無憂。”提到村裏近年的變化,北辰區青光鎮韓家墅村老黨(dang) 員劉文富連聲稱讚。

  受多種因素製約,韓家墅村一度產(chan) 業(ye) 發展乏力。“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全體(ti) 村民生活得更加幸福!這是韓家墅村兩(liang) 委奮鬥的目標。”韓家墅村兩(liang) 委委員崔媛媛說,經過多年努力,產(chan) 業(ye) 發展步入正軌,村民收入也芝麻開花節節高。2021年,村集體(ti) 收入2.05億(yi) 元,集體(ti) 總資產(chan) 達到19億(yi) 元。

  心懷“國之大者”,著眼“為(wei) 民小事”。2020年11月,天津提前超額完成棚改任務,30萬(wan) 居民出棚進樓,市區棚戶區居民居住麵積由原來不足20平方米,提升到65平方米以上;精細化精準化實施20項民心工程,財政總支出75%投向民生領域;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落到實處,托起“一老一小”穩穩的幸福……

  牢記初心使命,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

  “小區廢棄的電線杆早該拆了,車輛經過很不方便”“小花園可別荒廢了,這次得好好利用起來”……傍晚,和平區黨(dang) 員幹部來到社區居民身邊,坐在小板凳上,嘮家常、聽意見,變“窗口辦件”為(wei) “促膝談心”、變“被動解答”為(wei) “主動問需”。

  無論多忙,都要抽時間到居民群眾(zhong) 中走一走看一看。這是“和平夜話”的尋常一幕,也是天津黨(dang) 建引領提高基層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

  從(cong) 繁華市區的“和平夜話”到遍布全城的“海河夜話”,從(cong) 南開區“紮根網格、血脈相融”到河北區“來家坐坐、向您匯報”……廣大黨(dang) 員幹部強化宗旨意識,“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麵”。

  近年來,天津用心用力用情創新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創建“向群眾(zhong) 匯報”機製,引導組織廣大黨(dang) 員幹部深入群眾(zhong) 、紮根基層,做好全天候的“服務員”、黨(dang) 和群眾(zhong) 的“連心橋”,把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轉化為(wei) 強大治理效能和深厚群眾(zhong) 基礎。

  “通過巡察整改,安全通道堆放雜物及車輛占壓情況沒有了,個(ge) 別樓層存放電動車的問題也解決(jue) 了。”河西區大營門街道蚌埠道社區居民溫世榮說。河西區南北大街社區居民郭金浩說:“小區裝上了智能擋車杆係統,居民停車難也得到了緩解。”社區工作人員的努力,群眾(zhong) 看在眼裏、暖在心上。

  對事關(guan) 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問題,河西區通過“三匯報五公開”,將巡察整改情況全程“向群眾(zhong) 匯報”。去年以來,河西區選取26個(ge) 社區作為(wei) 試點,收到意見建議390條,推動巡察反饋的82個(ge) 重點問題徹底解決(jue) ,社區群眾(zhong) 滿意率達99.7%。

  “‘向群眾(zhong) 匯報’堅持效果導向,以群眾(zhong) 滿意為(wei) 標準,整改到位不到位由群眾(zhong) 來評判。隻有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家門口的事、身邊的事,才能贏得群眾(zhong) 的真心認可。”河西區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有關(guan) 負責人說。

  落實各級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四個(ge) 走遍”,讓黨(dang) 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推動權責下放、資源力量向基層下沉,構建高效能治理服務體(ti) 係;推動“津治通”“津心辦”平台在全市16個(ge) 區、252個(ge) 鎮街和5405個(ge) 村(社區)全麵貫通應用……天津不斷深化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體(ti) 製機製創新。

  高質量發展結出碩果。截至2021年底,天津人均GDP達到11.37萬(wan) 元,2016年以來年均增長4.8%;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016年的34074元提高到47449元,年均增長6.8%。

  藍圖繪就,重任在肩。天津將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匯聚起1400萬(wan) 海河兒(er) 女的澎湃力量,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2日 第 09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