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首家自然保護區博士後工作站建立
日前,浙江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博士後工作站揭牌儀(yi) 式暨博士後開題報告會(hui) 在麗(li) 水遂昌舉(ju) 行,這是麗(li) 水首家,也是浙江繼南麂列島、烏(wu) 岩嶺後,第三家建立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博士後工作站。
浙江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17個(ge) 具有全球保護意義(yi) 的生物多樣性關(guan) 鍵區域“浙閩贛交界山地”和35個(ge) 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武夷山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保護對象為(wei) 黑麂、黃腹角雉、黑熊、南方紅豆杉、九龍山榧和伯樂(le) 樹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其也是我國亞(ya) 熱帶東(dong) 部地區罕見的600公頃以上中山地帶原生森林生態係統。
其在自上世紀80年代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來,目前已成為(wei) 浙江保護嚴(yan) 格、人為(wei) 幹擾少、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度增長快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先後獲得全國自然教育學校、浙江省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浙江省“名山公園”等稱號。
近年來,九龍山保護區全力推進“科研保護能級提升、研學康養(yang) 建設運行、社區共建和美共富”三大重點工作,持續深化與(yu) 浙江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作為(wei) 主要參與(yu) 者的“浙江省生物多樣性保護關(guan) 鍵技術及應用”和“中亞(ya) 熱帶東(dong) 部森林生物多樣性維持機製與(yu) 保護技術”2個(ge) 項目,分別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和梁希林業(ye) 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8個(ge) 主持項目獲得浙江省“科技興(xing) 林獎”。
據人社部門介紹,博士後工作站的建立,將為(wei) 麗(li) 水進一步提高九龍山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修複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加快培養(yang) 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科研隊伍提供渠道平台和引領作用。博士後課題提出“浙江省森林生態係統碳匯潛力估算”的研究,將為(wei) 浙江省乃至全國碳達峰與(yu) 碳中和戰略提供積極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加快釋放九龍山巨大的碳匯財富,推進生態價(jia) 值轉化,拓寬生態富民路徑,加快實現區域融合發展與(yu) 和美共富,為(wei) 推進共同富裕美好社會(hui) 山區樣板貢獻博士後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