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沭陽:自主創新成為製造業發展強引擎
沭陽縣一公司車間內(nei) 一派緊張有序的繁忙景象。沭陽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人民網宿遷7月18日電 盛夏時節,走進位於(yu) 江蘇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江蘇機器時代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車間內(nei) 一派緊張有序的繁忙景象。“公司擁有若客、若來、喵乎汪也等多個(ge) 自有國內(nei) 知名品牌,分別在潮玩、DIY拚裝模型、寵物用品等領域大放異彩。”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擁有擁有2項全球發明專(zhuan) 利、5項國家發明專(zhuan) 利、16項實用新型專(zhuan) 利、29項外觀專(zhuan) 利以及近40項受理中專(zhuan) 利。
如今,自主創新成為(wei) 沭陽製造業(ye) 企業(ye) 發展的強引擎。在新近發布的《中國縣域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中,沭陽位列第56位。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江蘇省沭陽縣工業(ye) 實現開票銷售585.91億(yi) 元,同比增長8.05%。
為(wei) 鼓勵企業(ye)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營造良好創新創業(ye) 環境,沭陽先後出台了《沭陽縣高層次創新創業(ye) 人才引進扶持政策》《關(guan) 於(yu) 推動規模以上企業(ye) 開展研發活動的通知》《全麵開展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等文件,設立縣級科技計劃項目資金和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chang) 資金池,努力提高企業(ye) 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同時,沭陽還全麵推動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ye) 所得稅減免等政策落地落實,幫助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充分享受政策紅利,確保企業(ye) 稅減政策“應享盡享”。
圍繞科技服務精準高效,沭陽建立健全科技創新“一走進三精準”工作法,即深入走進創新型企業(ye) ,定製“一企一策”服務清單,讓科技服務精準到企、科技政策精準落地、科技示範精準引領,及時了解企業(ye) 需求,主動幫助企業(ye) 協調解決(jue) 發展難題,年走訪企業(ye) 150家以上。圍繞“3+3+X”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年開展產(chan) 學研對接活動30餘(yu) 次,簽訂合作協議200項左右。不斷加大校企產(chan) 學研合作獎勵力度,2021年,累計發放產(chan) 學研獎補資金587萬(wan) 元,相關(guan) 企業(ye) 向合作高校撥付產(chan) 學研合作經費1300餘(yu) 萬(wan) 元。
江蘇蘇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20億(yi) 元,是一家專(zhuan) 注於(yu) 食品級應用馬口鐵材料的製造企業(ye) ,擁有專(zhuan) 利40多項,先後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省企業(ye) 技術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智能化示範車間、省工業(ye) 互聯網標杆工廠、省重點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省文明單位、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等榮譽,已成為(wei) 國內(nei) 食品級馬口鐵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國際知名企業(ye) ,鍍鉻馬口鐵出口量國內(nei) 第一,啤酒瓶蓋鐵全球市場占有率35%、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80%。2021實現開票銷售6.6億(yi) 元,納稅5727萬(wan) 元。
目前,沭陽製造業(ye) 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e) 12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備案)296家,數量位居全市第一。積極推動企業(ye) 研發機構建設,全縣製造業(ye) 企業(ye) 獲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家,省級研究生工作站55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31家。
近年來,沭陽縣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緊緊圍繞“蘇北工業(ye) 強縣”的目標定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創新要素集聚,不斷優(you) 化創新創業(ye) 環境,全縣製造業(ye) 企業(ye) 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先後獲批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知識產(chan) 權強縣工程示範縣等榮譽稱號。“堅持‘工業(ye) 強縣、產(chan) 業(ye) 興(xing) 縣’不動搖,埋頭苦幹、跨越趕超,全力做強現代化建設主引擎。”沭陽縣委書(shu) 記彭偉(wei) 表示。(張峰 呂述謖 倪亞(ya) 瓊 黃啟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