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
上半年,長沙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6%,規模以上工業(ye) 大類增長麵達62.9%
長沙工業(ye) 為(wei) 何逆勢上揚?(奮力強省會(hui) 喜迎二十大)
作為(wei) 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工業(ye) 經濟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堅實支撐。曆經高開、回落、承壓、抬升……今年上半年,長沙工業(ye) 經濟穩中有進,跑出了一條“微笑曲線”。
截至6月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6%,規模以上工業(ye) 35個(ge) 大類行業(ye) 中有22個(ge) 行業(ye) 增加值同比實現正增長,增長麵達62.9%。
就在多行業(ye) 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疫情反複等多重壓力的情況下,長沙工業(ye) 為(wei) 何能逆勢上揚,穩步前進?記者進行了采訪。
關(guan) 鍵詞:擴規
推動長沙工業(ye) 量質齊升
近年來,長沙工業(ye) 創造性地提出依托產(chan) 業(ye) 鏈發展模式,著力推動產(chan) 業(ye) 集群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長沙再次將目標精準聚焦至擴大產(chan) 業(ye) 規模上,年初發布的《大力實施“強省會(hui) ”戰略 推進產(chan) 業(ye) 發展“千百十”工程實施方案》,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擘畫了一張“高清”藍圖。
“千百十”工程究竟怎麽(me) 幹?“我們(men) 將圍繞長沙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堅持‘一業(ye) 一策、一項一策、一企一策’,通過集中優(you) 勢資源、分類推進培育等方式,力爭(zheng) 到2026年,打造15個(ge) 左右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培育50個(ge) 以上的百億(yi) 級企業(ye) 、實施180個(ge) 左右的十億(yi) 級項目。”長沙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有關(guan) 負責人解釋道。
在政策的強力引導下,長沙產(chan) 業(ye) 發展再度提速。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全市新增規工企業(ye) 174戶,較去年同期增加115戶,淨增規工企業(ye) 160戶,多項指標位列全省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工業(ye) 50強企業(ye) 產(chan) 值在上半年同比增長16.4%,成為(wei) 拉動全市工業(ye) 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在抓總量的同時,長沙更注重發展質量的提升。上半年,全市新增國家重點支持的“小巨人”企業(ye) 10家,新增省級“小巨人”企業(ye) 221家。
湖南金陽烯碳新材料有限公司便是今年新晉省級“小巨人”企業(ye) 之一,其研發的石墨烯3代電池,可以讓電動自行車充電更快、動力更強勁。“某鉛蓄電池電動單車企業(ye) 采用我們(men) 製備的石墨烯3代電池,在-20℃至55℃的環境下均能保持穩定持續放電,並使容量提升20%至25%、充電時間由8小時縮短為(wei) 1小時,使用壽命為(wei) 普通鉛蓄電池的3倍。”金陽烯碳董事長劉建忠告訴記者,經過近10年的研究,公司與(yu) 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深度合作,已實現了高純單層石墨烯粉體(ti) 的量產(chan) ,同時建成了全自動化石墨烯與(yu) 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產(chan) 線,公司擁有專(zhuan) 利42項。
今日之項目,明日之產(chan) 業(ye) 。長沙深諳產(chan) 業(ye) 發展之道,虎年伊始便規劃了“十個(ge) 重大引領性產(chan) 業(ye) 項目”。位於(yu) 瀏陽經開區的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chan) 線項目便是其一。上半年,長沙惠科光電12條產(chan) 線全部建成並點亮投產(chan) ,無塵車間裏,一片片高清麵板從(cong) 智能化產(chan) 線上下線,助推長沙高清麵板出貨量躋身全球前列。
截至6月底,全市“十個(ge) 重大引領性產(chan) 業(ye) 項目”年度投資額已完成超七成,一棟棟廠房在一江兩(liang) 岸拔地而起,一條條產(chan) 線在星城大地加速落成,一個(ge) 個(ge) 項目的竣工投產(chan) 為(wei) 長沙產(chan) 業(ye) 發展按下了“快進鍵”。
關(guan) 鍵詞:集群
凝聚產(chan) 業(ye) 發展新合力
今年6月,長沙工程機械產(chan) 業(ye) 集群傳(chuan) 來捷報:該集群順利通過工信部驗收,成為(wei) 首個(ge) 完成驗收的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標誌著長沙工程機械產(chan) 業(ye) 集群正式吹響了衝(chong) 擊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的號角。
相較於(yu) 產(chan) 業(ye) 鏈而言,產(chan) 業(ye) 集群的範圍更加寬泛,不僅(jin) 注重上下遊企業(ye) 間的相互“配合”,更將目光聚焦於(yu) 產(chan) 業(ye) 生態的培育,旨在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金融鏈、創新鏈、人才鏈的融合發展,進而凝聚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新合力。
經濟是肌體(ti) ,金融是血脈。對於(yu) 企業(ye) 而言,一筆資金可以救公司於(yu) 危難之間,也可讓企業(ye)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對於(yu) 金融機構而言,一筆資金可以成就一次成功的投資,同時還可助力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鍛造城市經濟騰飛新的增長極。
今年,長沙加大產(chan) 業(ye) 鏈、金融鏈融合發展力度。以長沙市信貸風險補償(chang) 基金為(wei) 例,其通過風險分擔機製引導合作銀行降低申貸準入門檻和豁免抵押、擔保等增信條件,提高中小微企業(ye) 貸款獲得率。截至6月末,長沙風補基金引導合作銀行為(wei) 長沙市中小微企業(ye) 發放信用類貸款累計突破200億(yi) 元,為(wei) 9000餘(yu) 家中小微企業(ye) 融注金融活水。
位於(yu) 雨花區的湖南雲(yun) 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計算產(chan) 業(ye) 多年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公司擁有發明專(zhuan) 利8項、著作權65項,並多次承接市區兩(liang) 級科研計劃。
“曆經多年沉澱,公司在2021年進入高速增長的關(guan) 鍵時期,卻受到了資金鏈的製約。”雲(yun) 暢網絡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yu) 公司的輕資產(chan) 屬性,資金鏈不足以支撐企業(ye) 業(ye) 務的同步擴張,因而不得不放棄了一些業(ye) 務。
市工信局了解到企業(ye) 情況後,迅速安排風補基金運營機構好融通與(yu) 企業(ye) 進行對接。經過充分調研後,風補基金2021年7月通過長沙銀行為(wei) 企業(ye) 投放第一筆100萬(wan) 元信用貸款,在2021年11月增加了第二筆100萬(wan) 元,幫企業(ye) 解決(jue) 了資金流動性的問題。根據企業(ye) 的發展情況及財務評估,2022年6月,風補基金再次從(cong) 光大銀行為(wei) 企業(ye) 新投放信用貸款300萬(wan) 元。
“關(guan) 鍵時刻資金的注入,成為(wei) 企業(ye) 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雲(yun) 暢網絡負責人透露,資金入注當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55%,2022年公司預計營收達到1.2億(yi) 元。
今年,麵對嚴(yan) 峻的外部環境影響,長沙在6月中旬吹響了全市千名幹部聯千企“送政策、解難題、優(you) 服務”行動的衝(chong) 鋒號,動員7000餘(yu) 名幹部下沉企業(ye) ,以點對點、麵對麵的方式開展精準幫扶,幫助企業(ye) 打通供應鏈、拉通金融鏈、招引人才鏈……一幅生動的紓困惠企畫卷在星城大地徐徐展開。
“我們(men) 著力構建‘機製共建、政策共用、人才共引、資源共享、活動共辦、生態共築’的縣區人才工作一體(ti) 化格局。寫(xie) 好‘人才’文章,增添產(chan) 業(ye) 發展後勁。”長沙縣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五年,長沙縣將投入15億(yi) 元,建立“1+1+N”縣區人才政策體(ti) 係。並圍繞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發布2022年度中高端人才需求目錄。
關(guan) 鍵詞:未來
搶占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新賽道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yu) 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guan) 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在製造業(ye) 領域,“小不能補大”“新不能補舊”的問題尤為(wei) 凸顯,這便要求長沙進一步加快布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
今年,長沙加大對先進計算、航空(大飛機)配套、人工智能、功率半導體(ti) 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培育力度,推動新舊賽道加速轉換,鍛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以新材料產(chan) 業(ye) 為(wei) 例,無論是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抑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其發展均離不開新材料的支撐。隨著製造業(ye) 的轉型升級和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的提速,新材料在製造業(ye) 中的“底盤”效應逐漸顯現。
今年1至6月,全市新材料產(chan) 業(ye) 增勢強勁,其中,先進儲(chu) 能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碳基材料三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分別同比提升76.76%、16%、53%,呈鼎足發展之勢。在此背景下,一大批新材料前沿技術橫空出世,占據了新技術的“高點”,補上了產(chan) 業(ye) 鏈的“斷點”,以“平價(jia) 造”一改“高價(jia) 買(mai) ”的曆史,諸多“卡脖子”問題取得破解。
長沙對新興(xing) 技術的鍾情,不止於(yu) 新材料。北鬥也是長沙瞄準的新賽道之一,如今長沙已是全國8個(ge) 北鬥產(chan) 業(ye) 重點城市之一、全國北鬥衛星導航應用三大示範區域之一。現有北鬥產(chan) 業(ye) 企業(ye) 超過120家,涵蓋了智能駕駛、駕考駕培、橋梁監測、野生動物追蹤、防災減災、郵政運輸、工程機械、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
積力之所舉(ju) ,無不勝;眾(zhong) 智之所為(wei) ,無不成。談及未來,市工信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長沙將通過全力抓調度、穩增長;全力抓項目、強產(chan) 業(ye) ;全力抓紓困、解難題;全力抓園區、提質效,全麵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著力實施“強省會(hui) ”戰略,推動長沙工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
站在新一輪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長沙正逐步將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轉化為(wei) 競爭(zheng) 優(you) 勢,步履鏗鏘闊步向前。(記者 朱澤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