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量明顯減少
河北省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量明顯減少
義(yi) 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從(cong) 5000多所減至4所,學校課後服務實現全覆蓋
7月19日,河北省教育廳召開“雙減”一周年新聞通氣會(hui) 。記者從(cong) 會(hui) 上獲悉,“雙減”政策實施一年來,河北義(yi) 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從(cong) 5000多所減少到現在的4所,且全部為(wei) 非營利性機構,校外培訓治理五支隊伍逐步建立;義(yi) 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實現100%全覆蓋,課後服務內(nei) 容不斷豐(feng) 富;所有義(yi) 務教育學校出台作業(ye) 管理辦法,所有學校實現每周1天無作業(ye) 日,學生作業(ye) 量明顯減少。
國家“雙減”政策發布後,省教育廳先後製發40餘(yu) 個(ge) 配套文件,涵蓋了課堂教學、作業(ye) 設計、課後服務、校外培訓治理等方麵,為(wei) 圓滿完成國家規定任務創造了條件。
校外培訓治理五支隊伍逐步健全。省教育廳聯合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等九部門組成省級校外培訓執法工作組,把教育行政處罰等措施落到實處;成立了河北省義(yi) 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聘任139名學科專(zhuan) 家負責全省學科鑒別指導工作;組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教育教學專(zhuan) 家指導隊伍,引導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按要求規範辦學;優(you) 選優(you) 聘205名省級“雙減”工作社會(hui) 監督員,組建“雙減”工作社會(hui) 監督員隊伍;選聘329名省級“雙減”工作信息員,組建“雙減”工作社會(hui) 信息員隊伍,不斷強化對校外培訓的監督、指導和檢查工作。
學生作業(ye) 時長明顯得到控製。從(cong) 統籌、設計、布置、批改、監管指導等多方麵完善作業(ye) 管理機製,建立作業(ye) 校內(nei) 公示、審核管理和質量評價(jia) 製度,合理調控作業(ye) 結構;全省基本落實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shu) 麵家庭作業(ye) ,三至六年級每天書(shu) 麵作業(ye) 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鍾,初中不超過90分鍾的要求,實行了每周1天無作業(ye) 日,學生作業(ye) 明顯減少,作業(ye) 總量時長得到明顯控製;省教育廳教科院研究製定了義(yi) 務教育階段12個(ge) 學科作業(ye) 設計與(yu) 實施指導意見。各地積極探索,普遍試行分層、彈性和個(ge) 性化作業(ye) ,推動作業(ye) 設計質量穩步提高。
實現課後服務三個(ge) “全覆蓋”。目前,全省開展課後服務的義(yi) 務教育學校達到100%,實現了義(yi) 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服務時間全覆蓋;謀劃課後服務全方位發展;河北省實施了“課後服務三年行動計劃”,計劃用三年時間,為(wei) 全省培樹一批課後服務示範縣,為(wei) 全省每個(ge) 縣培樹一批課後服務示範校。打造課後服務品牌工作抓手,強化課後服務典型示範引領。
學校辦學質量持續提升。持續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印發《義(yi) 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規定》,對義(yi) 務教育學校考試時間、命題、組織、方式、成績及學生評價(jia) 等進行全麵規範,降低考試壓力,深化評價(jia) 改革。
義(yi) 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隻剩4所。堅持嚴(yan) 格審批與(yu) 壓減存量相結合,一律不再審批學前教育校外培訓機構和中小學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暫停審批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大力壓減已有培訓機構。全省5092所義(yi) 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中,注銷1743所,轉非學科類3345所,壓減率99.9%,剩餘(yu) 4所全部轉為(wei) 非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
嚴(yan) 格規範機構辦學。全麵排查原麵向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規範非學科類機構辦學行為(wei) ;建立負麵清單,從(cong) 培訓時間、培訓內(nei) 容、財務收費等方麵明確“二十五不得,二十嚴(yan) 禁”,按照清單嚴(yan) 查違規行為(wei) 。公布省市縣三級舉(ju) 報電話,發動群眾(zhong) 提供線索,壓實鄉(xiang) 鎮(街道)治理無證無照機構責任;持續推進全國監管平台的應用,抓牢抓實機構資質審查、預收費監管、收費行為(wei) 規範等重點工作,推動校外培訓監管走深走實。(記者崔叢(cong) 叢(c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