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五彩農業”助推鄉村振興
高平市堅定實施農(nong) 業(ye) “特”“優(you) ”戰略,精心打造了白色生豬、黃色黃梨、紅色富硒甘薯、黑色食用菌、多彩潞綢“五彩農(nong) 業(ye) ”,加快建設“五主(豬、梨、薯、菜、菇)、五輔(羊、雞、藥、林、田)”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全麵推動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促進農(nong) 民增收致富。
依托現代生豬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三中心一基地”,高平市形成了“飼料加工—核心育種—種豬擴繁—生豬育肥—屠宰加工—資源化利用”生豬全產(chan) 業(ye) 鏈。高平市被認定為(wei) 第一批山西省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2022年開始,高平市財政每年獎補2000萬(wan) 元、三年6000萬(wan) 元,實施畜牧業(ye) 高質量三年行動,年出欄優(you) 質生豬將達100萬(wan) 頭、提供仔豬100萬(wan) 頭、生豬屠宰100萬(wan) 頭,打造百億(yi) 級生豬產(chan) 業(ye) 鏈。
高平大黃梨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高平市通過與(yu) 科研院所合作,開展黃梨生態栽培、倉(cang) 儲(chu) 保鮮、產(chan) 品研發、智慧農(nong) 業(ye) 等領域技術攻關(guan) ,扶持培育了2個(ge) 龍頭企業(ye) 、300個(g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同時,做強黃梨係列產(chan) 品的精深加工,鮮食果品、梨膏、梨片暢銷省內(nei) 外。目前,全市黃梨種植麵積4萬(wan) 餘(yu) 畝(mu) ,分布於(yu) 11個(ge) 鄉(xiang) 鎮,進入盛果期的黃梨產(chan) 量達到4萬(wan) 噸,產(chan) 值4億(yi) 元,帶動2萬(wan) 餘(yu) 農(nong) 戶,人均增收6000餘(yu) 元。
高平市充分發揮土壤富硒優(you) 勢,以“一院兩(liang) 站”為(wei) 支撐,創新采用種苗脫毒、高壟育苗等新技術,示範推廣脫毒紅薯種植麵積5000餘(yu) 畝(mu) ,畝(mu) 產(chan) 量由過去的3000斤到6000斤。構建起“兩(liang) 核、三片區”的空間布局,紅薯種植麵積5萬(wan) 畝(mu) ,主要分布於(yu) 5個(ge) 鄉(xiang) 鎮,年產(chan) 量10萬(wan) 噸。湧現出晉寶綠珍等深加工龍頭企業(ye) ,年產(chan) 值4億(yi) 元,帶動3萬(wan) 餘(yu) 農(nong) 戶,人均增收2000餘(yu) 元。
發展食用菌產(chan) 業(ye) 方麵,龍頭企業(ye) 金田農(nong) 業(ye) 200間智能化香菇種植廠房,年產(chan) 菌棒1000萬(wan) 支,生產(chan) 鮮香菇2000噸。高平市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麵積達2.65萬(wan) 畝(mu) 。
此外,高平市依托潞綢文化和潞綢手工織造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積極推進“農(nong) 、工、文、旅”一體(ti) 發展,一個(ge) 以潞綢產(chan) 業(ye) 為(wei) 核心,集蠶桑農(nong) 業(ye) 、康養(yang) 文旅、潞綢文化、傳(chuan) 統婚俗等產(chan) 業(ye) 為(wei) 一體(ti) 的特色小鎮初見雛形。(高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