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楊友剛:挑戰極限,超越自我

發布時間:2022-08-10 15:1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拉薩郊外,海拔3650米。武警部隊西藏自治區總隊某中隊副小隊長楊友剛,已紮根雪域高原19載。這些年,他瞄準高原狙擊作戰方向,不斷挑戰極限、超越自我,榮獲全軍(jun) 備戰標兵、“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等稱號,榮立個(ge) 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戰友們(men) 稱為(wei) “高原槍王”。

  “成為(wei) 一名永無一失的‘高原槍王’是我的夢想。”楊友剛說,狙擊手追求的不是萬(wan) 無一失,而是永無一失。

  為(wei) 了練就過硬的製勝本領,楊友剛付出了大量心血。練專(zhuan) 注力,他在5毫米左右的米粒上用普通的縫衣針鑽5個(ge) 孔;練忍耐力,他一次潛伏4個(ge) 小時。對潛伏、耐力、記憶等31個(ge) 基礎課目,基礎狙擊、應用狙擊、戰術狙擊、夜間狙擊4類40餘(yu) 個(ge) 課目,楊友剛逐一進行超強度訓練,不斷超越自我。

  在楊友剛看來,作為(wei) 一種特殊的作戰方式,狙擊手不能允許自己有一點兒(er) 失誤。由於(yu) 駐地多荒山,在實戰中,狙擊手很難在近距離找到適合潛伏狙擊的位置,所以,在更遠距離位置上訓練一招製敵的硬功尤為(wei) 重要。有效射程600米的狙擊步槍,打1200米外的目標,別人打不了,但楊友剛能打。像這樣超遠距離的狙擊,正是楊友剛不斷摸索的成果。

  從(cong) 軍(jun) 多年,楊友剛全身傷(shang) 疤達35處之多,但他從(cong) 未放棄過夢想。2015年,總隊舉(ju) 辦首屆“雪域勇士”極限訓練。其間,楊友剛強忍身體(ti) 不適,硬是咬牙堅持。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氣溫低於(yu) 零下20℃的嚴(yan) 寒中,他爬高山、走戈壁,經過7個(ge) 晝夜的連續戰鬥,完成300公裏徒步行軍(jun) 和近百個(ge) 訓練課目,帶領戰友取得第一的成績,榮獲“勇士勳章”。

  “如果沒有楊班長,我不會(hui) 有今天的成績。”2020年12月,武警部隊西藏自治區總隊女狙擊手達娃卓嘎,被評為(wei) 第23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給楊友剛報喜。短短幾年時間,從(cong) 零基礎成長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女狙擊手,達娃卓嘎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楊友剛的教學指導。

  “我的目標是讓所有隊員都成為(wei) 能打勝仗的‘槍王’。”從(cong) 狙擊手到狙擊教員,楊友剛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讓狙擊手能夠適應並勝任各種複雜情況。擔任狙擊教員13年來,楊友剛先後擔負支隊、武警西藏總隊和武警部隊狙擊教學任務,還多次受邀到解放軍(jun) 展開教學任務。他寫(xie) 下近30萬(wan) 字的射擊心得和體(ti) 會(hui) ,探索總結出“8字快反”射擊法,推導出高原狙擊彈道表、風偏修正表等20餘(yu) 種戰法和數據,培養(yang) 出教學骨幹200餘(yu) 名。

  “作為(wei) 一名狙擊手,要讓每一顆子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楊友剛說。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