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寧波雷山村:非遺助力鄉村共富

發布時間:2022-07-29 11:58:00來源: 人民網-浙江頻道

 

  走進位於(yu) 浙江寧波奉化西塢街道雷山村的“喜曼藍富”工作室,10多位雷山村老人正緊張地忙碌著——有的在刺繡,有的在縫製香囊邊口、工藝包裝袋。“喜曼藍富”工作室負責人張劍峰穿梭其間,仔細檢查每件產(chan) 品的縫線、拉緊繩、流蘇是否整齊。

  藍印花布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是漢族傳(chuan) 統的工藝印染品,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藍印花布也是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張劍峰正是奉化區第七代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傳(chuan) 承人、國家一級色彩搭配師。

  “雷山村不僅(jin) 有適合種植用於(yu) 染色的藍草的土地,還有大量擅長縫紉的村民,所以將‘喜曼藍富’設了雷山村。”張劍峰說,藍印花布作為(wei) 非遺,在雷山村得到了很好的傳(chuan) 承並被賦予了新的活力,轉化為(wei) 人們(men) 生活中需要的產(chan) 品。

  “知道村裏有這個(ge) 可以手工縫紉的活兒(er) 後,我一有空就到‘喜曼藍富’工作室,既打發了空餘(yu) 時間,又可以增加收入。”65歲的雷山村村民何雪琴樂(le) 嗬嗬地說。據悉,“喜曼藍富”工作室自2022年4月正式運行以來,共為(wei) 雷山村20餘(yu) 位村民增收5萬(wan) 餘(yu) 元。

  據悉,西塢街道今後還將探索更多“喜曼藍富”工作室這樣的“非遺+來料加工點”模式,在傳(chuan) 承、保護、發揚民族文化的同時,促進民眾(zhong) 增收,推動共同富裕。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