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交警收到“加大號”的感謝信
前些天,杭州濱江交警大隊長河中隊指導員葉學思收到了一份快遞。快遞沒有具體(ti) 的收件人,麵單收件人一欄上隻寫(xie) 了“長河中隊辦公室”。拆開包裹,葉學思發現,裏麵是一卷尺寸不小的紙。
紙上究竟寫(xie) 了什麽(me) ?當大夥(huo) 將紙完全展開,才發現這是一封用毛筆寫(xie) 在紅紙上的感謝信。而這封感謝信的尺寸,更令大夥(huo) 驚歎——長108厘米,寬78厘米。“實在太有分量了!”有人說。
從(cong) 落款看,寫(xie) 信的是家住杭州桐廬的王大爺。由於(yu) 信的內(nei) 容很長,大夥(huo) 仔細讀完,才知道王大爺為(wei) 啥要寫(xie) 這封“加大號”的感謝信。
他說:小夥(huo) 子幫著我找修車店,還替我打了車
事情得從(cong) 7月14日說起。當天,杭州的氣溫衝(chong) 上了40℃,由於(yu) 正在住院的老伴輪椅輪胎破了,77歲的王大爺不得不頂著大太陽,沿途尋找修車店。
王大爺起初是跟著導航走的,可走了一段路之後,汗流浹背、氣喘籲籲不說,導航顯示的那家修車店始終沒出現在眼前。走到江暉路春波路口時,王大爺已經疲憊不堪,正好看到眼前有一名年輕交警,便上前求助。
聽完老人的情況,年輕交警二話不說,推起輪椅,邊走邊打聽,終於(yu) 幫老人找到了修車店。考慮到王大爺已經在烈日下長時間行走,年輕交警與(yu) 修車店老板商議,希望能先為(wei) 王大爺修理輪椅輪胎。老板也是個(ge) 熱心人,當即答應了下來。
輪胎很快就修好了,但年輕交警擔心王大爺獨自步行返回醫院可能中暑,就叫了一輛網約車,並囑咐司機務必將老人安全送到醫院。王大爺下車時,年輕交警已經通過平台支付了車費,這讓老人更為(wei) 感激。第二天,老人便找來了紙筆,準備寫(xie) 一封感謝信,寄往長河交警中隊。
可是,王大爺始終不知道那名年輕交警姓甚名誰。於(yu) 是,他將當天的情形原原本本寫(xie) 了下來,將這個(ge) “案子”交給交警中隊自行“偵(zhen) 破”。通過調取當天的監控,葉學思很快“破案”了——那名做好事不留名的年輕交警是TPTU隊員來露傑。
他說:老人特別儒雅隨和,老板不收的錢他一定要給
感謝信寄到的那天,來露傑正好休息,直到在微信群裏被同事們(men) 集體(ti) “點名”,他才知道自己幫助過的老人寄來了這樣一封特別的感謝信。
來露傑出生於(yu) 1997年,加入交警隊伍才一年。看到感謝信時,他激動不已。也難怪,別說他這樣的年輕交警,即便是隊裏的老交警,也沒見過這樣的感謝信。意外之餘(yu) ,來露傑也回想起了關(guan) 於(yu) 老人的種種細節,他覺得,這位老人“挺特別”。
來露傑記得,當天特別熱,王大爺推著輪椅走了不少路,遇到他時已經是滿頭大汗。可不管天再熱、心再急,老人始終彬彬有禮,說話時沒有流露出絲(si) 毫的焦躁或不耐煩。“我記得,老人的上衣因為(wei) 流汗的關(guan) 係,全部貼在了身上,但他的言談舉(ju) 止始終保持著儒雅,一直在對我說謝謝,對修車店老板和網約車司機也是一樣。”來露傑說。
就是這樣一位儒雅老人,在一件“小事”上卻表現得格外執拗,令來露傑印象深刻。修補好輪胎後,修車店老板對王大爺說,僅(jin) 僅(jin) 是稍作修補,就不收錢了。可王大爺執意要給錢,說大熱天的,不能讓老板白忙活。實在拗不過王大爺,老板就說收5元錢就好,可王大爺一定要給10元錢。“他知道老板肯定是往少了說,所以很堅持。”來露傑說。
等網約車的時候,王大爺問起了來露傑的名字和單位,表示日後要來感謝他。來露傑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分內(nei) 事,起初並沒有透露自己的信息。在老人的再三詢問下,來露傑隻好說出了自己的單位,並說自己姓來。“完全沒想到老人會(hui) 以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來感謝我。”來露傑說,這份認可實在珍貴,“我現在能想到就是今後更加努力,不辜負每一個(ge) 人對我的信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