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小村風光好 產業添活力(美麗中國)

發布時間:2022-08-11 10:3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改建“全電廚房”,升級充電樁和光伏車棚,推廣使用綠電;探索田園文旅綠色發展新模式,做強綠色經濟……近年來,天津市寶坻區持續優(you) 化能源結構、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隨著清潔能源持續注入、綠色發展深入人心,這裏的環境也越來越美。

  道路兩(liang) 旁楊柳輕拂、綠樹濃蔭,從(cong) 路邊一處標記著“小辛碼頭”的指示牌前駛入一條小路,下坡、過橋,一座美麗(li) 靜謐的村莊便出現在眼前。

  “這裏就是‘千年古渡’小辛碼頭。”天津市寶坻區黃莊鎮小辛碼頭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洪奉國告訴記者,因是古時運糧碼頭,這裏被稱為(wei) “千年古渡”。隨著清潔能源持續注入,綠色發展深入人心,如今的小辛碼頭村,已成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

  風能發電供應鄉(xiang) 村,降低成本、保護環境

  廚房裏,蒸箱、烤箱等電器一應俱全,灶台處一點明火不見……在小辛碼頭村一處農(nong) 家院,戶主洪玉亮正在最近剛開始試點的“全電廚房”裏忙碌著。“功率大、做飯快,灶前也沒那麽(me) 熱了。”洪玉亮說。

  “‘全電廚房’以風電作為(wei) 主要能源,應用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電磁加熱灶具及電器,烹飪過程無明火、無廢氣,健康環保、安全潔淨。”國網天津寶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高誌偉(wei) 說,根據測算,“全電廚房”比傳(chuan) 統燃氣灶具效率高30%—60%,可減少碳排放30%—50%。

  洪玉亮算了一筆賬:過去做一頓20人左右吃的飯菜,需要花燃氣費20多元,改成“全電廚房”後,做同樣一頓飯菜,隻需要花電費15元,降低了經營成本,還保護了生態環境。

  去年底,位於(yu) 小辛碼頭村北側(ce) 的寶坻區首個(ge) 風能發電項目投運,小辛碼頭村88戶村民全都用上了綠電。根據設計要求,按照年利用2500小時計算,該項目可實現年發電0.75億(yi) 千瓦時。

  小辛碼頭村的探索,也是寶坻區推廣清潔能源、助力低碳發展的一個(ge) 縮影。

  據寶坻區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寶坻區以《天津市寶坻區可再生能源專(zhuan) 項規劃》(2021—2035)為(wei) 引領,結合資源條件、土地規劃、環保政策及電網消納等建設要求,在9個(ge) 鎮部署風電項目。截至7月底,寶坻區新能源裝機容量達31.3萬(wan) 千瓦,占區域電力負荷的45.96%;共有分布式光伏用戶3345戶。

  文旅經濟富了百姓,生態產(chan) 品銷售火熱

  水渠流水淙淙,稻田貯滿清水,散養(yang) 的螃蟹隨處可見……截至目前,小辛碼頭村的2700畝(mu) 稻田已全部實現稻蟹綜合種養(yang) 。

  “蟹能清除田中的雜草,還可以幫助肥田,促進水稻生長;水稻又為(wei) 河蟹的生長提供豐(feng) 富的天然餌料和良好的棲息條件,最終達到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增加單位麵積產(chan) 出效益的目的。”種稻大戶韓立華說。

  “無論是稻田蟹還是生態米,現在都供不應求。”黃莊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曉東(dong) 說,當地通過打綠色文化牌,舉(ju) 辦插秧節、稻蟹節、新米節等品牌活動,還帶旺了鄉(xiang) 村旅遊。據統計,小辛碼頭村共有農(nong) 家院經營戶32戶,2021年接待遊客20萬(wan) 人次。

  寶坻區文旅局局長吳慶娟介紹,寶坻區圍繞“水”和“綠”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在頂層設計上,我們(men) 優(you) 先打造青龍灣河、箭杆河等沿岸的村莊。以河流為(wei) 軸線,先後建成了以‘千年古渡’為(wei) 主題的小辛碼頭、以漁事體(ti) 驗為(wei) 特色的李宦莊、以生態林寨為(wei) 主要特色的趙家灣等”。2015年以來,寶坻區已先後打造了40個(ge) 旅遊特色村。

  提升全民節能意識,低碳生活越來越近

  村外稻田濕地環繞,村內(nei) 青磚灰瓦紅門,道路寬闊整潔……漫步小辛碼頭村,恍若置身魚米之鄉(xiang) 。

  “在這裏,您的每一步都會(hui) 成為(wei) 綠色能量的觸發點,為(wei) 全新的生態賦彩;在這裏,您的每一次推介和分享碳普惠信息,都是對低碳生態圈的邊界重構……”來小辛碼頭村旅遊的天津市河西區居民張賡,按照村莊入口的語音提示,掃碼注冊(ce) “碳普惠”APP,隨後他在村內(nei) 的步行、電動汽車充電、“全電廚房”用餐等低碳行為(wei) 信息,都可以通過碳普惠平台上傳(chuan) ,轉化為(wei) 碳幣獎勵。“沒想到走路、開電動車也有獎勵,還能兌(dui) 換獎品,低碳生活離我們(men) 越來越近了。”張賡說。

  “碳普惠是為(wei) 節能減碳行為(wei) 賦予價(jia) 值而建立的激勵機製。通過量化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方麵的碳減排量並給予獎勵,有助於(yu) 提升全民節能減碳意識,鼓勵全民綠色低碳生活。”國網天津寶坻公司雙碳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梁海深介紹。

  多項措施集中發力,綠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多角度對低碳知識進行宣傳(chuan) ,推廣低碳知識理念;合理規劃,培育“村在綠中”的碳匯旅遊體(ti) 驗環境……“我們(men) 還將研究‘光伏+漁業(ye) ’‘光伏+農(nong) 業(ye) 大棚’‘光伏+智慧充電樁’等,實現低碳生活、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梁海深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1日 第 16 版)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