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經濟新方位·年中數據怎麽看)

發布時間:2022-07-21 15:4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夏糧產(chan) 量增加28.7億(yi) 斤,早稻及秋糧豐(feng) 收基礎較好,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第一產(chan) 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4%……7月20日國新辦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總農(nong) 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介紹了上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運行情況。

  夏糧小麥實現增產(chan) ,秋糧豐(feng) 收有一定基礎

  曾衍德表示:“堅持把確保全年糧食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作為(wei) 底線任務,以超常超強的力度,推動各項措施落實落地,促進糧食生產(chan) 穩定發展。”

  夏糧產(chan) 量創曆史新高,全年糧食豐(feng) 收有基礎。夏糧生產(chan) 經受了去年罕見秋汛、新冠肺炎疫情散發、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等多重考驗,在去年高基數上再奪豐(feng) 收。夏糧產(chan) 量2948億(yi) 斤、增加28.7億(yi) 斤,其中,小麥產(chan) 量2715億(yi) 斤、增加25.7億(yi) 斤,優(you) 質專(zhuan) 用品種占比38.5%、提高1.2個(ge) 百分點。早稻及秋糧豐(feng) 收基礎較好。預計早稻麵積穩中有增,目前收獲過六成、豐(feng) 收在望。秋糧麵積超過13億(yi) 畝(mu) ,長勢總體(ti) 正常。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夏收油菜籽實現“三增”,麵積超過1億(yi) 畝(mu) ,單產(chan) 創曆史新高,產(chan) 量是6年來增加最多的一年。落實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1500多萬(wan) 畝(mu) ,預計大豆麵積增加較多。

  “菜籃子”產(chan) 品供應充足,市場運行總體(ti) 平穩。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產(chan) 量同比增長5.3%。牛奶產(chan) 量增長8.4%。國內(nei) 水產(chan) 品產(chan) 量小幅增長。蔬菜和水果市場供應充足,價(jia) 格季節性回落。質量安全水平穩定向好。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5%以上,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數量累計達到6.2萬(wan) 個(ge) 。

  種子耕地農(nong) 機基礎進一步夯實,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不斷提升。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紮實推進。資源普查任務進度過半,已收集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11萬(wan) 份、畜禽遺傳(chuan) 材料6萬(wan) 份、水產(chan) 遺傳(chuan) 材料5萬(wan) 份。開展農(nong)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首次審定一批綠色、專(zhuan) 用和耐鹽堿小麥品種。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加快推進。上半年建成和開工在建高標準農(nong) 田7377萬(wan) 畝(mu) ,占全年1億(yi) 畝(mu) 任務量的74%。農(nong) 機裝備條件持續改善。推進機收減損,小麥機收損失率控製在2%以內(nei) 。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琦表示:“夏糧豐(feng) 收離不開‘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的全麵實施,今年夏糧播種麵積達3.98億(yi) 畝(mu) ,比上年增加138萬(wan) 畝(mu) ,夏糧畝(mu) 產(chan) 比上年提高2.3公斤,單產(chan) 提高對增產(chan) 的貢獻達64%。”

  “總的看,上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為(wei) 穩物價(jia) 保民生、穩定經濟大盤提供堅實支撐。”曾衍德表示,下一步,將全力以赴奪取全年糧食豐(feng) 收。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負責人劉莉華表示:“今年糧食生產(chan) 形勢總體(ti) 還是不錯的。全年糧食生產(chan) 的大頭在秋糧。從(cong) 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今年秋糧豐(feng) 收有一定基礎,下一步將抓好麵積落實、秋糧田間管理與(yu) 防災減災工作,一環不鬆、一招不落,全力抓好秋糧生產(chan) 。”

  脫貧地區特色產(chan) 業(ye) 穩步發展

  據介紹,脫貧地區特色產(chan) 業(ye) 穩步發展,產(chan) 業(ye) 帶動就業(ye) 增收能力增強。832個(ge) 脫貧縣每個(ge) 縣已初步培育2—3個(ge) 優(you) 勢突出、帶動能力強的主導產(chan) 業(ye) ,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加大小額信貸投放,上半年新增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415.5億(yi) 元,支持94.5萬(wan) 脫貧戶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發展生產(chan) 。就業(ye) 幫扶超額完成。指導脫貧人口外出務工的同時,引導更多脫貧人口在各類項目建設中就業(ye) 。截至6月末,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3223萬(wan) 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6.7%。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更多用發展的辦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增收。通過深入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種養(yang) 業(ye) 提升行動,推動將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比重提高到55%,支持脫貧地區建設標準化生產(chan) 基地、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和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加快發展就業(ye) 容量大、聯農(nong) 帶農(nong) 效果好的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吸納農(nong) 民就近就業(ye) 增收。

  穩定務工就業(ye) 增收。今年要確保脫貧人口務工就業(ye) 規模穩定在3000萬(wan) 以上。重點是兩(liang) 方麵:一是穩住轉移就業(ye) 。組織實施“雨露計劃+”就業(ye) 促進專(zhuan) 項行動,加大東(dong) 西部勞務協作力度,引導農(nong) 民有序外出務工。二是拓展本地就業(ye) 。解決(jue) 好就業(ye) 幫扶車間麵臨(lin) 的實際困難,擴大以工代賑規模,適當增加鄉(xiang) 村公益性崗位,讓脫貧勞動力在家門口有活幹、有錢賺。

  落實扶持政策增收。目前,中央確定的主要銜接政策全部出台,實現了平穩過渡。要進一步健全防返貧機製,將有返貧致貧風險的農(nong) 戶全部納入監測對象,及時落實產(chan) 業(ye) 就業(ye) 、社會(hui) 救助、醫療保障等針對性幫扶措施。同時,規範公益性資產(chan) 後續管理。

  擴大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投資,鄉(xiang) 村消費持續恢複

  鄉(xiang) 村建設穩妥推進,農(nong) 村改革持續深化。農(nong) 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統籌推進農(nong) 村改廁、生活汙水和垃圾治理,推進美麗(li) 宜居村莊創建。今年對工作成效明顯的20個(ge) 市縣予以督查激勵。產(chan) 地冷藏保鮮設施加快建設。中央財政安排50億(yi) 元,在重要流通節點、農(nong) 產(chan) 品主產(chan) 區和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勢區,建設了一批產(chan) 地冷藏保鮮設施。農(nong) 村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有序開展,宅基地改革試點穩步推開,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持續深化,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發展壯大。目前,全國農(nong) 民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超過610萬(wan) 家,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超過95.5萬(wan) 個(ge) 。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投資穩步增長,農(nong) 村消費市場逐步恢複。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投資渠道拓寬。落細落實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全力推動重大政策落地實施和重大工程項目開工建設。上半年,第一產(chan) 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6827億(yi) 元,同比增長4%。鄉(xiang) 村消費持續恢複。鄉(xiang) 村消費品零售額2.77萬(wan) 億(yi) 元,與(yu) 去年基本持平,恢複到2019年的98%。農(nong) 產(chan) 品進出口保持增長勢頭,進出口總額達到1616.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0.4%。

  關(guan) 於(yu) 全力擴大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投資的重點,曾衍德介紹,一方麵要紮實有序推進鄉(xiang) 村建設,目前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已經印發;另一方麵要加快實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建設項目,目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領域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已全部下達,規模比上年小幅增長。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